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求林专利>正文

双轴磨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85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人造金刚石碳片或其他片状产品磨削的双轴磨片机。其特征是四根本身电镀金刚石磨料的磨轴,由一双面同步齿形带高速传动,数十片毛坯顺料模同时进入环形输送带框内,经框边推动低速向前移动,以上下模板定位,通过两级上下磨轴之间对磨,实现数片产品的两平面同时粗磨与精磨的自动连续生产;并设有强化吹尘冷却、集尘、微机监控与数显。比国内目前手工磨片提高工效100倍,可回收成品50%的碳末,且质量可靠,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磨片机,属磨削机械类;它适用于生产人造金刚石的碳片和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片状产品两平面的磨削加工。在人造金刚石的生产中,石墨碳片是其必不可少的生产原材料。为了满足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的特殊要求,这种石墨碳片的加工精度要求甚高;其厚度和平行度公差均在±0.02mm范围内。目前公知的石墨碳片两平面的加工方法-仍全部采用模具在砂布上用手工单面分次磨削而成,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不仅很难保证碳片厚度及平行度公差的要求,造成次品多,影响金刚石的正常合成,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效和产量低,工班产量仅2~3公斤,据专利技术人调查,湖南某人造金刚石厂94年扩建年产金刚石石墨碳片100吨,仅磨片工序一项就需增加劳动力120人才能承担该道工序的生产任务,因此耗用的劳动力特别多,占用的工作场地也大。二是浪费大,由于碳片毛坯的磨削余量达33.3%,采用砂布手工磨削,砂布上的砂粒易于脱落,混入碳末粉尘中,使碳末中含杂质较高而完全不能回收利用,因此原材料的浪费特别大,浪费的碳末粉尘占合格产品的50%。三是劳动条件差,采用砂布手工磨削碳片,粉尘浓度大,操作工人又脏又累,与碳末粉尘直接接触,极大地影响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多年来,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并解决上述诸问题,前人为使磨片实现机械化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但由于碳片属于非金属物体,而且体积小又很薄(φ16~φ25mm,h1.2mm),片精度要求又很高(1.2±0.02mm),加之磨削过程中的定位问题、磨料问题、磨具去尘冷却等关键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所以一直没有获得成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磨片机,希望其能实现磨片,尤其是实现磨制合成金刚石用的石墨碳片两平面的机械化自动作业,要求既能保证碳片的磨制质量,同时又能实现高产量;既能解决生产中的粉尘污染,同时还能有效地回收有用粉尘;提高合成金刚石碳片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双轴磨片机由机体(23)、机架(37)、料模(14)及输送进给装置、磨削装置、强化吹尘冷却装置,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吸尘集尘装置构成,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如下所述的输送进给装置包括进给调速电机(30)、蜗轮减速机(24)、驱动首轮(25)、涨紧尾轮(18)、环形输送带(36)组成,所述机体(23)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着驱动首轮(25)及涨紧尾轮(18),其中所述的驱动首轮(25)设置于机体(23)左边并经一蜗轮减速机(24)通过同步齿形带(32)与进给调速电机(30)相连,其涨紧尾轮(18)经连杆轴座(17)设置于机体(23)右边,并由连杆轴座(17)尾端的涨紧弹簧(16)及调定螺钉(20)将涨紧尾轮(18)始终处于涨紧状态。所述驱动首轮(25)和涨紧尾轮(18)上设有穿过由左上、左下模板(1、3)、中上中下模板(8、9)、右上右下模板(12、13)组成的模道(7)中的环形输送带(36)。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两组上下对应设置的四根磨轴(6)、三组对应设置的左中右模板(1、3、8、9、12、13)以及左中两块压板(4、10)、同步主动轮(22)、双面同步齿形带(15)、磨片电机(41)、微调刻度盘(11);其具体结构是所述的四根磨轴(6)由磨轴轴座(40)通过设于左右两组磨轴(6)之间的上下压板(27)及压紧螺钉(26)紧固定位在机体(23)两侧上部的燕尾槽内;同时在左右两组磨轴(6)首尾的磨轴轴座(40)上分别对应设置着能调节上下磨轴(6)中心距离的微调刻度盘(11);所述机体(23)的基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左下模板(3)、中下模板(8)、右下模板(12),在该三模板对应的上层设置着与之配套并形成模道(7)的左上模板(1)、中上模板(9)、右上模板(13);在所述的左上左下模板(1、3)及中上中下模板(9、8)与各自对应磨轴(6)的适当位置上设有强化吹尘的刀形吹尘结构(5);同时又在左上模板(1)及中上模板(9)上分别设有左、中压板(4、10);所述机体(23)下部设置着安装磨片电机(41)的底座板,磨片电机(41)用螺钉连接在底座板上,磨片电机(41)轴上装配一同步主动轮(22),该同步主动轮上由一根双面同步齿形带(15)与四根磨轴(6)上的磨轴同步齿轮(39)连接,所述双面同步齿形带(15)使上面左右磨轴(6)逆时针高速旋转,使下面左右磨轴(6)顺时针高速旋转。在所述机体(23)、左中右上下模板(1、3、8、9、12、13)及左中压板(4、10)上设置有能通过磨轴(6)、半径为磨轴(6)半径加0.05mm间隙和与磨轴(16)磨削长度相对应的弧形磨道,上下左右共四条。所述的检测控制装置由两组位移、光电传感器及自动检测控制仪(29)组成;其中监测产品厚度的位移传感器(28)两个触头分别设置于左上模板(1)中间水平方向的前后定位孔内,所述的检测环形输送带(36)运动速度并计算生产量的光电传感器(34)设置于左上下模板(1、3)左端的同一垂直线上;上述两组传感器各经传送导线与检测控制仪(29)相连,并经检测控制仪(29)的相应输出端分别与调速电机(30)、磨片电机(41)及除尘机组,空气压缩机等开关电路连锁控制。所述的强化吹尘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风量控制阀、集尘罩(35)、左中上下模板(1、3、8、9)上的刀形强化吹尘冷却结构、左中压板(4、10)与机体(23)组成。具体结构是压缩空气经风管通过风量控制阀与集尘罩(35)左侧连接,集尘罩(35)与左中上下模板(1、3、8、9)同时紧固在机体(23)的基面上,其特征是在左中上模板(1、9)上平面的右边和左中下模板(3、8)下平面的右边各自对应四根模轴(6)左边外圆的平面上分别设有一定断面的压缩空气输气道和与磨轴(6)的磨削长度相等的其左中上模板(1、9)分别与左中压板(4、10)接触的间隙及左中下模板(3、8)与机体(23)基面接触的间隙为0.06mm的刀形高速吹尘和冷却结构。所述的吸尘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罩(35)、除尘机组。所述的集尘罩(35)设置在机体(23)的上部与左上模板(1)、右上模板(13)一起紧固在机体(23)的基面上,将四根磨轴(6)封闭在集尘罩(35)之内;集尘罩(35)由一根集尘管(33)与除尘机组相连。所述的磨轴(6)是由合金钢母体经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磨削以后,再在中间一定长度内的外圆柱表面用钴镍金属结合剂电镀金刚石磨料形成无磨轮的合金钢母体金刚石磨轴,其首尾两端装置一超轻型单列向心球轴承(38),并置于磨轴轴座(40)上。所述的左中右上下对应的三组模板上均设有产品定位道一个,在左中上下模板(1、3、8、9)上设有一强化吹尘刀形高压风口、输气道各一条;同时在所述左上模板(11)上设有位移传感器(28)触头的定位孔两个,视片孔一条,所述的左上、中下、可下模板(3、8、12)各设有一环形输送带(36)定位道一个;在所述的左上下模板(1、3)上设有光电传感器(34)透孔一个,所述左下模板(3)上还设有与产品集装箱(21)相通的溜槽口(2)。所述组成模道(7)的料模(14)和右上模板(13)与右下模板(12)之间的距离为产品毛坯厚度尺寸加0.01mm间隙;中上模板(9)与中下模板(8)之间距离为产品粗磨后的厚度尺寸加0.05mm间隙;左上模板(1)与左上下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磨片机由机架(37)、机体(23)及输送进给装置、磨削装置、强化吹尘冷却装置、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吸尘集尘装置构成,其特征是: A、所述的输送进给装置包括进给调速电机(30)、蜗轮减速机(24)、驱动首轮(25)、涨紧尾轮(18)、环形输送带(36)组成;其具体结构是所述驱动首轮(25)设置于机体(23)左边,并经一蜗轮减速机(24)通过同步齿形带(32)与进给调速电机(30)相连;涨紧尾轮(18)经连杆轴座(17)设置于机体(23)右边,并由连杆轴座(17)尾端的涨紧弹簧(16)及调定螺钉(20)将涨紧尾轮(18)始终处于涨紧位置;在所述驱动首轮(25)和涨紧尾轮(18)上设置有穿过由左上下模板(1、3)、中上下模板(8、9)、右上下模板(12、13)组成的模道(7)中的环形输送带(36); B、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两组上下对应设置的四根磨轴(6)、三组对应设置的左中右模板(1、3、8、9、12、13),以及左中两块压板(4、10)、同步主动轮(22)、双面同步齿形带(15)、磨片电机(41)、微调刻度盘(11);其具体结构是所述的四根磨轴(6)由磨轴轴座(40)通过机体(23)两侧的上下压板(27)及压紧螺钉(26)紧固定位在机体(23)两侧上部的燕尾槽内;同时在左右两组磨轴(6)首尾的磨轴轴座(40)上分别对应设置着能调节上下磨轴中心距离的微调刻度盘(11);所述机体(23)的基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着左下模板(3)、中下模板(8)、右下模板(12),在该三模板的对应上层设置着与之配套并形成模道(7)的左上模板(1)、中上模板(9)、右上模板(13);同时在左上模板(1)及中上模板(9)上分别设有左、中压板(4、10);所述机体(23)下部设置着与磨片电机(41)相连的同步主动轮(22),该同步主动轮(22)上设置一根传递带动四根磨轴(6)高速旋转的双面同步齿形带(15);在所述的机体(23)、左中右上下模板(1、3、8、9、12、13)及左中压板(4、10)上设置有能通过磨轴(6),半径为磨轴(6)半径加0. 05mm间隙和与磨轴(6)磨削长度相对应的弧形磨道,上下左右共四条; C、所述的强化吹尘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风量控制阀、集尘罩(35)、左中上下模板(1、3、8、9)上的刀形强化吹尘冷却结构、左中压板(4、10)与机体(23),其具体结构是压缩空气经风管通过风量控制阀和集尘罩(35)与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求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求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