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妇产科用子宫角吸引管。
技术介绍
子宫腔可划分为前壁、后壁、侧壁、子宫角及子宫底部,传统人工流产所使用的吸引管顶端为盲端,开口在侧壁且距顶端约0.5cm,当接上负压时,可顺利吸出子宫腔前壁、后壁、侧壁的组织,但其缺点在于:当需要吸出的组织位于子宫角及子宫底部时,传统吸引管往往无法吸到,致使人流时出现漏吸,导致人流不全,必需进行二次清宫。由于人工流产尤其无痛人流动辄数千元且流产本身也对身体造成较大伤害,因此,无论经济上还是身体及精神上均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和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妇产科用子宫角吸引管,该吸引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更加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门诊及病房的人工流产、清宫及刮宫手术。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子宫角吸引管,在吸引管的顶端设置有管口,在吸引管的末端配置有联接套,在吸引管上标记有刻度并配置有沿其轴向移动的标记环。上述吸引管或由医用硅胶制作而成,或由医用塑料制作而成。上述管口的直径彡吸引管的内径。上述联接套与负压管联接。上述标记环或由医用硅胶制作而成,或由医用塑料制作而成。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更加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门诊及病房的人工流产、清宫及刮宫手术。2、吸引管带有刻度,可准确测量子宫腔深度,避免子宫穿孔的不良后果。3、标记环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能进一步避免子宫穿孔的不良后果。4、本技术可由医用硅胶制作而成,或由医用塑料制作成一次性用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妇产科用子宫角吸引管,在吸引管(2)的顶端设置有管口(1),在吸引管(2)的末端配置有联接套(4),在吸引管(2)上标记有刻度并配置有沿其轴向移动的标记环(3),其特征是:管口(1)的直径≤吸引管(2)的内径,联接套(4)与负压管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子宫角吸引管,在吸引管(2)的顶端设置有管口(I),在吸引管(2)的末端配置有联接套(4),在吸引管(2)上标记有刻度并配置有沿其轴向移动的标记环(3),其特征是:管口(I)的直径<吸引管(2)的内径,联接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鸿,郭风仙,徐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