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秋昌专利>正文

转轮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3200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1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轮风力发电机。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支撑架体、转轴和至少两个与该转轴固定的转轮,在所述相邻转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转轮径向方向一致的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将框架体分成多个相邻的进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有挡风片,所述转轮通过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发电机本体连接。使用时,将转轮置于地面上,在转轴侧面垒砌高度与该转轴相当的挡风墙,或者在地面(或山顶)上挖截面为半圆型、半径略大于转轮半径的长坑,或者将转轮置于半山腰,转轴与山顶平齐。刮风时,在位于转轴上方,风通过挡风片吹动框架体并带动转轮转动,几乎不受力。该转轮风力发电机振动小,风能利用率高,而且发电机本体和制动器都在地面上,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电机
,具体的讲涉及转轮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合理利用风能等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目前使用的转轮风力发电机由于结构的原因,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叶片数量少,一般为三片,风能利用率低;其二,叶片为硬质材料制成,振动剧烈,造成牢固性差;其三,叶片体积和重量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安装,尤其在风力资源大的高山等处,目前转轮风力发电机几乎无法安装;其四,发电机本体和制动器等设备位于高处,维护和修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风能利用率高、安装和运输方便、发电机和制动器等设备维护修理方便、振动小的转轮风力发电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撑架体、转轴和至少两个与该转轴固定的转轮,在所述相邻转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转轮径向方向一致的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将框架体分成多个相邻的进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有挡风片,所述转轮通过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发电机本体连接。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转轮周边设置有啮齿,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挡风片为软体材料片;所述软体材料片的上侧边与所述进风口上边固定,其下侧边与进风口的下侧边通过弹黃连接;在所述转轮周边内侧的框架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叶片;所述框架体为八个,等圆心角分布在转轮上;所述转轮包括带有辐条孔的花鼓、辐条和轮圈,所述的辐条连接在花鼓和轮圈之间;在所述转轮周边设置有制动轮;在所述支撑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电机本体和制动轮电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本技术提供的转轮风力发电机,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支撑架体、转轴和至少两个与该转轴固定的转轮,在所述相邻转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转轮径向方向一致的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将框架体分成多个相邻的进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有挡风片,所述转轮通过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发电机本体连接,使用时,将转轮置于地面上,在转轴侧面垒砌高度与该转轴相当的挡风墙、在地面(或山顶)上挖截面为半圆型的长坑,半圆的半径略大于转轮半径或者将转轮置于半山腰,转轴与山顶平齐,刮风时,在位于转轴上方,风通过挡风片吹动框架体并带动转轮转动,而转轴下方的挡风片在挡风墙、地面或山体的阻挡下,几乎不受力,转轮转动带动发电机本体转动并发电,该转轮风力发电机振动小,风能利用率高,而且发电机本体和制动器都在地面上,维护方便;其二,由于在所述转轮周边设置有啮齿,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传动阻力小,不丢转;其三,由于所述挡风片为软体材料片,整体振动小,对于斜向风能形成风兜,同样可以发电,风能利用率高;其四,由于所述软体材料片的上侧边与所述进风口上边固定,其下侧边与进风口的下侧边通过弹簧连接,当风力超过一定程度时,挡风片下方与进风口下方产生缝隙,空气从该缝隙中穿过,防止了风力过大对转轮风力发电机造成损坏;其五,由于在所述转轮周边内侧的框架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叶片,进一步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其六,由于所述框架体为八个,等圆心角分布在转轮上,这样,既能合理提高风能利用率,又不会造成设备生产成本过大;其七,由于所述转轮包括带有辐条孔的花鼓、辐条和轮圈,所述的辐条连接在花鼓和轮圈之间,便于安装和运输,尤其是在山上安装;其八,由于在所述转轮周边设置有制动轮,当出现故障等原因时,可以通过制动轮对转轮制动,便于维修;其九,由于在所述支撑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电机本体和制动轮电连接的风速传感器,当风速过大时,风速传感器会加大发电机本体的励磁电流,从而增加发电机本体的电磁阻力,当风速超过一定极限时,风速传感器控制制动轮对转轮制动,以免烧坏发电机本体。附图说明图1为转轮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转轮间框架体处纵向切面图;图4为框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出的转轮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转轮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支撑架体1、转轴2和至少两个与该转轴2固定的转轮3,在相邻转轮3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转轮径向方向一致的框架体4,在框架体4上设置有横杆5,横杆5将框架体分成多个相邻的进风口 6,在进风口 6周边侧面设置有挡风片7,转轮3通过传动机构8和变速机构9与发电机本体10连接,使用时,将转轮3置于地面上,在转轴侧面垒砌高度与该转轴相当的挡风墙,当然,也可以在地面(或山顶)上挖截面为半圆型、半径略大于转轮半径的长坑,将转轮置于长坑内,或者将转轮置于半山腰,转轴与山顶平齐,刮风时,风通过位于转轴2上方的挡风片7吹动框架体4并带动转轮3转动,而转轴2下方的挡风片7在挡风墙、地面或山体的阻挡下,几乎不受力,转轮转动带动发电机本体转动并发电,该转轮风力发电机振动小,风能利用率高,而且发电机本体和制动器都在地面上,维护方便。在转轮3周边设置有啮齿11,传动机构8为齿轮传动机构,传动阻力小,不丢转。挡风片7为软体材料片7,整体振动小,对于斜向风能形成风兜,同样可以发电,风能利用率高。软体材料片7的上侧边与进风口 6的上边固定,其下侧边与进风口 6的下侧边通过弹簧12连接,当风力超过一定程度时,挡风片7下方与进风口 6下方产生缝隙,空气从该缝隙中穿过,防止了风力过大对转轮风力发电机造成损坏。在转轮3周边内侧的框架体4之间设置有中间叶片14,进一步提高了风能利用率。框架体4为八个,等圆心角分布在转轮3上,这样,既能合理提高风能利用率,又不会造成设备生产成本过大。转轮3包括带有辐条孔的花鼓31、辐条32和轮圈33,辐条32连接在花鼓31和轮圈33之间,便于安装和运输,尤其是在山上安装。在转轮3周边设置有制动轮13,当出现故障等原因时,可以通过制动轮13对转轮3制动,便于维修。在支撑架体I上设置有与发电机本体10和制动轮13电连接的风速传感器15,当风速过大时,风速传感器15会加大发电机本体10的励磁电流,从而增加发电机本体的电磁阻力。当风速超过一定极限时,风速传感器15控制制动轮13对转轮制动,以免烧坏发电机本体10。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技术转轮风力发电机结构相同,就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转轴和至少两个与该转轴固定的转轮,在所述相邻转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转轮径向方向一致的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将框架体分成多个相邻的进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有挡风片,所述转轮通过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发电机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转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转轴和至少两个与该转轴固定的转轮,在所述相邻转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转轮径向方向一致的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将框架体分成多个相邻的进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有挡风片,所述转轮通过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发电机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轮周边设置有啮齿,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为软体材料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材料片的上侧边与所述进风口上边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昌王郁王云薛永智
申请(专利权)人:王秋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