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460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具备将主热交换器和辅助热交换器固定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保持主传热管的两个保持部、连接该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以贴紧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辅助传热管的方式形成,从而保持所述辅助热交换器,所述两个保持部从不同方向对所述主传热管进行保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防止固定部件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从而避免再安装,防止出现白化、破裂等不良现象;并且,作业人员在安装固定部件时,操作方便,从而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将主热交换器和辅助热交换器固定的固定部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空调器的室内单元中,根据进出风量的大小,有时需要在特定部位增加热交换器的数量。通常,可以在已形成有主热交换器的外侧设置辅助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的室内单元中具备:主热交换器101和辅助热交换器102,其通过固定部件200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固定部件200具有爪扣201和爪扣202。爪扣201和爪扣202用于卡住主热交换器101上的传热管。图3是说明用固定部件200固定主热交换器101和辅助热交换器102的步骤的图。将固定部件200在图中由上往下以横跨辅助热交换器102的方式插入。爪扣201和爪扣202分别与主热交换器101的在辅助热交换器102两侧的传热管卡合,从而完成固定部件200的固定。但是,上述固定部件200存在如下缺陷:(I)由于固定部件200的爪扣201和爪扣202是一种从上向下安装的固定结构。gp,爪扣201和爪扣202从同一方向卡合传热管。此结构在空调器的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松脱。若作业人员再次安装,卡扣A及卡扣B周围可能会出现白化、破裂等不良现象。(2)如图4所示的固定部件200的俯视图所显示的那样,由于固定部件200的按压部分宽度较小,而且没有供操作人员按握的把手部,给安装作业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悉心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具备将主热交换器和辅助热交换器固定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保持主传热管的两个保持部、连接该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以贴紧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辅助传热管的方式形成,从而保持所述辅助热交换器,所述两个保持部从不同方向对所述主传热管进行保持。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所述两个保持部从相对方向对所述主传热管进行保持。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所述两个保持部为爪扣。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所述两个爪扣的开口互相相对配置。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在连接部的一部分上形成宽幅部。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沿所述连接部形成把手部。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在所述辅助热交换器和所述主热交换器的台阶差部配置有把手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1.防止固定部件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从而避免再安装,防止出现白化、破裂等不良现象;2.作业人员在安装固定部件时,操作方便,从而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200固定于主热交换器101和辅助热交换器102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200的平面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200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200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具有主热交换器301和辅助热交换器302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主热交换器301的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辅助热交换器302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400固定于主热交换器301和辅助热交换器302的不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400的平面图。图10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400的俯视图。图1f 13为说明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400的安装步骤的示意图。图14为说明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400的拆卸步骤的示意图。图15为说明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固定部件400的紧固状态的受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器I是除了主交换器301之外,还具备辅助热交换器302的结构。辅助热交换器302设置于主交换器301的外侧,其例如位于空调器室内单元的风量较大的部位。通过设置辅助热交换器302可以优化地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减少翅片与传热管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如图6所示,主热交换器301包括主传热管303和翅片304。主传热管303互相连接构成冷媒回路,翅片304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排列有多个。此外,如图7所示,辅助热交换器302包括辅助传热管305和翅片306。辅助传热管305与主传热管303相连接构成冷媒回路,翅片306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排列有多个。如图8、图9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器I还具备将主热交换器301和辅助热交换器302固定的固定部件400,固定部件具有保持主传热管303的两个保持部401,402、连接该保持部401,402之间的连接部403,连接部403以贴紧辅助热交换器302的辅助传热管305的方式形成,从而保持所述辅助热交换器302。保持部401,402从不同方向对主传热管303进行保持。例如,保持部401,402为其开口互相相对配置的爪扣。该一对爪扣401,402以受力方向相反的方式夹住一对主传热管303。在爪扣401,402分别与主传热管303卡合后,连接部403插入至辅助热交换器302的翅片306之间,并紧贴辅助传热管305,从而将辅助热交换器302固定于主热交换器301上。正常安装状态下,辅助热交换器302压迫连接部403,连接部403向上弯曲从而收紧保持部401,402,保持部401,402的防脱形状与主传热管303配合更紧密,不易脱出。此外,如图10所示,以俯视的角度观察,固定部件400的连接部403的一部分上形成宽幅部405。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按压宽幅部405而方便地对固定部件400进行操作。宽幅部405的设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固定部件400安装到位后不影响到辅助热交换器302的翅片306即可。此外,固定部件400还具备把手部404,其沿连接部403而形成,配置于固定部件400与主热交换器301配合的主传热管303的外侧。例如,把手部404配置在辅助热交换器302和主热交换器301的台阶差部。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在安装或者脱卸时,通过操作把手部404而容易地操作固定部件400。下面,结合图1f 13,对固定部件400的固定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1所示,将爪扣401与主热交换器301上的一根主传热管303卡合。然后,如图12所示,以该主传热管303为轴,旋转固定部件400,此时,可以通过操作把手部404来使固定部件400旋转。最后,如图13所示,当爪扣402开始接触另一主传热管303后,通过按压宽幅部405,使连接部403变形,从而使爪扣402与该主传热管303卡合,从而完成固定部件400的安装,安装完成状态如图13。另外,如图14所示,拆卸时,操作把手部404向外旋转由于把手部404在主传热管303的外侧,通过抬起把手部404而施加拉力F,使连接部403变形,并使爪扣402向外脱开主传热管303,从而将固定部件400卸下。正常安装状态,如图15所示,固定部件400由于受到辅助热交302的挤压而受到向上的弹力NI,使爪扣401,402更加收紧,即爪扣401,402对主传热管303施加弹力N2,N3,从而不容易脱出,能够牢固地固定主热交换器301和辅助热交换器302。根据本技术,能够防止固定部件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从而避免再安装,防止出现白化、破裂等不良现象;并且,作业人员在安装固定部件时,操作方便,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主热交换器和辅助热交换器固定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保持主传热管的两个保持部、连接该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以贴紧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辅助传热管的方式形成,从而保持所述辅助热交换器,所述两个保持部从不同方向对所述主传热管进行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主热交换器和辅助热交换器固定的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保持主传热管的两个保持部、连接该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以贴紧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辅助传热管的方式形成,从而保持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所述两个保持部从不同方向对所述主传热管进行保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保持部从相对方向对所述主传热管进行保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民曹诚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