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775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0:33
一种气管插管,属于医疗器械,它的管体一端为机器端,与呼吸机连接,管体另一端为病人端,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成型,靠近病人端一侧设有可充起套囊,与管体连通,所述充气管与可充起套囊连通,所述指示球囊与充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气管插管的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成型,材料较软,而管体其余部分保持原有刚性,在气管插管时保持管体抗打折、不扭结,同时避免气管插管使用时病人端对人体组织产生不适当的压迫,减少造成人体器官粘膜的损坏,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气管道截面积不减少,保护了患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是将气管插管经口腔或鼻腔置入到人体气管,以保障手术期间患者的良好通气。气管插管在临床上应用已久,气管插管它是治疗和改善患者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辅助医疗器械,为抢救呼吸衰竭的患者做出了贡献,现有的气管插管包括病人端、充气管、机器端、指示球囊、可充起套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337.1-2002》的规定,气管插管宜有足够的刚性,要抗打折或扭结。目前使用的标准型气管插管存在如下的缺陷:气管插管的插入端为和主体材料的硬度是一样的,直接作用在人体的气管粘膜上,会在使用中损害患者的腔道粘膜,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缺血坏死的严重后果,目前临床使用过程中都是依靠医生的经验来进行评估,准确性极差。即使是很专业的医生也很难准确掌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337.1-2002》中规定的气管插管的使用位置宜柔软,以使其适应生理结构,而不对人体组织产生不适当的压迫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它对气管插管的病人端为软性的,适应人体的生理结构,而不对人体组织产生不适当的压迫,减少造成人体气管的损坏,保护了患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体、可充起套囊、充气管和指示球囊,所述管体一端为机器端,与呼吸机连接,管体另一端为病人端,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成型,与病人端粘接固定,靠近病人端一侧设有可充起套囊,与管体连通,所述充气管与可充起套囊连通,所述指示球囊与充气管连通。所述柔性体材料为软性PVC。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气管插管的病人端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成型,材料较软,而管体其余部分保持原有刚性,在气管插管时保持管体抗打折、不扭结,同时避免气管插管使用时病人端对人体组织产生不适当的压迫,减少造成人体器官粘膜的损坏,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气管道截面积不减少,保护了患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_管体,2-可充起气囊,3-充气管,4-指示球囊,5-机器端,6-病人端,7-端头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气管插管,它包括管体1、可充起套囊2、充气管3和指示球囊4,所述管体I 一端为机器端5,与呼吸机连接,管体I另一端为病人端6,病人端6的端头部分7采用柔性体材料软性PVC成型,与病人端6粘接固定,靠近病人端6 —侧设有可充起套囊2,与管体I连通,所述充气管3与可充起套囊2连通,所述指示球囊4与充气管3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体、可充起套囊、充气管和指示球囊,所述管体一端为机器端,与呼吸机连接,管体另一端为病人端,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成型,与病人端粘接固定,靠近病人端一侧设有可充起套囊,与管体连通,所述充气管与可充起套囊连通,所述指示球囊与充气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体、可充起套囊、充气管和指示球囊,所述管体一端为机器端,与呼吸机连接,管体另一端为病人端,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成型,与病人端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常在纪明华龚春利王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佳奥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