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东专利>正文

一种扇贝开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8043 阅读:8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3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贝开壳装置,属于海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盘及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加热机构、开壳机构及动力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给所述开壳机构供给热量,所述加热机构通过热风管与所述开壳机构连通,所述开壳机构上方设有排风机构,所述开壳机构下方设有冷却输送机构,所述开壳机构包括进料口、进料滚筒、开壳滚筒、壳体出料口及套装在所述开壳滚筒外侧的散热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非常方便,实现自动化加工去壳,且去壳效率高,每小时可以加工130-150公斤左右的扇贝,避免出现漏去壳的扇贝,解决了现有人工开壳与蒸煮开壳存在的缺陷,提高扇贝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贝开壳装置,属于海产品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扇贝开壳主要是采用人工去壳或者是蒸煮去壳的方式,但是人工去壳有很多弊病,首先通过刀具人工割的过程中会伤到扇贝柱,有时还会在扇贝壳上遗留扇贝柱,造成扇贝整体出成率低,其次,采用人工去壳效率很低,每个熟练工人每小时只能加工1.5公斤左右的扇贝柱,完整率只能达到95%,还会产生因为扇贝过小漏割的现象,最后在扇贝开壳生产中,需要大量熟练工人,人工费用较高;蒸煮去壳是壳完全张开后,取出扇贝的加工方式,虽然生产效率高了,但是经过蒸煮的扇贝已经熟透,只能做成干品。随着经济发展,养殖面积的扩大,以上两种方式,都得不到养殖加工户的认可,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及扇贝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开壳效率高的扇贝开壳装置,解决了人工开壳效率低、扇贝柱出成率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扇贝开壳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底盘及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加热机构、开壳机构及动力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给所述开壳机构供给热量,所述加热机构通过热风管与所述开壳机构连通,所述开壳机构上方设有排风机构,所述开壳机构下方设有冷却输送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给所述开壳机构及冷却输送机构提供动力。进一步,所述冷却输送机构包括底部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密封水槽及设置在密封水槽内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与固定在支撑架两端的传动轴连接。在开壳过程中,所述密封水槽通过进水孔持续不断进水,利用设置在密封水槽上的溢流孔使得密封水槽保持一定的水位,主要是密封散热套,起到保温的作用;此外密封水槽内的水还可以冷却去壳后的扇贝:去壳后的扇贝通过通孔掉落到密封水槽的水中冷却然后到达水槽内的传送带上,随传送带输送出去。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为热风炉,所述热风炉包括进煤斗、炉体及炉排动力装置,所述炉体上方设有与所述热风管连通的热气出口,所述炉体内在所述进煤斗的下方设有炉排,所述炉排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炉排的传动轴。煤通过进煤斗掉落到炉排上,所述炉排在炉排动力装置驱动下前行,以保证持续不断的燃煤以满足开壳过程所需要的热量。进一步,所述开壳机构包括进料口、进料滚筒、开壳滚筒、壳体出料口及套装在所述开壳滚筒外侧的散热套,所述进料口与进料滚筒入口连通,所述进料滚筒的出口嵌套在所述开壳滚筒的入口内,所述开壳滚筒的出口与壳体出料口连通,所述开壳滚筒、开壳滚筒与进料滚筒嵌套处及进料滚筒的下方皆设有滚筒支座,所述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出口一侧的外圆周上分别设有与动力机构啮合的齿圈甲与齿圈乙。进一步,所述开壳滚筒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甲,所述开壳滚筒的筒壁上均布有通孔;所述进料滚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乙。进一步,所述螺旋叶片甲的高度为40 80mm,螺距为200 500mm ;所述螺旋叶片乙的高度为80 120mm,螺距为130 180mm。随着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的旋转,螺旋叶片乙推进通过进料口进入的扇贝前行进入到开壳滚筒内;螺旋叶片甲带动去壳前的扇贝及壳体前行,以保证壳体通过壳体出料口排出;去壳后的扇贝通过通孔掉落到密封水槽内的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将去壳后的扇贝输送出去,进入下一步扇贝内脏去除的加工。进一步,所述散热套包括边界处密封连接的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了高温加热区、高温排烟区;所述散热套的外层上方设有用于连通热风管的加热孔和用于连接排风机构的通风孔。进一步,所述排风机构为鼓风机。所述高温加热区与所述高温排烟区的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高温排烟区的另一侧且在所述外层与开壳滚筒之间形成低温区,所述高温排烟区与低温区之间设有隔板。热量通过加热孔进入到高温加热区内,与排风装置连接的排烟孔主要是将散热套的烟气抽出、释放,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不但可以排烟还可以促进热量循环,以保证内层不间断的传递给开壳滚筒适宜的温度。扇贝主要是在高温加热区和高温排烟区受内层热量辐射瞬间开壳,然后扇贝通过通孔掉落出去,低温区主要起到保温,避免热量散失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滚筒支座上端两侧及中间皆设有托轮,所述滚筒支座的下端设有安装孔。所述滚筒支座采用水冷方式来降温。进一步,所述托轮包括平轮和凹轮,所述凹轮与设置在所述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表面的凹轮导轨相配合。所述平轮表面光滑,与所述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平滑的外圆周相配合,起到辅助滚筒滚动的作用,所述凹轮中间设有凹槽,与所述开壳滚筒机进料滚筒表面突出的导轨相配合,除了可以辅助滚筒滚动,还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安装孔方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齿圈甲旋转的减速电机甲、驱动齿圈乙旋转的减速电机乙及与传送轴的固定连接的减速电机丙。所述减速电机甲与减速电机乙固定在电机支架上,所述减速电机甲、减速电机乙输出端的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从动链轮旋转,与所述从动链轮同轴的另一端上设有与齿圈甲和齿圈乙分别啮合的齿轮,所述从动链轮与齿轮固定在电机支架的下方,所述从动链轮旋转,同轴的齿轮旋转,带动与分别齿轮啮合的齿圈甲和齿圈乙旋转,从而带动进料滚筒与开壳滚筒旋转,以推进去壳前的扇贝及壳体前行。首先进煤斗加煤,煤进入进煤斗后掉落在炉排上,在炉排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边燃烧边向前行进,燃烧的热气通过热风管传递到散热套的外层与内层的之间的高温加热区内。而扇贝则通过进料口加入,在减速电机甲和减速电机乙驱动下,通过齿圈甲和齿圈乙带动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在滚筒支座上滚动旋转,扇贝随着进料滚筒内的螺旋叶片乙旋转向前推进,然后进入到开壳滚筒内,在散热套及密封水槽内的水位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扇贝由于接收到来自散热套内层的热量辐射,在高温热涨的作用下,扇贝瞬间开壳然后从壳体上脱落,脱落的扇贝会从旋转开壳滚筒的表面通孔中掉出去,落在密封水槽内冷却,继续下沉落在传送带上,然后通过传送带将去壳后的扇贝运出;而壳体则随着螺旋叶片甲的带动继续向前推进,直到壳体到达壳体出料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非常方便,可自动化完成扇贝去壳过程,去壳效率高,每小时可以加工130-150公斤左右的扇贝,避免出现漏去壳的扇贝,加工后的扇贝是鲜活的,解决了现有人工开壳与蒸煮开壳存在的缺陷,提高扇贝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壳机构结构不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结构示意图。图1 图6中,1、底盘;2、炉排动力装置;3、进煤斗;4、炉体;5、热风管;6、散热套;61、加热孔;62、通风孔;63、高温加热区;64、高温排烟区;65、低温区;7、排风机构;8、进料口 ;9、滚筒支座;91、平轮;92、凹轮;93、凹轮导轨;94、安装孔;10、进料滚筒;11、开壳滚筒;12、传送带;13、密封水槽;14、壳体出料口 ;15、主动链轮;16、支撑架;17、传动轴;18、齿圈甲;19、齿圈乙;20、螺旋叶片甲;21、螺旋叶片乙;22、通孔;23、减速电机甲;24、减速电机乙;25、减速电机丙;26、从动链轮;27、齿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贝开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及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加热机构、开壳机构及动力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给所述开壳机构供给热量,所述加热机构通过热风管与所述开壳机构连通,所述开壳机构上方设有排风机构,所述开壳机构下方设有冷却输送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给所述开壳机构及冷却输送机构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