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40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的冠部(1)由一个台面(11)、若干个刻面(12)和刻面相交棱角线(13)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3)由若干个刻面(31)和刻面相交棱角线(32)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2)的外周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13)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上设置有次级刻面(4);其优点是,由于在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上设置有次级刻面;在有限的范围内增加了刻面,且冠部次级刻面与亭部次级刻面形状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水晶钻石的反光效果和火彩效果。也为水晶钻石类增加一种新品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水晶钻石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
技术介绍
人造水晶钻石以其具有天然钻石似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外观效果,且价格实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饰品、工艺品、服装、鞋面、壁挂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人造水晶钻石的加工过程是复杂的,首先是将水晶坯珠打磨成具有冠部、亭部和腰部的基本形态,这种具有基本形态特征的半成品,此时称为光钻,或叫裸钻,再对半成品光钻加工成水钻。现有的水钻多数为圆型水钻,经典的水钻形状是一种标准圆型水钻,它的冠部是由冠部台面和多个冠部斜面(或称为刻面)构成的多棱台形状,亭部是由多个亭部斜面构成的多棱倒锥体形状,腰部是冠部与亭部相结合部位,亭部的各斜面一般都镀覆有反光层和保护层。当不同角度的光线从冠部台面进入水钻内部,然后又从冠部各斜面反射出来,经过一系列折射和反射后,以五颜六色的彩光形式射出水钻表面被观测者所接收到,这种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现象,就是水晶色散作用的结果。这种水晶色散作用,使其具有类似钻石的反光效果和火彩(水晶的光彩)效果,并且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效果。现有的水钻以圆型水钻据多,为获得更多的不同反光效果和火彩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改变冠部刻面和亭部刻面的数量,以及设计出不同大小的多种刻面,来改善了水晶钻石的光亮度和“火彩”效果。但是,颗粒状的水晶坯珠体积小,并受到打磨抛光等加工条件限制,一颗水晶钻石的冠部刻面和亭部刻面的面积和数量也受到很大限制,使得水晶钻石的规格型号、品种类别以及其光亮度和“火彩”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如果将一颗细小的水晶坯珠设计不同的形态,磨抛出不同的冠部刻面和亭部刻面以及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以地增加更多品种和改善反光效果和火彩效果,是人造水晶钻石行业中的一道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造水晶钻石,在水晶坯珠固有的体积上,以及磨抛出冠部、腰部和亭部后,设计出不同大小、形状以及不同层级的刻面,来改善水晶钻石的光亮度和“火彩”效果,为水晶钻石类增加一种新品种。(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所述的冠部由一个台面、若干个刻面和刻面相交棱角线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由若干个刻面和刻面相交棱角线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的外周连线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上设置有次级刻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本技术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的冠部的次级刻面为等腰梯形面,等腰梯形面的下底止于腰部封闭圈,等腰梯形面的上底止于冠部台面的外缘。所述的亭部的次级刻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止于腰部封闭圈,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止于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长度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上设置有次级刻面;在有限的范围内增加了一倍的刻面,且冠部次级刻面与亭部次级刻面形状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水晶钻石的反光效果和火彩效果。也为水晶钻石类增加一种新品种。附图说明图1是水晶还珠打磨后的半成品裸钻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的主视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的俯视不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的仰视不意图。图中所示:1、冠部,11、台面,12、冠部刻面,13、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2、腰部,3、亭部,31、亭部刻面,32、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4、次级刻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所示的是水晶坯珠打磨后的半成品裸钻示意图,在此基础上,磨抛加工出本技术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如图2、图3和图4所不。本技术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的冠部I由一个台面11、若干个刻面12和刻面相交棱角线13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3由若干个刻面31和刻面相交棱角线32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2的外周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13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上设置有次级刻面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本技术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的冠部的次级刻面4为等腰梯形面,等腰梯形面的下底止于腰部封闭圈,等腰梯形面的上底止于冠部台面11的外缘。所述的亭部的次级刻面4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止于腰部封闭圈,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止于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长度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的冠部(1)由一个台面(11)、若干个刻面(12)和刻面相交棱角线(13)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3)由若干个刻面(31)和刻面相交棱角线(32)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2)的外周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13)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上设置有次级刻面(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人造水晶钻石,包括冠部(I)、腰部(2)和亭部(3),所述的冠部(I)由一个台面(11)、若干个刻面(12)和刻面相交棱角线(13)组成的多棱台,所述的亭部(3)由若干个刻面(31)和刻面相交棱角线(32)组成的多棱倒锥体,所述的腰部(2)的外周为若干折线相连的封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刻面相交棱角线(13)和亭部刻面相交棱角线(32)上设置有次级刻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序虎张甜甜李鸿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冠华水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