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2049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2:49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冬季室内采暖、太阳能烘干等用途的暖风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腔式集热器和室内暖风机,板腔式集热器包括箱体(1)、吸热板和出风口(7),箱体(1)内壁上贴覆一层保温板(3),箱体(1)顶部开设一出风口(7),箱体(1)侧面安装一吸热板,吸热板上均布多个通风孔(6),板腔式集热器的出风口(7)通过通风管道(9)连通室内暖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室内暖风机的暖风出口将暖风排入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节约能源、太阳能热利用率高、干净环保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冬季室内采暖、太阳能烘干等用途的暖风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各国都开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炙热的新宠,发展和利用太阳能已成为大势所趋。首先,太阳能光热在我国已发展多年,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太阳能热水使用领域,太阳能热风方面的技术开发相对薄弱,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相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太阳能室内供暖、工业产品烘干、农产品烘干等领域的应用,太阳能热风系统不管在成本、技术稳定性、太阳能热利用率等方面都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其次,目前,国内的室内供暖多数采用水暖、气暖的形式,而水暖和气暖仍是采用电加热或者煤炭、废油等燃料的方式产生,能源消耗较大、并不环保。近年来,虽然也有部分室内供暖系统是采用新风换热系统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但新风换热同样需要利用电能来加热实现,对电能的消耗很大,目前不利用电能的新风换热系统,换热效果并不理想,热能利用率低,供暖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能源、太阳能热利用率高、供暖效果好的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腔式集热器和室内暖风机,板腔式集热器包括箱体、吸热板和出风口,箱体内壁上贴覆一层保温板,箱体顶部开设一出风口,箱体侧面安装一吸热板,吸热板上均布多个通风孔,板腔式集热器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连通室内暖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室内暖风机的暖风出口将暖风排入室内。所述的室内暖风机为室内柜机,包括柜体、安装在柜体内的离心风机、风道、第一电加热装置以及柜体上部开设的第一暖风出口,在柜体内下部增设室外风供风装置,室外风供风装置安装在离心风机的一侧,室外风供风装置出风端口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接触式联接。所述的室外风供风装置包括模式转换罩、推动机构和接管口,在模式转换罩后侧安装推动其水平运动并与离心风机进风口对接的推动机构;在模式转换罩顶部或底部开设接管口,接管口处设有管道启闭装置,管道启闭装置的启闭状态与第一电加热装置的启闭状态相反,通过开启或关闭管道启闭装置形成室外太阳能供风或室内风电加热置换两种暖风供应形式。所述的模式转换罩的形状和尺寸与离心风机进风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且模式转换罩的中心与离心风机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室内暖风机为室内挂机,包括机壳、室内循环风进风口、第二暖风出口、第二暖风出口处安装的摆页、第二电加热装置以及安装在机壳内部的摆页同步电机、贯流风轮、贯流风轮电机和安装贯流风轮的固定轴,在贯流风轮上方增设室外风供风机构,室外风供风机构的室外风进风口通过通风管道联接板腔式集热器的出风口,流通室外热风的室外热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贯流风轮上方一侧,并通过模式转换挡板控制室外热风风道出风口的启闭状态;机壳的前端面上开设室内循环风进风口,贯流风轮下方设置第二电加热装置,且在室内循环风进风口处和第二电加热装置处分别设有室内测温点和电加热测温点。所述的室外风供风机构包括室外风进风口、模式转换挡板和挡板驱动机构,室外热风风道安装在机壳顶部,上下贯通,室外热风风道顶部开设室外风进风口,室外热风风道底部的出风口处设置模式转换挡板;所述的模式转换挡板顶部为水平安装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尺寸与室外热风风道出风口的尺寸相匹配,模式转换挡板两侧为竖直安装的半圆形板,两半圆形板通过其侧面设置的套筒可枢转的安装在固定轴的两端。所述的挡板驱动机构为电磁铁推拉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式转换挡板后侧机壳内壁上的两块电磁铁和每块电磁铁通过牵引带联接的半圆形板的套筒。所述的挡板驱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式转换挡板其中一个半圆形板一侧的模式转换电机,模式转换电机输出端通过一对哨合的传动齿轮联接半圆形板,模式转换挡板后方的机壳内侧壁上对应设有一个作为模式转换挡板旋转终点的行程开关。所述的室内暖风机包括一个室内排风扇,室内排风扇的进风端连通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上设有启闭装置。所述的吸热板分为两部分,第一吸热板安装在箱体敞口面的下部,第二吸热板倾斜的安装在箱体内顶部,箱体敞口面上部对应安装一透明罩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太阳能热利用率高:板腔式集热器内通过增设透明罩板,在透明罩板和倾斜设置的吸热板之间形成温室效应,可对进入箱体内经过一次加热的风,进行二次加热,更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尽可能的保证暖风的温度和尽可能的延长暖风的供应时间;2、节约能源、经济实用:通过板腔式集热器和室内暖风机结合使用,将暖风供应加大程度的依靠利用太阳能的辐射热来加热空气的方式来实现,使得室内暖风机形成太阳能热风供应和室内风加热循环供应两种供风形式,在不需要利用室外太阳能热风供应时,通过模式转换挡板关闭室外热风风道,启用室内机的电加热装置,启动室内风加热循环供风;在需要利用室外太阳能热风供应时,通过模式转换挡板连通室外热风风道,启动室外太阳能热风供应,可实现两种供风模式的轻松转换,稳定性强、使用范围广,适合大范围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实施例1的室内暖风机柜机侧视图示意图。图3是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实施例2的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实施例2的室内暖风机挂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实施例3的室内暖风机挂机结构示意图。图6是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实施例4的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1、箱体 2、空气滤清器 3、保温板 4、透明罩板 5、第一吸热板6、通风孔 7、出风口 8、第二吸热板 9、通风管道 10、离心风机 11、储热装置 12、风道 13、第一电加热装置 14、模式转换罩 15、推动机构 16、第一暖风出口 17、接管口 18、柜体 19、摆页同步电机 20、模式转换电机 21、模式转换挡板 22、室外风进风口 23、贯流风轮 24、贯流风轮电机 25、机壳 26、电磁铁27、牵引带 28、行程开关 29、传动齿轮 30、第二暖风出口 31、固定轴 32、摆页33、室内测温点 34、电加热测温点 35、室外热风风道 36、第二电加热装置 37、室内循环风进风口 38、集热器测温点 39、室内排风扇 40、启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r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re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广2:该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包括板腔式集热器、室内暖风机和将两者连通的通风管道9,板腔式集热器包括箱体1、吸热板和出风口 7,吸热板分为两部分,第一吸热板5安装在箱体I敞口面的下部,第二吸热板8倾斜的安装在箱体I内顶部,箱体I敞口面上部对应安装一透明罩板4,第二吸热板8顶端固定联接箱体I顶部,底端固定联接箱体I内侧壁。箱体I为一侧面敞口设置的矩形壳体,箱体I内壁上贴覆一层保温板3,箱体I顶部开设一出风口 7,敞口的侧面安装一吸热板,吸热板上均布多个通风孔6,通风孔6为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腔式集热器和室内暖风机,板腔式集热器包括箱体(1)、吸热板和出风口(7),箱体(1)内壁上贴覆一层保温板(3),箱体(1)顶部开设一出风口(7),箱体(1)侧面安装一吸热板,吸热板上均布多个通风孔(6),板腔式集热器的出风口(7)通过通风管道(9)连通室内暖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室内暖风机的暖风出口将暖风排入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腔式集热器和室内暖风机,板腔式集热器包括箱体(I)、吸热板和出风口(7),箱体(I)内壁上贴覆一层保温板(3),箱体(I)顶部开设一出风口(7),箱体(I)侧面安装一吸热板,吸热板上均布多个通风孔(6 ),板腔式集热器的出风口( 7 )通过通风管道(9 )连通室内暖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室内暖风机的暖风出口将暖风排入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暖风机为室内柜机,包括柜体(18)、安装在柜体(18)内的离心风机(10)、风道(12)、第一电加热装置(13)以及柜体(18)上部开设的第一暖风出口(16),在柜体(18)内下部增设室外风供风装置,室外风供风装置安装在离心风机(10)的一侧,室外风供风装置出风端口与离心风机(10)的进风口接触式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风供风装置包括模式转换罩(14)、推动机构(15)和接管口( 17),在模式转换罩(14)后侧安装推动其水平运动并与离心风机(10)进风口对接的推动机构(15);在模式转换罩(14)顶部或底部 开设接管口( 17),接管口( 17)处设有管道启闭装置,管道启闭装置的启闭状态与第一电加热装置(13)的启闭状态相反,通过开启或关闭管道启闭装置形成室外太阳能供风或室内风电加热置换两种暖风供应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转换罩(14)的形状和尺寸与离心风机(10)进风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且模式转换罩(14)的中心与离心风机(10)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暖风机为室内挂机,包括机壳(25)、室内循环风进风口(37)、第二暖风出口(30)、第二暖风出口(30)处安装的摆页(32)、第二电加热装置(36)以及安装在机壳(25)内部的摆页同步电机(19)、贯流风轮(23)、贯流风轮电机(24)和安装贯流风轮(23)的固定轴(31),在贯流风轮(23 )上方增设室外风供风机构,室外风供风机构的室外风进风口( 22 )通过通风管道(9)联接板腔式集热器的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