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小波专利>正文

智能打鼾提示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491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鼾提示保健装置,打开电源开关7后,通过延时电路,在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才进入监控阶段,解决打鼾者睡前想与家人聊天造成错误提示,和睡前容易忘记打开电源的问题。当感应器接受到连续三次设定分贝量的鼾声后,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控制开关启动振动器振动提示打鼾者改变睡眠姿势而达到暂停打鼾的作用,有效避免夜间其他突发性声音造成的错误提示。振动器8振动设定次数(5次)后,自动停止,整个系统回到初始状态,在设定时间后再次进入监控状态,如此反复,避免使用者为停止振动而影响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鼾提示保健装置,尤其是能智能感知鼾声而产生振动提示打鼾者停止打鼾。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为减轻部分人群睡觉打鼾影响他人休息,或因打鼾造成窒息等危害,出现了许多利用声电转换器接收鼾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控制振动或音频系统产生振动或声音造成对睡眠打鼾者提示,从而停止打鼾。但存在着声控系统无法识别鼾声以外的声音,也不能克服打鼾者入睡前 打开电源后说话造成误识别和睡着后忘记打开电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市面上打鼾提示装置以上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智能人文化地产生振动以有效提示打軒者停止打鼻干。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打开电源后,通过延时电路,在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才进入监控阶段,此时感应器接受到连续三次设定分贝量的鼾声后,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控制开关启动振动器振动提示打鼾者改变睡眠姿势而达到暂停打鼾的作用。振动器振动设定次数(5次)后,自动停止,整个系统回到初始状态,在设定时间后再次进入监控状态,如此反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的延时电路控制能自由选择监控自动启动时间,解决打鼾者睡前想与家人聊天,却害怕睡着后忘记打开装置电源而提前打开电源后,声控装置误将说话声识别为鼾声而发出提示的问题;其声控识别装置只能识别连续的打鼾声从而有效避免夜间其他突发性声音造成的错误提示。同时能自动停止提示和再次启动监控,避免使用者为停止振动而影响睡眠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是结构图。图2中,1.电源开关,2.10秒试机启动键,3.45秒使用启动键,4.100分钟使用启动键,5.秒闪烁指示灯,6.振动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中,打开电源开关1,按动10秒试机启动键2,秒闪烁指示灯5开始闪动,程序进入延时启动阶段,即睡前聊天时间,10秒过后,程序进入鼾声监控状态,当感应器连续三次感应到设定(约4分贝)音量的鼻干声及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控制开关启动振动器6发出振动提示。振动5次后,振动停止,系统重新进入延时启动阶段,延时10秒后再次进入监控阶段。如此反复至使用者起床。当按动45分钟使用启动键3和100分钟使用启动键4时,首先进入45分钟或100分钟延时启动阶段,在振动提示停止后也同样延时45分钟或100分钟后再次进入监控 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鼾提示保健装置,其特征是打开电源后,通过延时电路,在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才进入监控阶段,此时感应器接受到连续三次设定分贝量的鼾声后,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控制开关启动振动器振动提示打鼾者改变睡眠姿势而达到暂停打鼾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鼾提示保健装置,其特征是打开电源后,通过延时电路,在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才进入监控阶段,此时感应器接受到连续三次设定分贝量的鼾声后,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哲
申请(专利权)人:郑小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