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钢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689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7:11
一种插入式钢柱装置,包括支架、插设在基础筏板的插入式钢柱;所述支架整体位于所述基础筏板中;所述插入式钢柱部分插入到所述基础筏板中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支架安装插入式钢柱,可在基础钢筋绑扎时进行支架与插入式钢柱的安装,为基础筏板施工缩短了工期,并保证了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入式钢柱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经常需要将钢柱插入基础筏板,现有的技术方案为钢柱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筏板连接,按此施工,只能通过预留杯口或者筏板基础分两次浇筑的办法进行施工,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工期过长,且难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并可保证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质量的插入式钢柱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插入式钢柱装置,包括支架及插设在基础筏板上的插入式钢柱,所述支架整体位于所述基础筏板中,所述插入式钢柱部分插入到所述基础筏板中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基础筏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工程桩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立柱、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所述多个立柱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工程桩上;所述第一连接框分别与所述多个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分别与所述四个立柱的中部或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多个斜杆,所述斜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的每一侧面,并将所述第一连接框与所述第二连接框斜对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框呈矩形,所述四个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四角一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呈矩形,所述四个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四角一一连接;所述竖梁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多个竖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多个竖梁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工程桩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横梁的自由端、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连接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包括第一臂和与所述第一臂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臂形成夹角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竖梁连接;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横梁或所述第二横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式钢柱装置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的一部分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基础筏板中;所述斜撑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基础筏板的外部并与所述插入式钢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式钢柱装置还包括连系梁;所述连系梁将相邻的插入式钢柱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采用支架安装插入式钢柱,可在基础钢筋绑扎时进行支架与插入式钢柱的安装,为基础筏板施工缩短了工期,并保证了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插入式钢柱装置用于施工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插入式钢柱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插入式钢柱装置用于施工时的示意图。该插入式钢柱装置包括埋设于基础筏板10中的支架100、插设在基础筏板10的插入式钢柱200、斜撑300和连系梁400。其中,插入式钢柱200部分插入到基础筏板10中并设置在支架100上,且进一步通过斜撑300及连系梁400固定。具体在,支架100整体位于基础筏板10中,即如图2所示,支架100位于基础筏板10的顶面12与底面14之间,主要用于支撑插入式钢柱200。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00可利用埋板(图中未标示)通过化学锚栓与工程桩20固定连接。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100可包括第一支架IOOa和第二支架IOOb (如图4所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支架100也可以包括第一支架IOOa和第二支架IOOb中的一种。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IOOa的侧面大致呈H形,因而,第一支架IOOa也可称为H型钢支架。第一支架IOOa包括四个立柱120a、第一连接框130a、第二连接框140a和斜杆150a。四个立柱120a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工程桩20上;第一连接框130a分别与四个立柱120a的顶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框130a大致呈矩形,四个立柱120a分别与第一连接框130a的四角一一连接。第二连接框140a分别与四个立柱120a的中部或底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框140a大致呈矩形,四个立柱120a分别与第二连接框140a的四角——连接。在第一支架IOOa的每一侧面,斜杆150a将第一连接框130a与第二连接框140a斜对角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支架IOOb包括第一横梁110b、第二横梁120b、竖梁130b和连接梁150b。其中,第一横梁IlOb与第二横梁120b相互连接,并且第一横梁IlOb与第二横梁120b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如直角。竖梁130b大致垂直地固定设置在工程桩20上,并大致垂直于第一横梁IlOb与第二横梁120b。在图2所不的实施例中,三个竖梁130b大致垂直地固定设置在工程桩20上,并分别与第一横梁IlOb的自由端、第二横梁120b的自由端、第一横梁IlOb和第二横梁120b之间的连接处连接。连接梁150b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竖梁130b之间,包括第一臂152b和与第一臂152b连接并与第一臂152b形成夹角的第二臂153b。第一臂152b的自由端、第二臂153b的自由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竖梁130b连接;第一臂152b与第二臂153b之间的连接处与第一横梁IlOb或第二横梁120b连接。插入式钢柱200如插入式十字型钢骨柱,包括插入部210和外露部220。插入部210插入到基础筏板10中并被支架100支撑。外露部220由插入部210延伸,并外露于基础筏板10的外部。斜撑300和连系梁400用于加固设置在支架100上的插入式钢柱200。斜撑300的一部分插入并固定于基础筏板10中,可利用埋板(图中未标示)通过化学锚栓与工程桩20固定连接;斜撑300的其余部分位于基础筏板10的外部并与插入式钢柱200连接,斜撑300与插入式钢柱200之间形成一夹角。连系梁400可将相邻插入式钢柱200连接,从而起到加固设置在支架100上的插入式钢柱200的作用。上述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插入式钢柱装置的具体结构,下面简述其使用过程。支架100可利用埋板通过化学锚栓与工程桩20固定连接;在基础钢筋绑扎时,将插入式钢柱200安装在支架100上;插入式钢柱200安装完毕后及时用斜撑300及连系梁400进行加固,之后即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可给整个基础筏板10的施工节约工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式钢柱装置,包括插设在基础筏板上的插入式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式钢柱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整体位于所述基础筏板中,所述插入式钢柱部分插入到所述基础筏板中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式钢柱装置,包括插设在基础筏板上的插入式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式钢柱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整体位于所述基础筏板中,所述插入式钢柱部分插入到所述基础筏板中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钢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基础筏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钢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工程桩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钢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立柱、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所述多个立柱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工程桩上;所述第一连接框分别与所述多个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分别与所述四个立柱的中部或底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式钢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多个斜杆,所述斜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的每一侧面,并将所述第一连接框与所述第二连接框斜对角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式钢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呈矩形,所述四个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四角一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呈矩形,所述四个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四角一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杨正军吕黄兵吴洪涛龚光宁尚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