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重症病人经常需要实施的手术,特别是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胸科病人更为常见。气管切开后绝大部分病人需要吸入氧气,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气管切开后,安置入气插管,固定。将提供氧气的细管放入气管插管内,然后再在胸部或颈部用胶布固定插管的固定架,或者固定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切开插管包括插管导管,在插管导管内设导芯,插管导管的一段设有气囊,气囊用于固定插管在器官中的位置并且封堵除插管以外的其他气体进入渠道。插管固定后将导芯拔出,插管导管与呼吸机相接。在重症病人需要缓慢恢复时,不能将气管切开插管立即拔除,插管导管端口将会封堵,气囊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缓慢放气收缩,病人依靠气囊与气管之间的间隙来进行呼吸。临床观测结果表明,仅仅依靠气囊与气管之间的空隙来进行呼吸,在很多情况下排气量不够充足,患者呼吸并不是很顺畅,这种情况对患者的恢复很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插管,能够在重症病人停用呼吸机后需要缓慢恢复时提供足够的排气量。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插管导管,在插管导管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导芯,导芯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芯头和导芯盖;插管导管靠近导芯头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充气管设在插管导管的内壁上,一端与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与插管导管外的充放气装置相连;导芯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贯通的通气孔,导芯盖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上设置有可沿着导轨滑动的控气板。本技术还有如下技术特点: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在插管导管外侧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插管导管(1),在插管导管(1)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导芯(3),导芯(3)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芯头(4)和导芯盖(6);插管导管(1)靠近导芯头(4)的一端设置有气囊(3),充气管(8)设在插管导管(1)的内壁上,一端与气囊(3)相连通,另一端与插管导管(1)外的充放气装置(7)相连;其特征在于,导芯头(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贯通的通气孔(5),导芯盖(6)上设置有通气口(10),通气口(10)上设置有可沿着导轨(13)滑动的控气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插管导管(I ),在插管导管(I)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导芯(3),导芯(3)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芯头(4)和导芯盖(6);插管导管(I)靠近导芯头(4)的一端设置有气囊(3),充气管(8)设在插管导管(I)的内壁上,一端与气囊(3)相连通,另一端与插管导管(I)外的充放气装置(7)相连;其特征在于,导芯头(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贯通的通气孔(5),导芯盖(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颉,李兵,李侠,胡学安,王冰,曹宝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