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267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该抛光装置包括容槽、夹具、电控装置、驱动装置及抛光头,其特征在于: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为导体并接有导线;该夹具固设于容槽的内部;该驱动装置受控于该电控装置;该抛光头由驱动装置所驱动且可通过该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其中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与该抛光头间可形成一个电场,且该容槽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的电势,该容槽内容置有研磨浆料,该研磨浆料中含有研磨粉粒,且该研磨粉粒于所述电场内可产生电泳,该抛光头于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于该容槽内沿电控装置所设路径移动。相较现有的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易散热、机械力小、效率高且研磨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关于一种对光学元件进行抛光的。
技术介绍
抛光为加工制作光学元件的最后阶段,抛光过程的精细与否直接影响光学元件的品质,如,对于形状较复杂的非球面透镜,大部分抛光工作仍需手工完成,然而,此项工作要求精度相当之高,非熟练人员难以达到要求;另外,光学元件的抛光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易使光学元件变形;(2)训练熟练技工成本较高以及耗费时间较长;(3)抛光工具由于机械力作用易碾碎光学元件。台湾专利第84112369号揭露一种研磨抛光加工件的方法,使其加工件的表面与抛光工具的抛光表面相对,该抛光表面形成于一个柱状体的端面上,其外部直径大致与该柱状体的直径相同,且该柱状体以其自身的轴线为轴心而被旋转,加工件在该柱状体之抛光表面上轻微振荡,藉以研磨及抛光加工件;由于该方法中没有采用制冷措施,故于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消散,易使光学元件产生变形,且柱状体的端面与加工件的表面相接触,于研磨抛光时所产生的机械力较大,容易损坏加工件,因而研磨精度亦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散热、机械力小、效率高且研磨精度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散热、机械力小、效率高且研磨精度高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容槽、夹具、电控装置、驱动装置及抛光头,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为导体并接有导线;该夹具固设于容槽的内部;该驱动装置受控于该电控装置;该抛光头由驱动装置所驱动且可通过该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其中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与该抛光头间可形成一个电场,且该容槽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的电势,该容槽内容置有研磨浆料,该研磨浆料中含有研磨粉粒,且该研磨粉粒于所述电场内可产生电泳,该抛光头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于该容槽内沿电控装置所设路径移动。一种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加工元件安置于一个容槽内的夹具中,使其固定;(2)将研磨浆料倒入容槽内,其内含有研磨粒子,并将抛光头浸于研磨浆料中;(3)在抛光头与容槽间形成一个电势差;(4)在电控装置上设置抛光头路径;(5)激活驱动装置,使其带动抛光头进行抛光。相较现有的,本专利技术的易散热、机械力小、效率高且研磨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抛光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加工各种光学元件,如透镜等。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抛光装置包括容槽10、夹具12、电控装置(图未示)、驱动装置20及抛光头22。夹具12固设于容槽10的内侧底部,用以夹持待加工的光学元件14。电控装置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装置。驱动装置20为圆柱体,且受控于该电控装置,该抛光头22自该驱动装置20的下方向下延伸而成,且其上半部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略小于驱动装置20的横截面直径,其下半部为圆锥体,而其头部为圆滑曲面,本实施例中该抛光头22为钨制抛光头,且该抛光头22由驱动装置20带动,可于该容槽10内沿电控装置所设路径移动。其中所述容槽10的内部表面为导体且接有导线(图未示),通电后可具有一个电势,抛光头22亦可通过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当容槽10的内部表面及抛光头22均通电后,容槽10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22的电势,从而于抛光头22与容槽10内部表面间形成一个电场。抛光前需于该容槽10内注入研磨浆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浆料中含有Al2O3研磨粉粒24,由于在中性水溶液中Al2O3研磨粉粒24表面带正电,因而其会于抛光头22与容槽10内部表面间形成的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而被吸覆于抛光头22的表面,通过该抛光头22表面所吸覆的研磨粉粒24对光学元件进行研磨抛光,由于研磨粉粒24的细微特性,可实现较高精度的研磨抛光。采用上述抛光装置的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光学元件14安置于容槽10内的夹具12中,并使其固定;(2)将研磨浆料倒入容槽10内,其内具研磨粉粒,并将抛光头浸于研磨浆料中;(3)在抛光头与容槽间形成一个电势差;(4)在电控装置上预设抛光头路径;(5)激活驱动装置,使其带动抛光头沿预设的路径进行抛光。权利要求1.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容槽、夹具、电控装置、驱动装置及抛光头,其特征在于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为导体并接有导线;该夹具固设于容槽的内部;该驱动装置受控于该电控装置;该抛光头由驱动装置所驱动且可通过该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其中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与该抛光头间可形成一个电场,且该容槽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的电势,该容槽内容置有研磨浆料,该研磨浆料中含有研磨粉粒,且该研磨粉粒于所述电场内可产生电泳,该抛光头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于该容槽内沿电控装置所设路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为钨制抛光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粉粒为Al2O3粉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装置。5.一种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加工元件安置于一个容槽内的夹具中,使其固定;(2)将研磨浆料倒入容槽内,其内含有研磨粉粒,并将抛光头浸于研磨浆料中;(3)在抛光头与容槽间形成一个电势差;(4)在电控装置上设置抛光头路径;(5)激活驱动装置,使其带动抛光头进行抛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粉粒为Al2O3粉粒。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装置。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的内部表面为导体并接有导线。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可通过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与容槽内部表面间形成有一个电场,且容槽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的电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抛光装置包括容槽、夹具、电控装置、驱动装置及抛光头,其特征在于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为导体并接有导线;该夹具固设于容槽的内部;该驱动装置受控于该电控装置;该抛光头由驱动装置所驱动且可通过该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其中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与该抛光头间可形成一个电场,且该容槽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的电势,该容槽内容置有研磨浆料,该研磨浆料中含有研磨粉粒,且该研磨粉粒于所述电场内可产生电泳,该抛光头于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于该容槽内沿电控装置所设路径移动。相较现有的,本专利技术的易散热、机械力小、效率高且研磨精度高。文档编号B24B13/00GK1672870SQ20041002670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翁维襄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容槽、夹具、电控装置、驱动装置及抛光头,其特征在于: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为导体并接有导线;该夹具固设于容槽的内部;该驱动装置受控于该电控装置;该抛光头由驱动装置所驱动且可通过该电控装置而具有一个电势;其中该容槽的内部表面与该抛光头间可形成一个电场,且该容槽内部表面的电势高于抛光头的电势,该容槽内容置有研磨浆料,该研磨浆料中含有研磨粉粒,且该研磨粉粒于所述电场内可产生电泳,该抛光头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于该容槽内沿电控装置所设路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维襄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