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凹型颈椎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788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凹型颈椎枕,包括内枕、外枕,内枕包括第一枕主体、两个第一侧枕,两个第一侧枕分别位于第一枕主体的两侧,第一枕主体的两个大侧面通过第一拉链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枕的大侧面连接;外枕包括第二枕主体、两个第二侧枕,两个第二侧枕分别位于第二枕主体的两侧,第二枕主体的两个大侧面通过第二拉链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枕的大侧面连接;内枕置于外枕的凹陷内侧。其可选择单独使用外枕或内枕,也可两枕同时使用。内外两枕同时使用时既能达到颈部制动,又能使头枕部悬空,交替受压点,从而能有效预防头枕部压疮;可在有效预防了头枕部的压疮的同时使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装置,具体指一种颈椎损伤行颅骨牵引术或颈椎疾患术后需要颈部制动的患者预防颈部压疮的可调式凹型颈椎枕
技术介绍
骨科患者颈椎损伤行牵引术或颈椎疾患术后常规需要颈部制动,以减轻局部刺激,防止骨折或内植物移位、脱落,从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临床上常采用颈围固定或用盐袋固定于头部两侧,维持颈部制动,但国内颈托多为聚乙烯泡沫材料,透气性差,下颌部,男性喉结处,前胸部,肩胛处,头枕部长期受压易发生压疮,常规垫干毛巾,但其厚度,高度无法掌握,制动性差,需用盐袋固定于颈部两侧。因此,研发一种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的可调式凹型颈椎枕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可调式凹型颈椎枕,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固定颈部,使颈部制动,减轻患者颈部疼痛,预防颈部长期制动引起的头枕部,肩胛处的压疮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可调式凹型颈椎枕,包括内枕、外枕,内枕包括第一枕主体、两个第一侧枕,第一枕主体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150mm,高度为25mm,第一侧枕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50mm,高度为50mm,两个第一侧枕分别位于第一枕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式凹型颈椎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凹型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内枕(1)单独使用,内枕(1)置于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后部;第二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外枕(2)单独使用,外枕(2)置于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后部;第三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内枕(1)和所述外枕(2)组合使用,组合使用时,所述内枕(1)置于外枕(2)的凹陷内侧;第一枕主体(3)为水波垫材质的第一枕主体,第二枕主体(6)为水波垫材质的第二枕主体,第一侧枕(4)为内置决明子的第一侧枕,第二侧枕(7)为内置决明子的第二侧枕;所述内枕(1)包括所述第一枕主体(3)、两个所述第一侧枕(4),所述第一枕主体(3)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80mm,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凹型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内枕(1)单独使用,内枕(1)置于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后部;第二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外枕(2)单独使用,外枕(2)置于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后部;第三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内枕(1)和所述外枕(2)组合使用,组合使用时,所述内枕(1)置于外枕(2)的凹陷内侧;第一枕主体(3)为水波垫材质的第一枕主体,第二枕主体(6)为水波垫材质的第二枕主体,第一侧枕(4)为内置决明子的第一侧枕,第二侧枕(7)为内置决明子的第二侧枕;所述内枕(1)包括所述第一枕主体(3)、两个所述第一侧枕(4),所述第一枕主体(3)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8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芬涂艳许宸毓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