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489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包括:二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二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二电容,二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串联于二所述第一接点;一共模扼流圈,包括二线圈,二所述线圈的一端分别串联于二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二电感,二所述电感的一端分别与二所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二所述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二接点与二所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采用隔离电容取代现有电路中的隔离变压器,可省去隔离变压器在制作过程中手工绕制线圈的工作量,且有利于整个电路模块的小型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于RJ电连接器与主板芯片之间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RJ电连接器与主板芯片之间通信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一般包括隔离电路和滤波电路,例如专利号为CN200820034924.3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揭示了一种应用于RJ45连接器的电路,包括多个传输通道,各传输通道均包括一变压器与一共模扼流圈,变压器的一侧连接至第一线路,变压器的另一侧通过共模扼流圈连接至第二线路,并且各传输通道的共模扼流圈缠绕至同一磁芯。由于上述的隔离电路由隔离变压器组成,而隔离变压器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手工将线圈缠绕至磁芯,因此在传输通道较多的情况下,使用的隔离变压器数量也较大,需要手工绕线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大,从而产品材料成本及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使用大数量的隔离变压器也会导致整个电路模块的体积增加,不利于电路模块的小型化。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可减少手工绕线的工作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实现电路模块小型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包括:二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二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二电容,所述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第一接点;一共模扼流圈,包括二线圈,所述二线圈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电容的另一端;二电感,所述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二接点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所述电感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为表面黏着型元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互为输入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RJ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主板芯片电性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四组信号传输通道,每一组信号传输通道包括:二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二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二电容,所述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第一接点;一共模扼流圈,包括二线圈,所述二线圈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电容的另一端;二电感,所述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二接点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所述电感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为表面黏着型元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互为输入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RJ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主板芯片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采用电容取代现有电路中的隔离变压器,在实现电路高通滤波和抑制共模噪声的同时,可省去隔离变压器在制作过程中手工绕制线圈的工作量,且由于电容器件的体积远小于变压器的体积,因而也有利于整个电路模块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网络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于RJ电连接器和主板芯片之间,其包括隔离电路、滤波电路和匹配电路,其中所述隔离电路的一端与所述RJ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匹配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而所述匹配电路的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至主板芯片,以此结构实现所述RJ电连接器与所述主板芯片之间信号的处理和传递。参照图2,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所述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二第一接点TP9、TP10,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二第二接点TP1、TP2。所述二第一接点TP9、TP10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外部电连接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RJ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二第二接点ΤΡ1、ΤΡ2组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内部负载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主板芯片电性连接。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隔离电路由二电容Cl、C2组成,所述二电容Cl、C2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第一接点ΤΡ9、ΤΡ10。所述滤波电路则由一共模扼流圈LI实现,所述共模扼流圈LI包括同向绕制于同一磁芯的二线圈,所述二线圈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电容C1、C2的另一端。所述匹配电路由二电感Lll、L12组成,所述二电感Lll、L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电感LU、L12的另一端则分别电性连接至接地端。所述二第二接点TP1、TP2则与所述共模扼流圈LI的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即所述二电感L1UL12与所述二第二接点TP1、TP2处的所述内部负载之间为并联关系。可根据需要选择具有相应电感值的所述二电感L11、L12,以实现所述内部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实现所述网络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内部负载之间的最佳匹配。本实施例中,为使焊接变得简单容易,所述电容Cl、C2、所述电感LU、L12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LI均选用表面黏着型元件,以方便使用SMT焊接制程,实现整个电路模块的自动化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可互为输入输出端。例如,当需要将外部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板芯片时,所述第一连接端为输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则相应为输出端。此时,所述二第二接点TP1、TP2处可输入一对差分信号,所述差分信号由所述二第二接点TPU TP2流经所述二电容Cl、C2,此时所述二电容Cl、C2可隔离所述差分信号中的低频成分,使高频成分能顺利通过,并进入所述共模扼流圈LI ;所述共模扼流圈LI可过滤掉所述差分信号中的共模噪声,而差模成分则可顺利通过;接着,由于所述共模扼流圈LI的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接地端之间连接有所述二电感L11、L12,因此,被过滤掉共模噪声的所述差分信号中的低频成分可经由所述二电感LU、L12进入接地端,而剩余的信号成分则由所述二第二接点TP1、TP2进入所述主板芯片。反过来,当所述主板芯片往外部发送和传递信号时,所述第二连接端为输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则为输出端。此时,所述主板芯片发送的的内部信号中的低频成分同样被所述二电感L11、L12导接至接地端,剩余的所述内部信号则流经所述共模扼流圈LI,此时,所述内部信号中的共模噪声同样会被所述共模扼流圈LI滤除,接着再经由所述二电容C1、C2隔离掉其中的低频成分,最终经由所述二第一接点TP9、TPlO进入所述RJ电连接器和外部电路。参照图3和图4,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同样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四组信号传输通道,每一所述信号传输通道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电路构成。所述网络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于RJ电连接器和主板芯片之间,其包括隔离电路、滤波电路和匹配电路,其中所述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二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二电容,所述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第一接点;一共模扼流圈,包括二线圈,所述二线圈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电容的另一端;二电感,所述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二接点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 二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二电容,所述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第一接点; 一共模扼流圈,包括二线圈,所述二线圈的一端分别串联于所述二电容的另一端;二电感,所述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 所述第二接点与所述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所述电感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为表面黏着型元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互为输入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RJ电连接器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主板芯片电性连接。6.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杨善如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