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以及使用该智能终端的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2280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信息获取设备(112),用于读取智能信息标签,获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交互设备(113),用于向用户展现信息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确认按钮(114),用于根据用户的确认动作生成相应的确认信息;存储器(115),用于将相关的信息记录在该智能终端本地;收发器(116),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终端,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以及安全性,充分节约资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终端以及使用该智能终端的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商城购物场景通常为:用户带着购物凭证(商品支付票据或商品实物)在商城柜台结算,商城有限数量的结算柜面对商品逐个进行核算并登记。最后用户还需要将支付凭证带回卖场以取回购买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多个环节会对购物流程形成阻塞:首先商城的结算柜面是有限的,当到达同一柜台结算人数较多时,显然会对后来者的购物流程构成阻塞,并加大柜台的结算处理压力。这一点是所有实体卖场的购物流程均存在的情况。同时,流程中很多环节均由人力完成,如支付凭据由用户传递,缴费由柜员保障等,不仅降低了效率,还会提高差错发生比例。随着近年来移动电子银行蓬勃发展,通过移动终端和现实交互的物联技术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手机硬件与应用软件支持二维码识别、NFC近场无线通讯识别等技术。无线识别技术、电子支付技术都发展的较为成熟。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移动支付提供了可能。目前的移动支付方法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其中远程支付往往依靠移动电子银行,或借助特殊的移动终端设备完成支付,交易的安全性较高,但存在响应的即时性较低的问题。对于近场支付,一般是用具有近场无线通讯识别功能的手机或安装了支持无线射频识别功能的专用SM卡的手机通过近距离与商家的射频交互设备感应完成支付。虽然响应的即时性较高,但是安全性风险较高,特别是进行大额支付时;另外,对于同一用户的多次交易往往缺乏批量统一的处理机制,影响了用户体验。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能够自动处理用户在商场购物时的相关信息,从而保证商场等实体店无需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提高了支付信息的处理效率以及准确率,并且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终端及使用该智能终端的信息处理系统。本技术提出的智能终端包括:信息获取设备,用于读取智能信息标签,获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交互设备,用于向用户展现信息并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确认按钮,用于根据用户的确认动作生成相应的确认信息;存储器,用于将相关的信息记录在该智能终端本地;收发器,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讯。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嵌入式处理器、RS232串行通信接口、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LED显示器、NFC通讯器,其中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RS232串行通信接口、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以及LED显示器进行连接,所述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返回处理结果或者发送控制指令,RS232串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指令,无线通信模块用以实现与Internet或无线局域网的通讯,NFC通讯器用于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获取信息,摄像头用于拍摄二维码;LED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本技术还提出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具有可识别信息标签的商品、信息服务器以及电子银行服务器。智能终端进一步包括:信息获取设备,用于读取智能信息标签,获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交互设备,用于向用户展现信息并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确认按钮,用于根据用户的确认动作生成相应的确认信息;存储器,用于将相关的信息记录在该智能终端本地;收发器,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讯。信息服务器,用于记录商品信息以及由智能终端和电子银行服务器产生的相关信息。电子银行服务器,用于从智能终端接收支付请求并完成支付动作,将支付信息记录到信息服务器中。本技术相较现有的移动支付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保证了支付的安全性。本技术提出的智能终端,可广泛用于在商场、超市购物的多个场景,本技术结合了智能终端的新兴功能,可以提高系统处理效率及安全性,体现在如下方面:1、充分结合新型技术,引入物联网机制,简化购物流程,消除手工开票、手工收银等需要人工干预环节,减少用户购物时间,并且由于节约了开票等环节,也大大节约了纸张等资源。2、通过智能的全流程把控,对用户统一批量的指令处理,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3、具有一定的信息扩展性。在手机读取商品信息过程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商品信息,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商品扩展信息。4、根据系统的结构特点可充分利用用户现成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终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带有条形码的商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信息服务器的功能框图;图5为监控报警器的功能框图;图6为本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7和图8为本技术在支付完成后对所购置商品的处理流程图;图9为本技术智能终端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智能终端识别欲购商品的价格信息后,经用户核实确认,通过电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自助完成支付,并在数据库中记录用户支付行为。以完成用户离开商城时对其所购买商品的判断依据。使用本技术的智能终端进行支付分为两个阶段:商品的选购支付阶段,和用户完成支付后离开商场前商场对购买行为的确认阶段。技术图1为利用本技术的智能终端实现支付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含智能终端1、具有可识别信息标签的商品2、信息服务器3、电子银行服务器4。智能终端I通过Internet或者商城搭建的无线局域网连接信息服务器3 ;智能终端I通过电信运营商无线蜂窝网络或Internet连接电子银行服务器4 ;电子银行服务器4通过Internet连接信息服务器3。智能终端I具备近场非接触式信息识别或二维码识别功能,以及支付功能。用于获取商品信息,向用户展示,并接受用户操作,记录用户支付信息,连接电子银行服务器4完成电子支付。信息服务器3可以是多个商城共用的,统一存储着多个商城的全部商品的信息。也可以是某个商城私有的,存在于商城本地的。电子银行服务器4属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储用户账务信息,并为用户提供转账、支付等金融服务。并与信息服务器3进行数据交换,在用户支付行为完成后通知商家。图2为本技术智能终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智能终端I包括信息获取设备112、键盘113、确认按钮114、存储器115、收发器116。其中交互设备113分别与信息获取设备112、确认按钮114、收发器116连接;确认按钮114分别与存储器115、收发器116连接。信息获取设备112读取商品智能信息标签,实现近场的商品价格等信息的获取功能。该设备采用例如与新型智能终端集成的NFC控制芯片等近距离无线通讯器,实现方式例如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具有近场通讯天然的安全性,被各界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信息获取设备111也可通过二维码识别技术来实现。二维码识别是通过特定的几何图形记录信息,具有信息容量大、算法具有错误纠正能力、印刷要求不高、码制公开已形成国际标准等特点,它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嵌入式处理器、RS232串行通信接口、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LED显示器、NFC通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RS232串行通信接口、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以及LED显示器进行连接,所述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返回处理结果或者发送控制指令,RS232串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指令,无线通信模块用以实现与Internet或无线局域网的通讯,NFC通讯器用于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获取信息,摄像头用于拍摄二维码;LED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嵌入式处理器、RS232串行通信接口、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LED显示器、NFC通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RS232串行通信接口、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以及LED显示器进行连接,所述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返回处理结果或者发送控制指令,RS232串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指令,无线通信模块用以实现与Internet或无线局域网的通讯,NFC通讯器用于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获取信息,摄像头用于拍摄二维码;LED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2.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I)、具有可识别信息标签的商品(2)、信息服务器(3)以及电子银行服务器(4), 智能终端(I)进一步包括:信息获取设备(112),用于读取智能信息标签,获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交互设备(113),用于向用户展现信息用于接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璐张鹏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