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永龙专利>正文

内窥镜下软组织拨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904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53
一种新的外科微创手术器械--内窥镜下软组织拨开器,属于外科微创手术器械领域。由手柄、外套管、推杆、面状拨开片和内套管构成的机构,手柄由手柄上半部分和手柄下半部分组成,推杆由推杆上端部分和推杆体部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柄上半部分与手柄下半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能使面状拨开片伸出并自动弹开,或重新回缩到外套管、内套管之间的空隙内;面状拨开片与推杆体部向外成角,面状拨开片有一定弹性和硬度,不受外套管、内套管的约束会自动弹开。可减少组织损伤,实现双通道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科微创手术器械领域,具体地说,专利技术一种新的外科微创手术器械,适用于人体无腔室部位的内窥镜下微创手术。该器械能有效拨开已经过钝性分离的软组织,使在手术目标区域形成一个人为的空腔,以利于进一步的手术操作。
技术介绍
内窥镜下外科微创手术操作,需在手术目标区域形成一个空腔,此空腔称之为操作空间,这样才能使术者在内窥镜辅助下“直视”手术区域,辨认区分组织及进行相关手术操作;因此,手术目标区域能否形成具有适当体积的操作空间是影响内窥镜下外科微创手术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根据解剖特点不同,内窥镜下手术部位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在人体的腔室部位进行的内窥镜下微创手术,如腹腔镜,胸腔镜,膀胱镜及关节镜下手术,因已存在腔室,仅需在腔室内注入气体或液体来维持或增加腔室的体积,使腔室壁不至于塌陷,这样就可以形成具有适当体积的操作空间。更甚至于胸腔因有胸廓的支撑,不需在腔室内注入气体或液体,本身就能维持腔室壁不致于塌陷,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具有适当体积的操作空间。另一种是在人体的非腔室部位进行的微创手术,因不存在腔室,难以形成有效操作空间,以MED (microe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下软组织拨开器,由手柄、外套管(3)、推杆、面状拨开片(6)和内套管(7)构成的机构,手柄由手柄上半部分(1)和手柄下半部分(2)组成,推杆由推杆上端部分(4)和推杆体部(6)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柄上半部分(1)与手柄下半部分(2)之间的相对运动,能使面状拨开片(6)伸出并自动弹开或回缩重新回到外套管(3)、内套管(7)之间的空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永龙林仲可吴爱悯
申请(专利权)人:池永龙林仲可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