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浩专利>正文

一种背带护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884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带护肩,包括一绕颈连接带和两个相同的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轴对称固接有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其中一护肩部包括一主防护板,所述主防护板与绕颈连接带连接,主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主防护板两侧分别通过软连接与两个第一辅防护板一侧固接;所述两个第一辅防护板固接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每个第一辅防护板另一侧通过软连接分别与第二辅防护板固接;所述其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一绕肩固定带固接,其中另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二绕肩固定带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经久耐用。本新型采用独立保护护肩,对使用者具有有效的保护,且可移植性强,使用广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肩部保护
,具体所是一种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背带护肩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背包或者具有背带的装备,都需要使用者双肩或斜肩背夸。在背夸背包的时候,常常对肩部产生极大的压力,进而对使用者肩部造成损伤。尤其是在背负重负的时候,肩部常常被压迫受伤,无法继续背负工作,如在旅途的时压迫受伤,会造成旅途中断。如若是在农用过程中使用农药喷壶,造成受伤,不仅是中断劳作,还会使农药经过受伤之处侵入身体,造成伤害。纵使现在已经在背带上设置有海绵等减震物质,也无法避免对使用者的伤害。总之,一种新式有效的背带护肩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护功能的背带护肩。以肩部前,上,后部的横向全面受力,代替以往背带的纵向线型受力,从而达到减免肩部在农业劳作以及其他以肩部为受力点的劳动或运动时所造成的损伤。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带护肩,包括一绕颈连接带和两个相同的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连接件对称固接有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其中一护肩部包括一主防护板,所述主防护板与绕颈连接带连接,主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主防护板两侧分别通过软连接与两个第一辅防护板一侧固接;所述两个第一辅防护板固接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每个第一辅防护板另一侧通过软连接分别与第二辅防护板固接;所述两个第二辅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其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一绕肩固定带固接,其中另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二绕肩固定带固接;所述第一绕肩固定带、第二绕肩固定带末端自由粘接所述主防护板外侧设置有两排背带限位柱。所述主防护板外侧设置有还背带限位槽。所述缓冲垫为透气抗磨布包裹的海绵层。所述第一绕肩固定带、第二绕肩固定带构成一对扣带或黏粘带。 所述绕颈连接带的截面为圆角的“ L”型。所述主防护板的截面为倒I ”型。所述辅防护板的截面为长方型。所述活动连接件可采用万向轴或折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经久耐用。2、本技术采用独立保护护肩,能对使用者具有有效的保护,并且可移植性强,使用广泛。3、本技术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和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4、本技术以肩部前,上,后部的横向全面受力,代替以往背带的纵向线型受力,从而达到减免肩部在农业劳作以及其他以肩部为受力点的劳动或运动时所造成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绕颈连接带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防护板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防护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图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背带护肩,包括一绕颈连接带I和两个相同的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I两边的护肩部对称结构。所述绕颈连接带1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连接轴2对称固接有护肩部;所述活动连接轴2可以采用万向轴或折页替代。所述绕颈连接带1内侧固接有缓冲垫8 ;所述其中一护肩部包括一主防护板3,所述主防护板3与绕颈连接带I连接,主防护板3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主防护板3两侧分别通过软连接9与两个第一辅防护板4 一侧固接,所述软连接9可为多个;所述两个第一辅防护板4固接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每个第一辅防护板4另一侧通过软连接9分别与第二辅防护板6固接;所述两个第二辅防护板6内侧固接有缓冲垫8 ;所述其一第二辅防护板6 —侧与第一绕肩固定带5固接,其中另一第二辅防护板6 —侧与第二绕肩固定带10固接;所述第一绕肩固定带、第二绕肩固定带5、10末端自由粘接。所述主防护板3外侧设置有两排背带限位柱7。所述主防护板3外侧设置有还背带限位槽,限位槽结构强度更大。所述缓冲垫8为透气抗磨布包裹的海绵层,还可以是泡沫层,明胶层等。所述第一绕肩固定带5、第二绕肩固定带10构成一对扣带或黏粘带,最好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绕颈连接带I的截面为圆角的“L”型,该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原理,使绕颈连接带I能柔和的与颈部充分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减少压力。所述主防护板3的截面为倒“〖”型,该倒“〖”型的凹口部分与人体工程的肩部吻合卡固,减少了对肩部的压迫和磨伤。所述辅防护板6的截面为长方型,辅防护板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主防护板3与辅防护板6之间的软连接9长为8 15mm。实施例当需要通过双肩背负重物时,先将背带护肩的绕颈连接带I卡固于颈部。然后将两边的护肩部置于肩膀上,通过扣带将护肩部固定于肩膀上。此时各部位的缓冲垫8为与使用者肩部抵接,缓冲压力。再将背负的重物背带通过限位柱或限位槽卡固在护肩部上,此时行走,重物的压力被有效分散和缓解作用的人体,起到保护人体肩部的功能。以上实施方式仅限于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之精神的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带护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颈连接带和两个相同的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连接件对称固接有护肩部;?所述绕颈连接带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其中一护肩部包括一主防护板,所述主防护板与绕颈连接带连接,主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主防护板两侧分别通过软连接与两个第一辅防护板一侧固接;所述两个第一辅防护板固接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每个第一辅防护板另一侧通过软连接分别与第二辅防护板固接;所述两个第二辅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所述其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一绕肩固定带固接,其中另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二绕肩固定带固接;所述第一绕肩固定带、第二绕肩固定带末端自由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带护肩,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绕颈连接带和两个相同的护肩部; 所述绕颈连接带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连接件对称固接有护肩部; 所述绕颈连接带内侧固接有缓冲垫; 所述其中一护肩部包括一主防护板,所述主防护板与绕颈连接带连接,主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 所述主防护板两侧分别通过软连接与两个第一辅防护板一侧固接;所述两个第一辅防护板固接内侧固接有缓冲垫; 所述每个第一辅防护板另一侧通过软连接分别与第二辅防护板固接;所述两个第二辅防护板内侧固接有缓冲垫; 所述其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一绕肩固定带固接,其中另一第二辅防护板一侧与第二绕肩固定带固接;所述第一绕肩固定带、第二绕肩固定带末端自由粘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带护肩,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陈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