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放大装置以及光传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610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23:32
抑制残留激励光的产生,并且改善模拟特性。包含:输入部(输入端口11),输入光信号;激光光源(激光二极管20),产生激光;光纤(放大光纤12),通过基于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光的受激发射将光信号放大输出;输出部(输出端口24),输出由光纤放大了的光信号;无源光部件(光隔离器16等),被配置于光纤与所述输出部之间;介由热传导性介质热耦合激光光源以及/或者无源光部件和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光通信领域等的光放大装置以及光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最近,被称为FTTx(光纤接入,Fiber To The x)的、面向用户住宅的光纤通信网正在向社会普及。在这样的光纤通信网中,以补偿传送线路的传送损耗,并且,补偿用于对多个接入者分配光信号的分配器中的分配损耗为目的,使用光放大装置。作为这样的光放 大装置,已知例如光纤型光放大装置(EDFA:Erbium Doped FiberAmplifier,掺铒光纤放大器),其通过对向芯部掺入了铒作为光放大物质的光纤输入图像信号等光信号,并且输入来自激励光源的激励光,将光信号放大。最近,进一步地进行如下过程:向芯部掺入能够将吸收波段为瓦特级输出的高输出激光用作激励光源的镱(Ytterbium)。另外,还进行如下过程:为了提高在芯部能够结合的激励光强度使用双包层型的光纤,使光信号在芯部内单模传播,使来自输出高的多模激光光源的激励光在包围芯部的包层内多模传播(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329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使用了所述光纤的光放大装置的图像放大中,作为使画质劣化的主要原因,存在光放大装置产生的噪声以及信号的失真等。对于表示光放大装置的噪声的指数之一,有噪声因数(NF:Noise Figure)。在NF大时,因为在图像信号上重叠光放大装置的噪声,所以在接收画面上表现出雪花状噪声。对于表示信号失真的指数,有CSO(Composite SecondOrder Distortion)以及CTB (Composite Triple Beat Distortion),这些失真对画质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这样的模拟传送中的画质劣化要因,优选的是使光纤长度变短。但是,使光纤长度变短时,产生在受激发射时没有被利用而剩余的残留激励光。图10是表示在由中心波长为933nm的激励光激励时的光纤的长度和残留激励光的强度的关系的图。如此图所示,存在光纤长度越短,残留激励光的强度越增加的倾向。问题是,在如此的残留激励光产生时,存在起因于该残留激励光的热或者能量对光纤等给予不良影响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能够抑制残留激励光的产生,并且改善模拟特性的光放大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将光信号放大的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输入部,输入所述光信号;激光光源,产生激光;光纤,通过基于来自所述激光光源的所述激光的受激发射将所述光信号放大输出;输出部,输出由所述光纤放大了的所述光信号;无源光部件,被配置于所述光纤与所述输出部之间;介由热传导性介质热耦合所述激光光源和所述光纤以及/或者所述无源光部件。根据如此结构,能够抑制残留激励光的产生,并且改善模拟特性。另外,其它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专利技术基础上,将由所述光纤以及/或者所述无源光部件产生的热传输到所述激光光源、到达了热稳态时所述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的波段被设定为与所述光纤的吸收率高的波段大致一致。根据如此结构,能够抑制残留激励光,并且改善模拟特性,同时,提高变换效率。另外,其它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专利技术基础上,所述热传导性介质,是用于将所述光纤以及/或者所述无源光部件产生的热散热的散热器,通过将所述激光光源配置于该散热器进行热耦合。根据如此结构,能够通过将热传导性高的散热器用作热传导性介质,不增加部件个数,即可将二者可靠地热耦合。另外,其它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专利技术基础上,包含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激光光源的温度;温度调整部,基于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温度检测结果,调整包含所述激光光源的系统的温度,使得所述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的波段与所述光纤的吸收率高的波段大致一致。根据如此结构,因为能够将激光光源的温度始终保持恒定,所以,不会受到例如环境温度等的影响,能够可靠地抑制残留激励光。另外,其它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专利技术基础上,设定为从所述光纤输出的残留激励光的功率为500mW以下。根据如此结构,能够防止残留激励光对光纤等给予不良影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光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发送装置,发送光信号;所述光放大装置;光接收装置,接收由所述光放大装置放大了的所述光信号。根据如此结构,能够提高传送系统的通信品质,并且,削减消耗电力,节约系统维护必须的经费。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放大装置以及光传送系统,能够抑制残留激励光的产生,并且改善模拟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放大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放大光纤的剖面构造和各个部位的折射率的图。图3是表示激光二极管产生的激励光的波长特性的概略的图。图4是表示配置于散热器的放大光纤与激光二极管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放大光纤的基态吸收以及激励状态增益和波长的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与现有例的放大光纤长度与残留激励光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光放大装置的光传送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8是表示配置于散热器的放大光纤与激光二极管的关系的其它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配置于散热器的放大光纤与激光二极管的关系的又一例的图。图10是表不现有例的放大光纤长度与残留激励光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A)实施方式的构成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光放大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如此图所示,光放大装置10,包含输入端口 11、放大光纤12、光稱合器13、14、光隔离器15、16、激励光混合器17、光电二极管18、19、激光二极管20、控制电路21、热敏电阻22、冷却部23以及输出端口24。输入端口 11,例如,由光连接器等构成。对于输入端口 11,例如,输入由包含频率为91.25 343.25MHz范围的40个载波的正弦波的AM-VSB(AmplitudeModulation-Vestigial Side-Band)信号对激光进行调制了的波长为1550nm的光信号。放大光纤(EYDF:Erbium Ytterbium Doped Fiber) 12通过由激光二极管20产生的激励光的受激发射将光信号放大。图2是表示放大光纤12的剖面构造和其折射率的图。如图2所示,放大光纤12是双包层型光纤,具有芯部12a、第一包层部12b、以及第二包层部12c。另外,如图2的下部所示,各个部位的折射率是芯部12a最高、接着第一包层部12b以及第二包层部12c的顺序,光信号在芯部12a以单模传播,来自激光二极管20的激励光,在芯部12a和第一包层部12b以多模传播。芯部12a,例如由石英玻璃构成,共添加铒(Er)和镱(Yb)。第一包层部12b,例如,由石英玻璃构成。第二包层部12c,例如,由树脂或者石英玻璃等构成。放大光纤12,如后所述地安装到散热器30 (参照图4),另外,使激光二极管20热耦合(以下,简单称为“热耦合”)到该散热器30。应予说明,虽然图2列举了第一包层部12b具有圆形的剖面形状的情况作为例子,但是,不限于圆形,例如,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或者星形等形状。光稱合器13,将从输入端口 11输入的光信号的一部分进行分支输入光电二极管18,将剩余的光信号输入光隔离器15。光电二极管(PD)18将由光稱合器13分支了的光信号变换为对应的电信号,供给到控制电路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光信号放大,包含: 输入部,输入所述光信号; 激光光源,产生激光; 光纤,通过基于来自所述激光光源的所述激光的受激发射,将所述光信号放大输出; 输出部,输出由所述光纤放大了的所述光信号; 无源光部件,被配置于所述光纤与所述输出部之间; 介由热传导性介质热耦合所述激光光源和所述光纤以及/或者所述无源光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由所述光纤以及/或者所述无源光部件产生的热传输到所述激光光源、到达了热稳态时所述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的波段被设定为与所述光纤的吸收率高的波段大致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性介质,是用于将所述光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干哉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