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283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有主料斗、补给料机构以及装料斗;该主料斗具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容置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第二容置腔内的粗给料机构,该第二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该补给料机构设置于主料斗的下方,该补给料机构的进料口连通前述第一出料口,该装料斗设置于该补给料机构之出料口以及前述第二出料口的下方;藉此,配合利用粗给料机构进行大部分供料,利用补给料机构进行补偿供料直至达到预设量值,使得易于控制颗粒的定量下料更加精准,同时也提高了装料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作为自动称重包装机的下料装置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最初颗粒的包装方式是通过手工包装,包装时人们借助台称需要多次添加或是调整颗粒量以使得其尽量接近标准包装量,显然,采用人工包装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包装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包装精度低等。后来,出现了通过定体积自动计量的容积式包装,该种包装方式可以满足每次所包装的颗粒体积达到标准,可是对于有很多颗粒其系形状不规则的散装料,例如,中药饮片、小粒食品(如小粒干果)等,因而,同一不规则物料之相同重量,可能其体积上有较大的区别,现有技术中,多数是通过容积法来实现包装,例如,通过采用单一水平转盘式,在转盘表面安装刮料板,包装时将量杯口处多余物料剥离,对于同样体积的同种不规则颗粒而言,其重量有较大差别的,其包装量很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规则颗粒包装下料精准度低,速度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有主料斗、补给料机构以及装料斗;该主料斗具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容置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第二容置腔内的粗给料机构,该第二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该补给料机构设置于主料斗的下方,该补给料机构的进料口连通前述第一出料口,该装料斗设置于该补给料机构之出料口以及前述第二出料口的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料斗内设置有两前述第二容置腔,对应地,该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两前述粗给料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粗给料机构为带式或链式步进提升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式步进提升机构包括有支座以及设置于支座上的传输带、步进电机和两侧挡板,该两侧挡板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两侧,该步进电机带动传输带运转,该传输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板,该送料板随传输带同步运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链式步进提升机构包括有支座以及设置于支座上的传输链、步进电机和两侧挡板,该两侧挡板分别位于传输链的两侧,该步进电机带动传输链运转,该传输链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板,该送料板随传输链同步运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补给料机构包括有振动给料器和设置于该振动给料器上的振动料斗,该补给料机构的出料口和进料口均设置于该振动料斗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出料口上安装有下料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主料斗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并于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粗给料机构,于第一容置腔的第一出料口处设置有补给料机构,配合利用粗给料机构进行大部分供料,利用补给料机构进行补偿供料直至达到预设量值,使得易于控制颗粒的定量下料更加精准,同时也提高了装料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作为自动称重包装机的下料装置使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主料斗11、第一容置腔12、第二容置腔101、第一出料口102、第二出料口20、补给料机构21、振动给料器22、振动料斗201、进料口 202、出料口30、装料斗40、粗给料机构41、支座42、传输带43、步进电机44、侧挡板45、送料板50、下料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料斗10、补给料机构20以及装料斗30。其中,该主料斗10具有第一容置腔11和第二容置腔12,该第一容置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 101,该第一容置腔11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容置腔11内的物料输送至第二容置腔12内的粗给料机构40,在本实施例中,该主料斗10内设置有两前述第二容置腔12,对应地,该第一容置腔11内设置有两前述粗给料机构40,该粗给料机构40为带式步进提升机构,该带式步进提升机构包括有支座41以及设置于支座41上的传输带42、步进电机43和两侧挡板44,该两侧挡板44分别位于传输带42的两侧,该步进电机43带动传输带42运转,该传输带4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板45,该送料板45随传输带42同步运转,利用该送料板45的运转,并配合该两侧挡板44的阻挡,实现将定量份的物料从第一容置腔11输入至第二容置腔12中,当然,该粗给料机构40亦可为链式步进提升机构,当该粗给料机构40为链式步进提升机构时,其包括有支座以及设置于支座上的传输链、步进电机和两侧挡板,该两侧挡板分别位于传输链的两侧,该步进电机带动传输链运转,该传输链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板,该送料板随传输链同步运转;该第二容置腔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102,该第二出料口 102上安装有下料嘴50。该补给料机构20设置于主料斗10的下方,该补给料机构20具有进料口 201和出料口 202,该进料口 201连通前述第一出料口 101,具体而说,该补给料机构20包括有振动给料器21和设置于该振动给料器21上的振动料斗22,该振动给料器21带动振动料斗22振动,该补给料机构20的出料口 202和进料口 201均设置于该振动料斗22上。该装料斗30设置于该补给料机构20之出料口 202以及前述第二出料口 102的下方,该装料斗30用于装载由该补给料机构20和第二容置腔12输出的物料。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将待称重包装的不规则物料放入主料斗10的第一容置腔11中;首先,由粗给料机构40向对应的第二容置腔12进行大部分给料,具体如下,由步进电机43带动传输带42运转,使得送料板45运转,并配合侧挡板44将第一容置腔11内的物料按份输入至对应的第二容置腔12中,进入到第二容置腔12中的物料从第二出料口 102经过下料嘴50掉落到装料斗30中,与此同时,该第一容置腔11内的部分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出料口 101输出至振动料斗22中,由该振动给料器21带动振动料斗22振动,实现振动料斗22对装料斗30进行补偿给料。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主料斗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并于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粗给料机构,于第一容置腔的第一出料口处设置有补给料机构,配合利用粗给料机构进行大部分供料,利用补给料机构进行补偿供料直至达到预设量值,使得易于控制颗粒的定量下料更加精准,同时也提高了装料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作为自动称重包装机的下料装置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料斗、补给料机构以及装料斗;该主料斗具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容置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第二容置腔内的粗给料机构,该第二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该补给料机构设置于主料斗的下方,该补给料机构的进料口连通前述第一出料口,该装料斗设置于该补给料机构之出料口以及前述第二出料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料斗、补给料机构以及装料斗;该主料斗具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容置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第二容置腔内的粗给料机构,该第二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该补给料机构设置于主料斗的下方,该补给料机构的进料口连通前述第一出料口,该装料斗设置于该补给料机构之出料口以及前述第二出料口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斗内设置有两前述第二容置腔,对应地,该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两前述粗给料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给料机构为带式或链式步进提升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维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锐嘉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