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624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主要由电机(1)、偏心轮(2)、曲柄摇杆机构、支架(7)、支撑座(8)、轴承及推料杆(9)构成,偏心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曲柄摇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杆(5)与推料杆的一端连接,推料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头(10);在推料杆部位设置有由支架(7)、支撑座(8)和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支撑座位于支架上,轴承设置在支撑座内。其设置在磨削机车的出料口部位,并采用偏心轮和曲柄摇杆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使推料杆带动推料头将磨削加工后的轴承套圈排列有序的放置在移动料盘上。避免了轴承套圈磨削加工后的磕碰伤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套圈加工工序的排料装置
,主要涉及的一种磨加 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轴承生产过程中,轴承套圈经磨削加工后,大多是从机车直接流向接 料筐内的,再由人工搬运到下道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生产效率。由于 受落差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轴承套圈造成磕碰伤。其倒角、外径以及端面造成 的磕碰伤不仅会严重影响下道工序的生产,而且还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合格率。 因此,防止磕碰伤是轴承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解决轴 承套圈经磨削加工后的磕碰伤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斷氐劳动强度。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电机、偏心轮、曲柄摇 杆机构、支架、支撑座、轴承及推料杆构成,偏心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曲 柄摇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杆与推料杆的一端连接,推料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 头;在推料杆部位设置有由支架、支撑座和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支撑座位于支架 上,轴承设置在支撑座内。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设置在磨削机车的出料口部位,并采用偏 心轮和曲柄摇杆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推料杆带动推 料头将磨削加工后的轴承套圈排列有序的放置在移动料盘上。避免了轴承套圈磨削 加工后的磕碰伤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偏心轮,3、曲柄,4、摇杆,5、连杆,6、连接销,7、 支架,8、支撑座,9、推料杆,10、推料头,11、移动料盘。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电机l、偏心轮2、曲柄摇杆机构、支架7、支撑座 8、轴承及推料杆9构成,电机1采用的是0.75千瓦的交流电机,配以 1V1000-4T00015G变频器进行调速,可通过变频器改变其乾速实现对推料频率的变 化,实现对排料速度的控制。偏心轮2与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其与电机l的 连接部位为T形槽结构,目的是可任意调整偏心轮2的偏心量。曲柄摇杆机构的曲 柄3与偏心轮2固定连接,摇杆4的一端与曲柄3连接,另一端与连杆5螺纹连接, 连杆5的另一端与推料杆9的一端通过连接销6连接,推料杆9的另一端设置有推 料头10。在推料杆9部位设置有由支架7、支撑座8和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支撑 座8位于支架7上,设置在支撑座8内的轴承是直线轴承。本实施例设置在磨削机车的出料口部位。在使用时,电机1带动偏心轮2作旋 转运动,与偏心轮2连接的曲柄摇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 推料杆9带动推料头10将磨肖咖工后的轴承套圈在移动料盘11上逐一排列整齐。权利要求1、一种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是其主要由电机(1)、偏心轮(2)、曲柄摇杆机构、支架(7)、支撑座(8)、轴承及推料杆(9)构成,偏心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曲柄摇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杆(5)与推料杆的一端连接,推料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头(10);在推料杆部位设置有由支架(7)、支撑座(8)和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支撑座位于支架上,轴承设置在支撑座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偏 心轮(2)与电机(1)的连接部位为T形槽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主要由电机(1)、偏心轮(2)、曲柄摇杆机构、支架(7)、支撑座(8)、轴承及推料杆(9)构成,偏心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曲柄摇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杆(5)与推料杆的一端连接,推料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头(10);在推料杆部位设置有由支架(7)、支撑座(8)和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支撑座位于支架上,轴承设置在支撑座内。其设置在磨削机车的出料口部位,并采用偏心轮和曲柄摇杆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使推料杆带动推料头将磨削加工后的轴承套圈排列有序的放置在移动料盘上。避免了轴承套圈磨削加工后的磕碰伤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4B19/00GK201120577SQ20072009305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兴无, 超 宗, 封志永, 王先义, 贺向阳, 飞 赵 申请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加工零件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是:其主要由电机(1)、偏心轮(2)、曲柄摇杆机构、支架(7)、支撑座(8)、轴承及推料杆(9)构成,偏心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曲柄摇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杆(5)与推料杆的一端连接,推料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头(10);在推料杆部位设置有由支架(7)、支撑座(8)和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支撑座位于支架上,轴承设置在支撑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超贺向阳王先义封志永赵飞刘兴无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