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泄检查装置及漏泄检查方法,所述漏泄检查装置将气体封入到工件(W)的内部或对工件的内部进行抽吸从而对从工件的泄漏进行检查,所述漏泄检查装置具备:减压装置,其对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减压;加压装置,其对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压;温度传感器,其对工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其对工件内部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与工件的温度相同的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并且,通过对减压装置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减压,直至工件内部的气体的压力成为饱和水蒸气压力为止,且对工件内部的气化了的水蒸气进行抽吸,并通过对加压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将气体封入到工件内部,且对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压,直至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工件的温度(To)成为预定温度(T1)为止。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去除成为实施漏泄检查时的外部干扰因素的、工件的温度变化以及工件内部的水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一种如下的漏泄检查的技术,S卩,将气体封入到作为检查对象的工件的内部,并对从工件的泄漏进行检查的漏泄检查的技术。例如,在汽车工厂,实施有发动机的气缸体等的漏泄检查。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漏泄检查方法,即,同时对被称为标准腔室的固定容积的无泄漏腔室、和工件内部进行加压,并根据其压差变化而对从工件的泄漏进行检测的漏泄检查方法。但是,工件内部的压力会受到工件的环境以及包括工件本身在内的工件的温度变化、或者工件内部的水残留等的外部干扰的影响。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漏泄检查方法中,对于这些外部干扰无法进行应对,且在存在较多外部干扰因素的现场环境下,无法可靠地检测出泄漏。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使用加热源而对工件内部的水分量进行调节的漏泄检查方法。但是,为了通过由加热源引起的工件升温而使工件内部的水残留完全蒸发,需要通过加热源而给予非常多的热量。这种给予非常多的热量的加热源作为汽车工厂等的批量生产线上的检查设备而言规模较大,从而并不现实。此外,升温后的工件降温至能够无视与周围的热交换的影响的程度、且降温到能够无视对检查的外部干扰影响的程度之前,需要长时间的冷却。将这种长时间的冷却在汽车工厂等的批量生产线上实现,会使检查工时花费较长时间从而并不现实。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漏泄检测方法,即,在伴随有特殊的加压减压循环的同时,通过压力计来求出每时每刻的压力和与上一次测定时的压力变化量,从而求出从工件的泄漏量。但是,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检查方法中,在对气缸体这种大容量工件中的微小的泄漏量进行检查时,无法获得所需的灵敏度。此外,对于作为外部干扰之一的工件内部的水残留无法进行应对,并且在存在较多外部干扰因素的现场环境中,无法可靠地检测出泄漏。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现有的漏泄检查方法中,对于成为实施漏泄检查时的外部干扰的、工件的温度变化以及工件内部的水残留,完全无法进行应对,因此无法可靠地检测出泄漏。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1112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1874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759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成为实施漏泄检查时的外部干扰因素的、工件的温度变化以及工件内部的水残留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漏泄检查装置为,将气体封入到工件的内部或对工件的内部进行抽吸并对从该工件的泄漏进行检查的漏泄检查装置,所述漏泄检查装置具备:减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减压;加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压;温度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压力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单元,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及所述加压单元而对所述工件内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计算出,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工件的温度相同的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来进行减压,直至由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的压力成为所述饱和水蒸气压力为止,且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化了的水蒸气进行抽吸,并通过所述加压单元而将气体封入到所述工件内部,且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压,直至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工件的温度成为预定温度为止。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漏泄检查方法为,将气体封入到工件的内部或对工件的内部进行抽吸并对从该工件的泄漏进行检查的漏泄检查方法,所述漏泄检查方法具备:减压工序,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减压,直至其压力成为与所述工件的温度相同的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为止,并对蒸发了的水蒸气进行抽吸;加压工序,将气体封入到所述工件内部,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压直至所述工件成为预定温度为止。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去除成为实施漏泄检查时的外部干扰因素的、工件的温度变化以及工件内部的水残留。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漏泄检查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为表示漏泄检查的流程的流程图。图3为表示漏泄检查的阀控制的流程的表格图。图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漏泄检查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5为表示漏泄检查的阀控制的流程的表格图。图6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漏泄检查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7为表示漏泄检查的阀控制的流程的表格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漏泄检查装置以及漏泄检查的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图4、图6中,实线表示漏泄检查装置的空气配管,虚线表示阀控制用的空气配管,双点划线表不电信号线。此外,在图3、图5、图7中,将各个阀的切换状态作为各个顺序而进行表示,各个顺序的划线部分表示各个阀处于开启(ON)的状态。利用图1,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漏泄检查装置10进行说明。漏泄检查装置10被设置在汽车工厂的检查设备中。漏泄检查装置10为如下的装置,g卩,将气体封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体(以下,称为工件W)的内部,并去除成为漏泄检查时的外部干扰因素的工件W内部的水残留、以及工件W的温度变化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气体而使用了干燥空气。漏泄检查装置10具备:作为减压单元的减压装置11、作为加压单元的加压装置12、减压罐21。减压装置11、加压装置12以及减压罐21通过空气配管而被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了空气压力回路Al。减压装置11为,由真空泵构成,并能够将空气压力回路Al减压至真空状态的装置。加压装置12为,由压缩机构成,并能够对空气压力回路Al进行加压的装置。减压罐21为,至少与漏泄检查装置10所检查的工件W相比容量足够大的罐,并且罐内通过减压装置11而被减压。漏泄检查装置10具备阀VLO 阀VL8、消音器MUl和消音器MU2。阀VLO 阀VL8、消音器MUl以及消音器MU2通过空气配管而被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了空气压力回路Al。阀VLO 阀VL8为,弹簧复位型的双位阀,且为将后述的阀控制用空气压力回路60的空气压力作为主控信号而进行工作的方向控制阀。消音器MUl及消音器MU2与大气连通,并且能够使空气压力回路Al的气体朝向大气开放、或者将大气导入到空气压力回路Al中。漏泄检查装置10具备: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器50、阀控制用空气压力回路60、作为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传感器51、作为温度检测单元的温度传感器52。阀控制用空气压力回路60、压力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与控制器50相连接。控制器50为,利用减压装置11以及加压装置12而对工件W内部的压力Pi进行控制的部件。控制器50与减压装置11以及加压装置12电连接,并通过发送适当的控制信号从而对减压装置11以及加压装置12的动作进行控制。压力传感器51为,被设置在工件W内部附近的空气配管上,并对工件W内部的压力Pi进行计测的部件。温度传感器52被设置在工件W的预定位置上,并对工件W自身的温度To进行计测。本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52被设置在气缸体的气缸的壁面上。压力传感器51以及温度传感器52将检测结果(压力P1、温度To)发送到控制器50。使用图2及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漏泄检查控制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漏泄检查控制包括外部干扰去除控制,所述外部干扰去除控制为如下的控制,即,在对从工件W的泄漏进行检查之前,将气体封入到工件W的内部,并去除成为漏泄检查时的外部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30 JP 2010-2209511.一种漏泄检查装置,其将气体封入到工件的内部或对工件的内部进行抽吸并对从该工件的泄漏进行检查,所述漏泄检查装置具备: 减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减压; 加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压; 温度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的温度进行检测; 压力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工件内部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 控制单元,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及所述加压单元而对所述工件内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计算出,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工件的温度相同的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来进行减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哲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