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信安专利>正文

呼吸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542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呼吸气囊装置,所述呼吸气囊装置包括过滤气囊、内托支架、鼻托、嘴托和弹性挂带,所述过滤气囊用于与外界空气交互并过滤空气,所述内托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鼻托和嘴托,所述鼻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鼻部,所述嘴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嘴部,所述内托支架设置在所述过滤气囊上,所述鼻托和嘴托都设置在所述内托支架上,所述弹性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鼻托的边缘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密闭性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日常用品及工业用品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呼吸过滤装置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其种类和用途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其中,预防呼吸道感染及防尘的一般做法是使用一次性口罩,这种口罩虽然廉价,但由于其材质和结构等问题,对预防呼吸道感染作用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口鼻的密闭性不好。而传统的高端面罩,如防毒面罩、氧气罩等,由于其对口鼻的密闭性不好,存在安全性问题,另夕卜,传统高端面罩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呼吸过滤装置存在的密闭性不好、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气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气囊装置,其包括过滤气囊、内托支架、鼻托、嘴托和弹性挂带,所述过滤气囊用于与外界空气交互并过滤空气,所述内托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鼻托和嘴托,所述鼻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鼻部,所述嘴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嘴部,所述内托支架设置在所述过滤气囊上,所述鼻托和嘴托都设置在所述内托支架上,所述弹性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鼻托的边缘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鼻呼吸橡胶套,所述鼻呼吸橡胶套通过所述鼻托与所述过滤气囊连接,其用于提升支撑人体鼻部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嘴呼吸橡胶套,所述嘴呼吸橡胶套通过所述嘴托与所述过滤气囊连接,其用于提升支撑人体嘴部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所述鼻托呼吸橡胶套和所述嘴呼吸橡胶套为软橡胶套或者硅胶薄套。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气囊包括外表层和内表层,所述外表层用于包覆保护所述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之间形成气囊,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上都设置有连接该气囊的鼻呼吸口和嘴呼吸口。进一步的,所述内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部的一端倾斜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另一端都与所述过滤气囊的外表层倾斜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部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凸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凸孔,所述所述第一凸孔与所述过滤气囊的鼻呼吸口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凸孔与所述过滤气囊的嘴呼吸口对应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鼻托包括一个鼻托本体部、一个鼻托连接部和两个鼻托承接部,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设置在所述鼻托本体部的两侧,所述鼻托本体部通过所述鼻托连接部与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鼻托本体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鼻托凸孔,所述鼻托凸孔用于与所述内托支架的第一凸孔配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嘴托包括一个嘴托本体部和两个嘴托连接部,两个嘴托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嘴托本体部的两端,所述嘴托本体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嘴托凸孔,所述嘴托凸孔用于与所述内托支架的第二凸孔配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气囊装置进进一步包括弹性固定绳,所述弹性固定绳用于将所述嘴托弹性固定在所述鼻托上。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气囊的外表层和内表层都为无纺布材质,所述鼻托和所述嘴托都为软橡胶材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呼吸气囊装置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气囊装置的过滤气囊包括外表层和内表层两层无纺布材质,可以较好的过滤空气,本专利技术呼吸气囊装置还具备鼻托和嘴托,可以较好的贴合支撑人体的鼻部和嘴部,对人体口鼻的密闭性好。另外,本专利技术呼吸气囊装置的嘴托与鼻托实现弹性连接,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调节鼻托与嘴托的相对位置,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气囊装置还具备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呼吸气囊装置的分解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呼吸气囊装置的部分组装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气囊装置,其包括过滤气囊110、内托支架120、鼻托130、嘴托140、两个弹性挂带150、弹性固定绳(图未示)、鼻呼吸橡胶套(图未示)和嘴呼吸橡胶套(图未示)。所述内托支架120设置在所述过滤气囊110上,所述鼻托130和嘴托140都设置在所述内托支架120上。所述弹性固定绳用于将所述嘴托140弹性固定在所述鼻托130上。所述两个弹性挂带1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鼻托130的四个边缘位置。所述鼻呼吸橡胶套通过所述鼻托130与所述过滤气囊110连接,其用于提升支撑人体鼻部的舒适感。所述嘴呼吸橡胶套通过所述嘴托140与所述过滤气囊110连接,其用于提升支撑人体嘴部的舒适感。所述鼻托呼吸橡胶套和所述嘴呼吸橡胶套为软橡胶套或者硅胶薄套。所述过滤气囊110用于与外界空气交互并过滤空气,其包括外表层(图未示)和内表层(图未示)。所述外表层用于包覆保护所述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之间形成气囊,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上都设置有连接该气囊的鼻呼吸口(图未示)和嘴呼吸口(图未示)。所述外表层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连接所述内托支架120。所述内表层内设置有胶垫或者海绵垫。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都为无纺布。所述内托支架120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鼻托130和嘴托140,其包括第一支架部121和第二支架部122。所述第一支架部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部122的一端倾斜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部1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部122的另一端都与所述过滤气囊110的外表层倾斜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部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部122的一端倾斜连接的倾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支架部12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凸孔123,所述第二支架12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凸孔124。所述第一凸孔123朝向与所述鼻托130连接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凸孔124朝向与所述嘴托140连接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一凸孔123与所述过滤气囊110的鼻呼吸口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凸孔124与所述过滤气囊110的嘴呼吸口对应接触。所述第一凸孔12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凸孔124的内径。所述内托支架120为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所述鼻托130用于贴合支撑人体鼻部,并使得人体鼻部与所述过滤气囊110之间进行空气流通。所述鼻托130包括一个鼻托本体部131、一个鼻托连接部132和两个鼻托承接部133,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133设置在所述鼻托本体部131的两侧,所述鼻托本体部131通过所述鼻托连接部132与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13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鼻托本体部133为椭圆形结构,其中间位置设置有鼻托凸孔134。所述鼻托凸孔134为椭圆形结构,其朝向鼻托本体部131的顶面方向凸起,其用于与所述内托支架120的第一凸孔123配合固定。所述鼻托连接部132为弧形结构,其中间位置固定在所述鼻托凸孔134的短轴方向上一端的位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鼻托承接部133的顶端位置。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133对称设置在所述鼻托本体部131的两侧,每个鼻托承接部133的顶端和底端都包括一个凸脚135,每个凸脚上设置有一个弹性挂带固定孔136,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133顶端的弹性挂带固定孔136上固定一个弹性挂带150,所述两个鼻托承接部133底端的弹性挂带固定孔136上固定一个弹性挂带150 ;每个鼻托承接部133的中间位置都设置有一个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气囊、内托支架、鼻托、嘴托和弹性挂带,所述过滤气囊用于与外界空气交互并过滤空气,所述内托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鼻托和嘴托,所述鼻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鼻部,所述嘴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嘴部,所述内托支架设置在所述过滤气囊上,所述鼻托和嘴托都设置在所述内托支架上,所述弹性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鼻托的边缘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气囊、内托支架、鼻托、嘴托和弹性挂带,所述过滤气囊用于与外界空气交互并过滤空气,所述内托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鼻托和嘴托,所述鼻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鼻部,所述嘴托用于贴合支撑人体嘴部,所述内托支架设置在所述过滤气囊上,所述鼻托和嘴托都设置在所述内托支架上,所述弹性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鼻托的边缘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鼻呼吸橡胶套,所述鼻呼吸橡胶套通过所述鼻托与所述过滤气囊连接,其用于提升支撑人体鼻部的舒适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嘴呼吸橡胶套,所述嘴呼吸橡胶套通过所述嘴托与所述过滤气囊连接,其用于提升支撑人体嘴部的舒适感。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托呼吸橡胶套和所述嘴呼吸橡胶套为软橡胶套或者硅胶薄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气囊包括外表层和内表层,所述外表层用于包覆保护所述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之间形成气囊,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上都设置有连接该气囊的鼻呼吸口和嘴呼吸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湛文陈信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信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