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控制低摩擦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84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缸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双路控制低摩擦气缸,包括气缸体两侧的机罩F和机罩R,在气缸内的活塞头部一端套有下端膜片,其膜片开口方向通过下气缸衬套固定在气缸体的一端内侧形成一个下膜气腔,活塞的尾部部分也套有一只上端膜片,其膜片两端均为开口,一端开口通过上气缸衬套也固定在所述气缸体的另一端内侧,另一端开口则通过扣板A和扣板B固定后压入活塞体,在活塞尾部形成上膜气腔;机罩F和机罩R上分别设有排气孔F和排气孔R与上、下膜气腔对应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二个腔的压力差来控制活塞的行程,精确性高,反应速度快,能在0.002MPa的微压下工作,而且在低速状态下也能平稳的工作;相比其他气缸其密封性更好,能节约气源,降低能耗,使用寿命很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缸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路控制低摩擦气缸
技术介绍
低摩擦气缸是指活塞滑动阻力很小的气缸,其中大多数为膜片式气缸。膜片式气缸是一种采用隔膜囊(简称气缸膜片)作密封的执行器,不漏气,无需润滑,摩擦力小,可在多种应用场合中提供推动,提升,紧固,卷绕,旋转及其它线性方向运动所需的动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常见的低摩擦气缸都是单动式(单个气缸膜片),气缸膜片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圆柱底面与气缸的活塞头相接触,随着活塞头的前进,气缸膜片发生在活塞表面翻卷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阻力;活塞另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气缸工作时,首先要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才能运动,这样气缸输出力就不平稳,有爬行现象,当气缸回程时,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行复位;由于机械弹簧的灵敏性和使用寿命存有自身缺点,因此上述结构的低摩擦气缸的输出力稳定性和气缸反应敏感性均不是最佳。另外,传统气缸膜片的开口处与膜片高度的连接处是自然形成过渡面,角度值是任意的;但是实践发现,这个角度如果没有或者太小,气缸膜片受力的有效面积就会增大,使得冲击力变大,气缸的寿命大为降低;而如果这个角度太大,气缸膜片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路控制低摩擦气缸,包括气缸体(5)两侧的机罩F(1)和机罩R(2),气缸内的活塞(4)头部一端套有下端膜片(7),其膜片开口方向通过下气缸衬套(6)固定在气缸体(5)的一端内侧,膜片体附在活塞(4)上,形成一个下膜气腔,通过膜片的滚动来推动活塞(4)及活塞杆(3)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尾部部分也套有一只上端膜片(8),其膜片两端均为开口,一端开口通过上气缸衬套(11)也固定在所述气缸体(5)的另一端内侧,另一端开口则通过扣板A(9)和扣板B(10)固定后压入所述活塞(4)体,在活塞尾部形成了上膜气腔;在所述机罩F(1)上设有排气孔F(13),在所述机罩R(2)上设有排气孔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控制低摩擦气缸,包括气缸体(5)两侧的机罩F (I)和机罩R (2),气缸内的活塞(4)头部一端套有下端膜片(7),其膜片开口方向通过下气缸衬套(6)固定在气缸体(5)的一端内侧,膜片体附在活塞(4)上,形成一个下膜气腔,通过膜片的滚动来推动活塞(4)及活塞杆(3)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尾部部分也套有一只上端膜片(8),其膜片两端均为开口,一端开口通过上气缸衬套(11)也固定在所述气缸体(5 )的另一端内侦牝另一端开口则通过扣板A (9)和扣板B (10)固定后压入所述活塞(4)体,在活塞尾部形成了上膜气腔;在所述机罩F (I)上设有排气孔F (13),在所述机罩R (2)上设有排气孔R (14),分别对应地与上、下膜气腔相通,用来供气缸进出排气。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新林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