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240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包括槽底抛物面聚光器,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的抛物面焦点所在直线处设置有接收器,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上侧对称设置有二次反射平面镜,所述每个二次反射平面镜上侧均设置有组合抛物面聚光器,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虚拟焦点位于其对面的二次反射平面镜中线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集热效率高,便于拆装、维护,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已取得日新月异的进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作为新能源利用的典型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但由于当时技术尚不成熟,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太阳能热发电研究的热潮。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由聚光器、集热器、储热/补燃装置和热发电装置组成。与太阳光伏发电技术相比,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用廉价的储热/补燃装置实现电站的无间断运行,并持续为用户供电。在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中,传统的槽式抛物面聚光器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槽式抛物面聚光器在许多大型的太阳能热电站得到了成功的利用,在精确控制的条件下,它能得到400°C以上的高温。但是,这类聚光集热器存在两个主要缺点:1.装置对太阳跟踪精度和抛物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因为一旦被反射的光线不能到达接收器,就将成为无效光线;2.高温太阳能接收器安装在反光面的上部,不利于接收器的安装和保温。对于大型装置,克服上述缺点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集热效率高,便于拆装、维护,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底抛物面聚光器,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的抛物面焦点所在直线处设置有接收器,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上侧对称设置有二次反射平面镜,所述每个二次反射平面镜上侧均设置有组合抛物面聚光器,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虚拟焦点位于其对面的二次反射平面镜中线位置。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上端口径大于I米。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底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保护接收器的透明塑料平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该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设计非常合理,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2)该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接收器位于该装置的底部,集热效率非常高,且便于拆装、维护。(3)该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很多部件都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太阳光;2-组合抛物面聚光器;3_ 二次反射平面镜;4-槽底抛物面聚光 5-接收器。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包括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的抛物面焦点所在直线处设置有接收器5,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上侧对称设置有二次反射平面镜3,所述每个二次反射平面镜3上侧均设置有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上端口径大于I米。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的虚拟焦点位于其对面的二次反射平面镜3中线位置,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底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保护接收器5的透明塑料平板。本专利技术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该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安装在太阳光跟踪装置上,在太阳光跟踪装置作用下,太阳光I使用垂直照射该装置,当太阳光I照射在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上时,汇聚后的太阳光I经二次反射平面镜3反射后,光线焦点汇集在接收器5上。当太阳光I照射在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上时,经过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反射后其焦点同样落在接收器5上。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的抛物面焦点所在直线处设置有接收器(5),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上侧对称设置有二次反射平面镜(3),所述每个二次反射平面镜(3)上侧均设置有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的虚拟焦点位于其对面的二次反射平面镜(3)中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的抛物面焦点所在直线处设置有接收器(5),所述槽底抛物面聚光器(4)上侧对称设置有二次反射平面镜(3),所述每个二次反射平面镜(3)上侧均设置有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所述组合抛物面聚光器(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