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宏专利>正文

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6718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9 18:54
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包括在二个章门穴部的能够转动并施压的结构和/或在左右肩部的能够旋转并升降或一定弧形同步运动的结构和/或在左右胯部能够转动并升降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外来动力带动身体的章门穴部和/或左右肩部和/或左右胯部运动,进而带动身体的肋骨、脏腑、肩部、胯部循序协调运动,达到全身达到被动协调运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动康复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
技术介绍
当前,社会上主要存在着三类各种形式的健身康复器材,一类是靠人们的身体肢节运动驱动的各种器具,如各种踏步机、健身车等;一种是由外来动力(主要是电力)驱动来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按摩、伸展运动的,如按摩器、减肥器等;还有一种是将前二者结合,如各种跑步机及其上所附带的各类按摩运动附件。这些已有的健身康复器材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器材多是针对人体肌肉进行训练,达到健身或者理疗效果,对于通过作用于身体穴位来带动全身主要部位协调运动的器材,尚未见诸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以外来动力驱动来使人体章门穴部、胯部、肩部协调循序运动,并进而使人全身协调运动,达到全面锻炼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包括用于设置在身体两侧章门穴处的能够转动并施压的两个理疗端,理疗端通过传动系统接外来动力,理疗端带动章门穴运动,进而带动身体的脏腑、肩部和胯部运动,最终使得身体被动协调运动。所述理疗端为旋转片或滚珠,在每个章门穴处的数量为I 50个,直接置于身体上,或者设置于一个同时接传动系统的空心轴上,或者设置于面端能够吸附于身体上的橡胶内之中。所述转动的转动方向为两个理疗端同时逆时针、同时顺时针方向或者一个为逆时针而另一个为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为0.2-60转/分,施压的力度为0.5-200牛顿。所述理疗端的转动方式为圆周运动或者进行一定弧度的往复转动。所述两个理疗端按次序施压,以带动章门穴部进行平转和斜转。在该结构中,用外来动力带动身体二侧的章门穴部进行立转、平转及斜转运动,之后用章门穴部的内动带动胯部、肩部的协调运动。外来动力可以采用外接电源、电池或其它动力形式驱动,经传动系统带动放置在章门穴处的旋转片或滚珠进行转动或按压运动。按压运动中旋转片或滚珠依着一定次序对章门穴加压,带动章门穴部进行平转和斜转。理疗器中外来动力驱动章门穴处的运动结构与胯部、肩部的结构构成循序运动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具体可包括如下四种形式:(1) 二个章门穴部保持协调同步立转、平转或斜转运动的结构。这一结构的理疗器是在二个章门穴部形成连动结构,二个章门穴处分别具有一个压力旋转结构,二个部分可以独立存在或者用固定带、固定板结构连接起来。通过二个章门穴部被动地顺势旋转运动,带动人体肋骨骨膜内脏腑的循序伸展放松、被动自我按摩与气血机能运动。(2) 二个章门穴部与左右胯部保持协调同步运动的理疗器结构。在上述第(I)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左右可调节压力的坐垫结构,将二个章门穴的运动结构与坐垫结构联系起来,当章门穴部被动地做旋转运动时,坐垫顺势做左右升降运动,升降运动的幅度为0.5-50毫米。坐垫可制做成平放型或固定在人的胯部处,其中间不动,左右部分可与章门穴做同步的循序调节运动。(3) 二个章门穴部与左右肩部保持协调同步运动的理疗器结构。在上述第(I)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左右可调节压力的肩垫结构,将二个章门穴的运动结构与肩垫结构联系起来,当章门穴部被动地做旋转运动时,肩垫顺势做前后旋转或往复弧形运动,带动或诱导人有意识地进行肩部前后旋转或一定角度的弧形运动。肩垫可固定在人的肩部处,左右部分可与章门穴处的旋转结构做同步的循序调节运动。(4) 二个章门穴部与左右胯部、左右肩部同时保持协调同步运动的理疗器结构。这种结构是上述第(2)、(3)种结构的复合结构,当章门穴部被动地做旋转运动时,坐垫和肩垫顺势做左右升降和转动运动,顺势带动胯部和肩部运动,达到全身协调运动的效果。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的另一种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身体两侧胯部的能够转动并升降的两个坐垫,坐垫通过传动系统接外来动力,坐垫带动胯部运动,进而带动身体的章门穴部、脏腑和肩部运动,最终使得身体被动协调运动。所述每个坐垫是由1-50片的棒、板材、颗粒或网格丝状材料构成的双排结构,每排依次序升降。或者,所述每个坐垫是由1-50片的棒、板材、颗粒或网格丝状材料构成的整体结构,每个坐垫依次序升降。 其中棒材可以在自转同时进行依次的升降运动,板材只进行依次的升降运动,颗粒或网格丝状材料不同位置依次进行旋转和升降运动。在该结构中,用外来动力带动身体二侧的胯部坐垫进行上下运动,之后用胯部的运动带动章门穴部、脏腑和肩部的协调循序运动。外来动力可以采用外接电源、电池或其它动力形式驱动,经传动系统带动放置在胯部处的二排棒或板制成的坐垫转动和(或)依次升降运动。转动方向为同时逆时针、同时顺时针方向或者一个为逆时针、另一个为顺时针方向,转速为0.2-60转/分。每个棒或板材的升降频率为0.2-60次/分。理疗器中外来动力驱动胯部运动与章门穴部、肩部的运动构成循序运动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具体可包括如下四种形式:(5)坐垫二侧保持协调同步升降运动的结构。这一结构的理疗器是在坐垫的二侧形成连动结构,坐垫中间保持不动,当坐垫的一侧上升运动时,另一侧做下降运动。坐垫升降运动的幅度为0.5-50毫米。(6) 二侧胯部与二个章门穴部保持协调同步运动的结构。在上述第(5)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调节压力和转速的旋转片结构,旋转片固定在二个章门穴处,其运动与坐垫联系起来,当坐垫做升降运动时,带动身体的章门穴部被动地做旋转运动,升降运动的幅度为0.5-50毫米,旋转片的结构转动速率为0.2-60转/分,使章门穴部与胯部二侧的升降做同步的循序调节运动。(7)左右胯部与左右肩部保持协调同步运动的结构。在上述第(5)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左右可调节压力的肩垫结构,将二侧胯部的运动与肩垫结构联系起来,当二侧胯部被动地做升降运动时,肩垫顺势做前后旋转运动,带动或诱导人有意识地进行肩部前后旋转运动。肩垫可固定在人的肩部处,左右部分与二侧胯部的升降结构做同步的循序调节运动。(8)二侧胯部与二个章门穴部、左右肩部保持协调同步运动的结构。在上述第(5)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调节压力和转速的旋转片结构固定在二个章门穴处和增加一个左右可调节压力的肩垫结构,使章门穴部、肩部的运动与胯部运动联系起来,当坐垫做升降运动时,带动身体的章门穴部被动地做旋转运动、同时肩垫顺势做前后旋转运动,带动或诱导人有意识地进行肩部前后旋转运动,达到全身胯部、肋骨、肩部自下而上协调运动的效果O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的第三种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身体两侧肩部的能够旋转并升降的两个肩垫,肩垫通过传动系统接外来动力,肩垫带动肩部运动,进而带动身体的章门穴部、脏腑和胯部运动,最终使得身体被动协调运动。所述每个肩垫由1-50片的短棒、短板、颗粒或丝状材料构成,各片依次进行旋转运动并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压力。在该结构中,用外来动力带动身体二侧的肩膀部运动垫进行上下圆转或弧形的旋转运动,之后用肩膀部的运动带动章门穴部、脏腑和胯部的循序协调运动。外来动力可以采用外接电源、电池或其它动力形式驱动,经传动系统带动放置在肩部处的肩垫转动和(或)依次升降运动。转动的转动方向为同时逆时针、同时顺时针方向或者一个为逆时针、另一个为顺时针方向,转速为0.2-60转/分。左右肩部处产生的压力方式为在左右同时存在或一边有压力时、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身体两侧章门穴处的能够转动并施压的两个理疗端,理疗端通过传动系统接外来动力,理疗端带动章门穴运动,进而带动身体的脏腑、肩部和胯部运动,最终使得身体被动协调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王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郭宏王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