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进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533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进瓶装置,包括底板、固瓶板、固定板、连杆、进瓶槽、平移机构和摆动机构,平移机构与摆动机构连接;所述进瓶槽由底板和两块固瓶板组成,两块固瓶板位于底板上并互相平行,进瓶槽位于两块固瓶板之间,所述进瓶槽一端为进瓶口,另一端为出瓶口;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下部,所述连杆位于底板下方,连杆穿过固定板;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弹簧和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连杆上,所述弹簧套在连杆上并位于固定板与挡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自由调节进瓶槽的宽度,且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可自由进行往复摆动,有利于下一步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进瓶装置,属于瓶装液体药品可见异物检测仪中的一个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液体药品是医疗机构日常必备使用的一种药品,在现代临床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及封装技术的原因,瓶装药液内可能含有直径大于50微米的、不溶于药液的各种微小物质。这些微小物质包括颗粒,丝线,白块或玻璃屑等。由于可能存在上述物质,使输入患者血液后,容易发生循环障碍或者因组织缺氧导致静脉炎、水胂等,这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瓶装药液的检测主要还是采用“人工灯检”的方式进行管控,即在规定的灯照条件下,通过人工用肉眼直接观察瓶装药液,并依靠人工发现药液中是否存在异物。采用人工灯检方法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人眼分辩率的限制,不能识别很小的微粒,一般来说,异物微粒直径小于50微粒,人眼就无法识别,另一方面,人眼识别不可能对观察到的微粒数量进行计数,更无法测量出各可见微粒的分布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工进行观察检测,其主观因素占有较多,检测结果会因检测人员的情绪,疲劳程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缺乏客观性标准,不能很好的判断药液的质量状况。另外,虽然有不少企业和科研单位都在研究可见异物的检测方法,有些理论上存在实现的可能,但目前为止,对于检测药液可见异物的检测设备还没有真正可以实现。另外,虽然有不少企业和科研单位都在研究可见异物的检测方法,有些理论上存在实现的可能,但目前为止,对于检测药液可见异物的检测设备还没有真正可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方便自由调节进瓶槽的宽度,并且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进瓶>J-U装直。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进瓶装置,包括底板、固瓶板、固定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进瓶、平移机构和摆动机构,平移机构与摆动机构之间通过二号转轴连接;所述进瓶槽由底板和两块固瓶板组成,两块固瓶板位于底板上并互相平行,进瓶槽位于两块固瓶板之间,所述进瓶槽一端为进瓶口,另一端为出瓶口 ;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下部,所述连杆位于底板下方,连杆穿过固定板;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弹簧和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连杆上,所述弹簧套在连杆上并位于固定板与挡圈之间;所述平移机构分别设置在每块固瓶板上,平移机构包括连接板、一号转轴和上摆杆,连接板固定在固瓶板上,上摆杆一端通过一号转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摆动机构有两个,分别固定在连杆的两端,摆动机构包括连接端和两根下摆杆,连接端固定在连杆两端,下摆杆的一端通过短轴与连接端连接。通过固瓶板平移,可自由调节进瓶槽的宽度,使进瓶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药液瓶放入,且因为摆动机构带动平移机构,使固瓶板具有自动复位功能。本技术所述每块固瓶板上有两个平移机构,两块固瓶板上的平移机构以进瓶槽的中心线为轴成对称分布;所述摆动机构的下摆杆以连杆为轴成对称分布,每个平移机构上的上摆杆与摆动机构上的下摆杆一一对应并通过二号转轴连接。该进瓶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药液瓶放入,更重要的是在更换不同直径的药液瓶放入进瓶槽后可保持其药液瓶中心都位于该进瓶槽的中心线上,方便后制程的机械手夹持,使进瓶槽自由调节宽度时一致性和平稳性更好。本技术所述的二号转轴有四根,二号转轴穿过底板,每根二号转轴的一端与平移机构的上摆杆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机构的下摆杆连接。摆动机构带动平移机构,使固瓶板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且固瓶板受力更均匀。本技术所述进瓶口为喇叭口,有利于药液瓶放入进瓶槽内,并通过挤入进瓶槽时对固瓶板的作用力使对固瓶板两外平移,将进瓶槽的宽度变宽以适应相应直径的药液瓶被夹持住。本技术所述位于出瓶口处的两块固瓶板上均设有两个凸起,且所述凸起组成一凹口,两块固瓶板上的凹口互相对称。通过凸起组成的凹口对于处于该位置的药液瓶进行限位,一方面有利于卡住药液瓶,有效防止待作业药液瓶倒下,另一方面使药液瓶处于精确及固定的定位状态,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时机械手可准确的夹持该药液瓶,进行下一动作。本技术所述连接端设有下摆杆放置槽,两个下摆杆安装在下摆杆放置槽内,通过短轴活动连接。由于下摆杆放置槽有上下槽宽的限位,使得下摆杆在该槽内只能在水平平面内的运动,不能上下移动,使下摆杆的动作能力更稳定可靠。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自由调节进瓶槽的宽度,且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可自由进行往复摆动,有利于下一步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包括底板1、固瓶板2、固定板10和连杆5,它还包括进瓶槽4、平移机构3和摆动机构50,平移机构3与摆动机构50之间通过二号转轴35连接;所述进瓶槽4由底板I和两块固瓶板2组成,两块固瓶板2位于底板I上并互相平行,进瓶槽4位于两块固瓶板2之间,所述进瓶槽4 一端为进瓶口 41,另一端为出瓶口 42 ;所述固定板10固定在底板I下部,所述连杆5位于底板I下方,连杆5穿过固定板10 ;所述连杆5上设置有弹簧55和挡圈56,所述挡圈56固定在连杆5上,所述弹簧55套在连杆5上并位于固定板10与挡圈56之间;所述平移机构3分别设置在每块固瓶板2上,平移机构3包括连接板21、一号转轴33和上摆杆31,连接板21固定在固瓶板2上,上摆杆31 —端通过一号转轴33与连接板21连接;所述摆动机构50有两个,分别固定在连杆5的两端,摆动机构50包括连接端53和两根下摆杆51,连接端53固定在连杆5两端,下摆杆51的一端通过短轴57与连接端53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每块固瓶板2上有两个平移机构3,两块固瓶板2上的平移机构3以进瓶槽4的中心线为轴成对称分布;所述摆动机构50的下摆杆51以连杆5为轴成对称分布,每个平移机构3上的上摆杆31与摆动机构50上的下摆杆51 —一对应并通过二号转轴35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二号转轴35有四根,二号转轴35穿过底板I,每根二号转轴35的一端与平移机构3的上摆杆31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机构50的下摆杆51连接。本实施例中,进瓶口 41为喇叭口。本实施例中,位于出瓶口 42处的两块固瓶板2上均设有两个凸起43,且所述凸起组成一凹口 44,两块固瓶板2上的凹口互相对称。 本实施例中,连接端53设有下摆杆放置槽58,两个下摆杆51安装在下摆杆放置槽58内,通过短轴57活动连接。使用时,药液瓶40通过喇叭口的进瓶口 41进入进瓶槽4,对固瓶板2产生作用力,使两块固瓶板2向外平移,使进瓶槽4宽度适应药液瓶40相应直径;固瓶板2通过一号转轴33带动上摆杆31转动,上摆杆31带动二号转轴35转动。下摆杆51通过二号转轴35摆动,使短轴57带动连接端53和连杆5向一侧平移,平移过程中,固定板10和挡圈56挤压弹簧55 ;而当药液瓶40取出后,弹簧55复位,在弹簧55作用下,连杆5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进瓶装置,包括底板、固瓶板、固定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进瓶槽、平移机构和摆动机构,平移机构与摆动机构之间通过二号转轴连接;所述进瓶槽由底板和两块固瓶板组成,两块固瓶板位于底板上并互相平行,进瓶槽位于两块固瓶板之间,所述进瓶槽一端为进瓶口,另一端为出瓶口;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下部,所述连杆位于底板下方,连杆穿过固定板;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弹簧和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连杆上,所述弹簧套在连杆上并位于固定板与挡圈之间;所述平移机构分别设置在每块固瓶板上,平移机构包括连接板、一号转轴和上摆杆,连接板固定在固瓶板上,上摆杆一端通过一号转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摆动机构有两个,分别固定在连杆的两端,摆动机构包括连接端和两根下摆杆,连接端固定在连杆两端,下摆杆的一端通过短轴与连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业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猛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