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井下电控直读式验封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533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注水井井下测试仪器。它主要解决现有的分层注水仪器在现场验封过程中依靠重力坐封存在的一次验封层段不密封、验封测试数据地面回放,数据可信度低、一次测试成功率及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头1与电缆过载保护机构3螺纹连接,信号调控线2最上部与电缆头1连接,最下部与角度传感器23连接,测控电路板6、电机过载保护机构7焊接在上主体5中,定位传感器22、角度传感器23焊接固定在下主体12上,它具有提高验封工艺一次成功率及测试效率,减少工作量,节约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程
,属一种注水井井下测试仪器。
技术介绍
:目前注水井验封工艺采用贮存式验封仪,由钢丝下入利用仪器重力坐封对接,自下而上进行验封,验封数据地面回放读取。此类验封如遇地层压力高于关井时管柱压力,验封仪有可能与配水器验封密封段配合不密封,同时依靠重力坐封存在一定的坐封不严密情况,封验测试数据可信度低、一次测试成功率及效率低、验封过程不直观的问题。该电控直读式验封仪依靠地面装置控制井下验封仪,通过活塞泵打压使皮囊涨开密封目的配水器,地层、皮囊、管柱压力实时监测,地面可视直读,实现井下任意层段封隔器的验封,使得验封工艺一次成功率及测试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已有验封技术依靠重力坐封时密封不严造成一次测试成功率低,实现井下各参数实时采集、反馈,地面可视直读的注水井井下电控直读式验封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电缆头、信号调控线、电缆过载保护机构、扶正、上主体、测控电路板、电机过载保护机构、温度传感器、地层压力传感器、皮囊压力传感器、管柱压力传感器、下主体、电机支架、固定螺栓、伺服电机、离合器、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水井井下电控直读式验封仪,其特征在于:它由电缆头(1)、信号调控线(2)、电缆过载保护机构(3)、扶正(4)、上主体(5)、测控电路板(6)、电机过载保护机构(7)、温度传感器(8)、地层压力传感器(9)、皮囊压力传感器(10)、管柱压力传感器(11)、下主体(12)、电机支架(13)、固定螺栓(14)、伺服电机(15)、离合器(16)、进水孔(17)、活塞泵(18)、皮囊套(19)、密封皮囊(20)、传压孔(21)、定位传感器(22)、角度传感器(23)、凸轮(24)、支撑臂(25)、支臂销(26)、扭簧销(27)、扭簧(28)、配重(29)组成;其中电缆头(1)与电缆过载保护机构(3)螺...

【技术特征摘要】
1.注水井井下电控直读式验封仪,其特征在于:它由电缆头(I)、信号调控线(2)、电缆过载保护机构(3)、扶正(4)、上主体(5)、测控电路板(6)、电机过载保护机构(7)、温度传感器(8)、地层压力传感器(9)、皮囊压力传感器(10)、管柱压力传感器(11)、下主体(12)、电机支架(13)、固定螺栓(14)、伺服电机(15)、离合器(16)、进水孔(17)、活塞泵(18)、皮囊套(19)、密封皮囊(20)、传压孔(21)、定位传感器(22)、角度传感器(23)、凸轮(24)、支撑臂(25)、支臂销(26)、扭簧销(27)、扭簧(28)、配重(29)组成;其中电缆头(I)与电缆过载保护机构⑶螺纹连接,扶正⑷通过电缆头⑴的卡槽限位内嵌于电缆头⑴的外侧,电缆头(I)与上主体(5)螺纹连接,信号调控线(2)最上部与电缆头(I)连接,最下部与角度传感器(23)连接,测控电路板¢)、电机过载保护机构(7)焊接在上主体(5)中,温度传感器(8)、地层压力传感器(9)、皮囊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野王凤山张书进周万富刘崇江王金友徐德奎马强朱振坤岳庆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