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痰型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775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痰型喉罩,包括喉罩本体、气囊、气囊充气管道及通气导管,所述喉罩本体与所述通气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围绕在所述喉罩本体的四周,所述气囊充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痰型喉罩上还设有一个吸痰专用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气和辅助吸痰能够同时进行,从而能够随时进行吸痰,减少痰液以及分泌物的聚集,大大降低误吸的发生率;适用于长时间机械通气以及长时间全身麻醉的控制或者辅助通气,一旦患者发生麻醉意外,不影响迅速投入的呼吸支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喉罩,尤其涉及一种可吸痰型喉罩
技术介绍
喉罩的应用,给临床麻醉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之苦,从而减少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这种传统的喉罩,其外口结构包括气体交换的呼吸接头以及进行喉罩内气囊充气的注气口,无论从结构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应用方面,这种喉罩缺乏吸痰的装置,尤其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随着手术时间的增加,口腔内分泌物随之会增加、聚集,会增加误吸的可能,一旦发生误吸,则首先要拔除喉罩,实施气管插管,然后进行气管内吸痰及呼吸灌洗,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麻醉意外,无法及时投入有效通气,必须要抽出喉罩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耗费时间,尤其对于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具有潜在的巨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气和辅助吸痰能够同时进行的可吸痰型喉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吸痰型喉罩,包括喉罩本体、气囊、气囊充气管道及通气导管,所述喉罩本体与所述通气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围绕在所述喉罩本体的四周,所述气囊充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痰型喉罩上还设有一个吸痰专用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吸痰专用管道依附于通气导管内壁并相互独立,所述吸痰专用管道入口设于所述喉罩本体的背部,所述吸痰专用管道的出口设于所述通气导管的末端。进一步的,所述吸痰专用管道入口与喉罩本体的背部的连接处设有两个吸痰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气和辅助吸痰能够同时进行,从而能够随时进行吸痰,减少痰液以及分泌物的聚集,大大降低误吸的发生率;适用于长时间机械通气以及长时间的手术通气,一旦患者发生麻醉意外,不影响迅速投入的呼吸抢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喉罩本体;2、气囊;3、气囊充气管道;4、通气导管;5、单向阀;6、吸痰专用管道;7、吸痰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0011 ] 一种可吸痰型喉罩,包括喉罩本体1、气囊2、气囊充气管道3及通气导管4,所述喉罩本体I与所述通气导管4固定连接,所述气囊2围绕并固定在所述喉罩本体I的四周,所述气囊充气管道3 —端与所述气囊2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单向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痰型喉罩上还设有一个吸痰专用管道6。所述吸痰专用管道6依附于通气导管4内壁并相互独立,所述吸痰专用管道6的入口设于所述喉罩本体I的背部,所述吸痰专用管道6的出口设于所述通气导管4的末端。所述吸痰专用管道6入口与喉罩本体I的背部的连接处设有两个吸痰入口 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吸痰型喉罩,包括喉罩本体、气囊、气囊充气管道及通气导管,所述喉罩本体与所述通气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围绕在所述喉罩本体的四周,所述气囊充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痰型喉罩上还设有一个吸痰专用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痰型喉罩,包括喉罩本体、气囊、气囊充气管道及通气导管,所述喉罩本体与所述通气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围绕在所述喉罩本体的四周,所述气囊充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痰型喉罩上还设有一个吸痰专用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仲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毓璜顶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