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水晶钻石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
技术介绍
人造水晶钻石以其具有天然钻石似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外观效果,且价格实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饰品、工艺品、服装、鞋面、壁挂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人造水晶钻石的加工过程是复杂的,首先是将水晶坯珠打磨成具有冠部、亭部和腰部的基本形态,这种具有基本形态特征的半成品,此时称为光钻,或叫裸钻,再对半成品光钻加工成水钻。现有的水钻多数为圆型水钻,经典的水钻形状是一种标准圆型水钻,它的冠部是由冠部台面和多个冠部斜面(或称为刻面)构成的多棱台形状,亭部是由多个亭部斜面构成的多棱倒锥体形状,腰部是冠部与亭部相结合部位,亭部的各斜面一般都镀覆有反光层和保护层。当不同角度的光线从冠部台面进入水钻内部,然后又从冠部各斜面反射出来,经过一系列折射和反射后,以五颜六色的彩光形式射出水钻表面被观测者所接收到,这种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现象,就是水晶色散作用的结果。这种水晶色散作用,使其具有类似钻石的反光效果和火彩(水晶的光彩)效果,并且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效果。现有的水钻以圆型水钻据多,为获得更多的不同反光效果和火彩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改变冠部刻面和亭部刻面的数量,以及设计出不同大小的多种刻面,来改善了水晶钻石的光亮度和“火彩”效果。但是,颗粒状的水晶坯珠体积小,并受到打磨抛光等加工条件限制,一颗水晶钻石的冠部刻面和亭部刻面的面积和数量也受到很大限制,使得水晶钻石的规格型号、品种类别以及其光亮度和“火彩”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如果将一颗细小的水晶坯珠设计不同的形态,磨抛出不同的冠部刻面和亭部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的冠部(1)由一个台面(11)、若干个刻面(12)和刻面相交棱角线(13)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3)由若干个刻面(31)和刻面相交棱角线(32)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2)的外周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13)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上设置有次级刻面(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I)、腰部(2)和亭部(3),所述的冠部(I)由一个台面(11)、若干个刻面(12)和刻面相交棱角线(13)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3)由若干个刻面(31)和刻面相交棱角线(32)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2)的外周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13)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上设置有次级刻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序虎,张甜甜,李鸿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冠华水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