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69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磨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机座,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机座具有一工作台面,一透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    一传动组件,具有一装设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的马达,与一向上延伸穿过所述透孔且突出所述工作台面的主轴,所述马达结合机械组件控制所述主轴产生原处转动与上下往复的动作;    一转轮,具有一筒身与一中心轴孔,所述主轴穿设在所述中心轴孔中,所述主轴可连动所述转轮旋转;    一磨光表面沿所述转轮筒身的环面绕覆形成;    一旋转盘,位于所述转轮底部外侧,所述旋转盘具有一面板及一可供所述主轴穿过的穿孔,所述旋转盘随所述主轴一起转动,所述面板下方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多数叶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工研磨机具,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磨削产生的粉尘碎屑卡塞在磨光机的驱转主轴中的磨光机。背景拉术现有的木工制品在经过初步裁切后,还必须用较细致的砂纸研磨,使木制品表面平整光滑。传统用砂纸研磨的方式存在耗时费力且效益差的缺点,因而,一种利用马达驱转一表面设有砂纸的主轴旋转的磨光机便应运而生。但是,这种磨光机在研磨木工制品时产生的大量粉尘碎屑,容易四处飞散并堆积在任何具有间隙的部位处,磨光机便常发生粉尘堆积在主轴与马达结合部位的情形。时间一长,便造成转动受阻或是转动不顺畅的现象。另外,前述结构之间经常涂抹有润滑油,因而更容易与粉尘混杂导致丧失原先的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光机,其在主轴底端设置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可随同主轴一起转动产生风力而将粉尘往外吹,避免粉尘碎屑卡塞在磨光机的驱转主轴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磨光机,包含有一机座,具有一工作台面与一凹置槽,在机座内部还具有一容置空间,凹置槽为工作台面向下凹陷形成,凹置槽底面具有一透孔与容置空间相通;一传动组件,具有一装设在上述容置空间中的马达,与一向上延伸穿过上述透孔且突出工作台面的主轴,主轴受马达结合机械组件控制而产生原处转动与上下往复的动作;一转轮,具有一筒身与一中心轴孔,突出工作台面的主轴穿设在中心轴孔中,且主轴可连动该转轮旋转;一磨光表面沿转轮筒身的环面绕覆形成;一旋转盘,设置在机座凹置槽中且位于转轮底部外侧,旋转盘具有一面板及一可供主轴穿过的穿孔,旋转盘随同主轴一起转动,在其面板下方还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多数叶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暨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机座顶板与主轴的关系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转轮与惰轮结合应用的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转轮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旋转盘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旋转盘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旋转盘的底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列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磨光机100主要是由一机座10、一传动组件20、一转轮30、一砂布40与一旋转盘50组成;其中如图1~图3所示,机座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图中未示),一顶板11前侧连结有一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延伸板12,顶板11与延伸板12的顶面共同形成一工作台面。如图3所示,一凹置槽13从顶板11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凹置槽13底面的一侧还具有一圆形透孔14与上述容置空间相通,一插接孔15位于凹置槽13底面另一侧。如图1、图3所示,传动组件20主要包括一装设在上述容置空间中的马达21,与一向上延伸穿过透孔14且突出于顶板11顶面的主轴22,主轴22受马达21结合机械组件控制,可产生原处转动和上下往复的动作,由于传动组件20为现有结构,故在此不予赘述。再如图3所示,一圆形金属遮板23位于马达21的上方且遮设在透孔14上,遮板23上设有一圆孔24供主轴22穿过,主轴22在遮板23上方还具有一横杆25。转轮30在本实施例中与一惰轮60结合应用。如图4所示,转轮30与惰轮60分别轴枢在一基架70的两侧,转轮30的顶、底两端与基架70之间分别设有一轴承71、72,一插板73位于基架70底部。如图5所示,转轮30具有一圆形筒身31与一中心轴孔32,筒身31底端具有沿着中心轴孔32周缘凸出设置的四卡销33,四卡销33共同形成一卡接部,且各卡销33的端缘突出在轴承72之外,中心轴孔32供主轴22穿设。如图1所示,砂布40绕覆在转轮30与惰轮60之间,且砂布40表面形成可供被加工物(如木工制品)接触的磨光表面,砂布40随着转轮30的旋转与惰轮60的牵引而绕转。旋转盘50的结构如图6~图8所示,其具有一圆形面板51,面板51下方凸设一圆柱52,一穿孔53贯穿面板51顶面与圆柱52,在面板51下方设有多数一体成形的叶片54且呈放射状排列,面板51顶面凹设有由四个嵌槽55所共同构成的卡合部,卡合部可与转轮30的卡接部对接;在圆柱52上还具有一横切过穿孔53的卡槽56。如图7所示,旋转盘50的各叶片54的上段共同构成一大径部,各叶片54的下段则共同构成一小径部,且小径部的外径略小于机座10的透孔14的孔径,而穿孔53则可供上述主轴22穿过。以上即为本技术实施例磨光机100各构件及其相关联位置的说明,而在组装顺序上,是先将旋转盘50具有叶片54的一面朝下,再将各嵌槽55对应与转轮30的各卡销33彼此卡接,之后,将整个基架70置入机座10的凹置槽13中,如图1所示,此时主轴22同时穿过旋转盘50的穿孔53与转轮30的中心轴孔32,插板73卡入插接孔15中将基架70稳定固设,而在主轴22穿设时,主轴22底段的横杆25的两突出端分别抵在旋转盘50的卡槽56中,因此当主轴22转动时可同步带动旋转盘50与转轮30产生旋转,进一步地连动砂布40产生绕转以研磨被加工物。因此,当本技术实施例磨光机100在研磨加工对象并产生粉尘碎屑的同时,旋转盘50呈放射状排列的各叶片54也因转动的关系而产生一股向外吹的风力,将份量较轻的粉尘碎屑往外吹,避免粉尘碎屑掉落在主轴22与马达21之间的缝隙内,并可避免粉尘与润滑油混合而影响主轴22转动的顺畅性,及延长各机构组件的使用寿命。当然,本技术转轮的外环面也可直接绕设一砂纸而形成一圆筒形的磨光表面,以研磨体积较小的物品。另外,本技术旋转盘的各叶片上还可再增设一刷毛(图中未示),且刷毛的边端触抵在机座壳面上,可获得更有效的阻绝效果,并能更有效地清扫粉尘碎屑。权利要求1.一种磨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机座,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机座具有一工作台面,一透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一传动组件,具有一装设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的马达,与一向上延伸穿过所述透孔且突出所述工作台面的主轴,所述马达结合机械组件控制所述主轴产生原处转动与上下往复的动作;一转轮,具有一筒身与一中心轴孔,所述主轴穿设在所述中心轴孔中,所述主轴可连动所述转轮旋转;一磨光表面沿所述转轮筒身的环面绕覆形成;一旋转盘,位于所述转轮底部外侧,所述旋转盘具有一面板及一可供所述主轴穿过的穿孔,所述旋转盘随所述主轴一起转动,所述面板下方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多数叶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具有一从所述工作台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置槽,所述透孔位于所述凹置槽底面,所述旋转盘设置在所述机座凹置槽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筒身底端具有一突出的卡接部,所述旋转盘的面板顶面凹设有一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对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由数个沿着所述中心轴孔周缘排设的卡销组成,所述卡合部由数个嵌槽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近底端处还具有一横杆,所述旋转盘具有一横切过所述穿孔的卡槽,所述横杆嵌入所述卡槽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各叶片上段共同构成一大径部,各叶片下段则共同构成一小径部,所述小径部外径略小于所述机座的透孔孔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各所述叶片上还设有一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江
申请(专利权)人: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