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858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属于矿山紧急避险技术领域。该装置有三种运行模式:①电动模式,由矿山电网供电;②气动模式,由井下压风管路供给的压缩空气获得动力;③手动模式,即避险人员通过脚蹬或手摇装置维持装置的正常运行。该装置单独使用可去除避难硐室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与配套的蓄冰空调组合使用,还可同时实现空气净化和降温除湿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驱动方式多样,可应用于不同的矿山条件,适应性强;配备了手动驱动单元,显著减小了灾变环境对装置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属于矿山紧急避险

技术介绍
: 目前,井下避难硐室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有两种驱动方式:(1)电力驱动,即将制冷和空气净化设备接入矿山电网或配备足够容量的蓄电池组;(2)气力驱动,主要指以液态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为冷量和动力来源,在完成热量交换的同时,利用压缩气体的动能驱动气动马达,迫使空气循环穿过药剂层,去除其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采用电力驱动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设备实现最大功效,但发生事故时,矿山电网可能遭到破坏,要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配备大容量的蓄电池组;而利用液态二氧化碳为动力源时,则需配置多组高压钢瓶。无论是蓄电池组还是高压钢瓶,在井下尤其是发生事故时,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危险源。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能去除避难硐室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或与配套的蓄冰空调组合使用,可同时实现空气净化和降温除湿功能。该装置有三种运行模式:①电动模式,即接入矿山电网运行;②气动模式,即由井下压风管路供给的压缩空气获得动力;③手动模式,即避险人员通过脚蹬或手摇装置维持装置的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药剂箱上盖、装药室、气电两用风扇、手动单元及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箱上盖设置锁扣,与壳体上的锁扣配合,将药剂箱与下部管路压紧;所述的装药室的底部依次设置密封层、缓冲室,使气体均匀通过药剂层;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为装置出气口,具有气动及电动两种运行模式;所述的手动单元包括气囊、控制轴及手摇皮带轮,所述手摇皮带轮带动控制轴运动,控制轴控制气囊的运动;所述的控制按钮用于切换装置的运行模式。进一步的,所述的装药室底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阻燃橡胶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装药室由四个独立的小室构成,并分别具有管道,与气囊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主体为阻燃橡胶材料,由囊体、进气口、出气口和单向阀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轴由主轴和偏心轮组成,偏心轮上设凹槽导轨,与气囊底部嵌合,用于控制气囊伸缩。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上的主轴固定孔偏离圆心,固定于主轴上的4个偏心轮调整为不同心,控制所述的4个气囊异步伸缩。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在电动或气动运行模式中构成进气管路的一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包含两组扇叶,扇叶均通过离心式离合器与防爆电机和气动马达相连,两组扇叶间通过皮带齿轮实现传动连接,在电动或气动模式下,其中一组扇叶为主动轮,带动另一组扇叶运转。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与外壳相连处设置减震器,降低装置噪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以矿山电力或压风管路为动力来源,无需配备蓄电池组或压缩气体钢瓶,能有效降低成本,并减少蓄电池组和高压钢瓶带来的安全隐患;2、采用多种动力来源,适用于不同的矿山条件,适应性强;3、具有手动功能,可独立实现空气调节功能,受灾变环境影响小,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控制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偏心轮结构示意图。图5是偏心轮与气囊嵌合方式不意图。图6是气电两用风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和图2中,药剂箱上盖I与外壳3设计为分体式,实际使用时,先将药剂箱(规格为500 X 400 X 300mm)放置在装药室2位置,再将药剂箱上盖I盖上,通过四角的锁扣固定在外壳3上,同时将药剂箱与缓冲室7压紧,以使气体更均匀的通过药剂层;所述的缓冲室7下部管道经气囊8后汇聚至气电两用风扇4后部,并由风扇排出,此为装置的风流通道;所述的气囊8进气口与出气口均设置了单向阀,防止空气逆流;所述的手动单元5由气囊8、控制轴9和手摇皮带轮10组成;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4可在电动和气动模式间的自由切换;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4与外壳3之间设置了减震器,以降低装置噪声;所述的控制按钮6设置在装置侧面,用于切换装置的运行模式。图3-图5中,所述的控制轴9包括主轴11和偏心轮12,主轴11 一端与手摇皮带轮10相连;所述的偏心轮12上设置了凹槽导轨13,与气囊底部嵌合,用于控制气囊8的运动;所述偏心轮12上的主轴固定孔14偏离圆心,固定于主轴11上的四个偏心轮12可调整为不同心,从而实现气囊8异步伸缩,以保证在手动运行模式下,装置净化效率更稳定。图6中,所述气电两用风扇4的核心部件包括扇叶15、扇叶16、离心式离合器17、防爆电机18和气动马达19 ;所述的扇叶15经离心式离合器17与防爆电机18连接;所述的扇叶16经离心式离合器17与气动马达19连接;为提高装置进风量,所述的扇叶15和扇叶16间通过皮带齿轮20实现传动连接,当气电两用风扇4处于电动模式时,防爆电机18达预设转速后,离心式离合器17进入接合状态,防爆电机18带动扇叶15运转,扇叶15经皮带齿轮20带动扇叶16运转,此时扇叶16与气动马达19未接合,因此不会对气动马达产生磨损,气动运行模式亦同理。本装置的外接电源电压为24V ;外界压缩气体压力以0.4-0.SMPa为宜,供气管路在进入装置前最好配置减压器或稳压器;手动轮转速> 60转/min即可,手摇皮带轮也可改为脚踏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药剂箱上盖、装药室、气电两用风扇、手动单元及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箱上盖设置锁扣,与壳体上的锁扣配合,将药剂箱与下部管路压紧;所述的装药室的底部依次设置密封层、缓冲室,使气体均匀通过药剂层;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为装置出气口,具有气动及电动两种运行模式;所述的手动单元包括气囊、控制轴及手摇皮带轮,所述手摇皮带轮带动控制轴运动,控制轴控制气囊的运动;所述的控制按钮用于切换装置的运行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方式的避难硐室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药剂箱上盖、装药室、气电两用风扇、手动单元及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箱上盖设置锁扣,与壳体上的锁扣配合,将药剂箱与下部管路压紧;所述的装药室的底部依次设置密封层、缓冲室,使气体均匀通过药剂层;所述的气电两用风扇为装置出气口,具有气动及电动两种运行模式;所述的手动单元包括气囊、控制轴及手摇皮带轮,所述手摇皮带轮带动控制轴运动,控制轴控制气囊的运动;所述的控制按钮用于切换装置的运行模式。2.根据权利I要求的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药室底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阻燃橡胶材料。3.根据权利I要求的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药室由四个独立的小室构成,并分别具有管道,与气囊相连。4.根据权利I要求的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主体为阻燃橡胶材料,由囊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哲汪澍张连成杨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