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德太专利>正文

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2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定心准确、迅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为开合体,上架体和下架体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心件,定心件包括滚柱,滚柱设于由主体件与封板构成的空间内,与空间内的平盘为平面螺旋啮合,滚柱前端装有滚动轴承,上架体上固定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齿轮与转轴用平键连接,并与平盘外圆齿啮合,滚柱前端装有偏心轴和偏心套,定心件上设有顶丝,顶丝同时作用于偏心轴以及偏心套的外圆对应的顶丝槽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定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二
技术介绍
机床现有的中心架,调整工件与机床本身两中心偏差很大。一般纵向用划针盘及百分表等检测、调整,而横向是依操作者的视觉能力和经验丰富与否来论定。要达到两中心统一,保证工件加工工艺要求的同心圆圆柱度和对应位置的同心度,就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地调整、测量甚至装卸中心架的繁琐过程,耗工占总工的三分之一至二倍以上。另外,柱头滑动接触的运动间隙靠感觉,无间隙工件不能正常运转,间隙或稍大则切削中产生共振,致加工表面质量差,工作效率低,工件时有窜出脱落现象存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定心准确、迅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为开合体,上架体和下架体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心件,定心件包括滚柱,滚柱设于由主体件与封板构成的空间内,与空间内的平盘为平面螺旋啮合,滚柱前端装有滚动轴承,上架体上固定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齿轮与转轴用平键连接,并与平盘外圆齿啮合。上述滚柱前端装有偏心轴和偏心套,定心件上设有顶丝,顶丝同时作用于偏心轴以及偏心套的外圆对应的顶丝槽上。上述齿轮箱内转轴右端为外六方体。上述上架体上开有观察口,对应于平盘荧光显示点。上述平盘一侧设有两块对称的非金属耐磨块,与平盘螺旋平面贴合。上述上架体与下架体结合处设有纵向和横向定位共用块。上述上架体与下架体结合处设有限位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本技术整个机件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经过精细加工和现代热处理等先进工艺制造,具有刚性好、强度高、寿命长、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定心准确、迅速的特点,节省了已往反复、逐个调整、测量、找正所需的辅助工时;2、本技术采用滚动接触与滑动进给结构,实现了无间隙运行切削。切削工作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粗糙度降低1-3个级差,可满足长件轴辊类同心圆圆柱度及对应的同心度误差在0.01毫米或以下的工艺要求。3、本技术应用偏心微调装置,可广泛用于不同机床制造厂家卧式车床类同一规格的新机床,同时也适用于不同程度的旧设备或工件的检验与改制项目。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本技术为剖分式,上架体16和下架体17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心件,定心件包括滚柱6,整体、三个滚柱断面为矩形,上架体16与下架体17之间分别用转销轴12、转销轴15和螺栓13、手轮14联结成可开合体,主体件3与前封板4用螺钉紧固,组成内空间方形,内空间方形内平盘5与滚柱6之间为平面螺旋啮合,滚柱6前端装有偏心轴7、滚动轴承8和偏心套9,定心件上设有顶丝10,顶丝10同时作用于偏心轴7大端和偏心套9的外圆对应的顶丝槽上,上架体16与齿轮箱19用螺钉紧固,齿轮箱19内齿轮2与转轴1用平键装配,并与平盘5外圆齿啮合,转轴1右端制成外六方体,用于套筒摇把转动,左端轴头螺帽用于夹紧,观察口20开在上架体左端剖分平面线以上位置,对应于平盘光面制荧光显示点。非金属耐磨块21用销钉22紧固,两块非金属耐磨块21对称,与平盘5螺旋平面贴合,起扶正平盘5作用,上架体16与下架体17结合处设有纵向和横向定位共用块和限位轴18,限位轴18用于上架体16掀开后终止限位。实际工作时,通过观察口20对正平盘5平面的亮点,旋转手轮14,拨下螺栓13,开启上架体16左端向上向外用力,上架体16绕转销轴12转动,至上架体16下降到限位轴18上(120度),装入工件,落下上架体16,然后提起手轮14和螺栓13,拧紧手轮14。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转轴1,转轴1配有内六方套筒摇把,轴上齿轮2传动平盘5外圆齿做圆周运动,平盘5与滚柱6间为方牙螺旋啮合,平盘5平面螺旋带动三个滚柱6同时在自身方槽内做等速直线向心滑动。当滚柱6前端轴承8与工件间两表面接触后,锁紧螺帽11,取下转轴1上的摇把。卸下工件的操作与上述操作顺序相反。首次应用时,本自动定心中心架须置于机床一顶一夹或两顶加工的标准工件外圆表面上,若三个滚柱6前端轴承面不能全部同时接触工件外圆面时,可利用其偏心轴7进行调整。即放松其中一个未接触或已接触偏心轴7大端及对应偏心套9上的顶丝10,并同方向转动偏心轴7和偏心套9,已接触时需转轴1回转配合动作,直至三个轴承面与工件面间全部同时接触,然后旋紧顶丝10。如换同种规格机床或机床导轨磨损严重时,则需按上述标准工件外圆等项重新检测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16)和下架体(17),上架体(16)与下架体(17)之间为开合体,上架体(16)和下架体(17)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心件,定心件包括滚柱(6),滚柱(6)设于由主体件(3)与封板(4)构成的空间内,与空间内的平盘(5)为平面螺旋啮合,滚柱(6)前端装有滚动轴承(8),上架体(16)上固定有齿轮箱(19),齿轮箱(19)内齿轮(2)与转轴(1)用平键连接,并与平盘(5)外圆齿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6)前端装有偏心轴(7)和偏心套(9),定心件上设有顶丝(10),顶丝(10)同时作用于偏心轴(7)以及偏心套(9)的外圆对应的顶丝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9)内转轴(1)右端为外六方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6)上开有观察口(20),对应于平盘(5)荧光显示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盘(5)一侧设有两块对称的非金属耐磨块(21),与平盘(5)螺旋平面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6)与下架体(17)结合处设有纵向和横向定位共用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6)与下架体(17)结合处设有限位轴(1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定心准确、迅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为开合体,上架体和下架体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心件,定心件包括滚柱,滚柱设于由主体件与封板构成的空间内,与空间内的平盘为平面螺旋啮合,滚柱前端装有滚动轴承,上架体上固定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齿轮与转轴用平键连接,并与平盘外圆齿啮合,滚柱前端装有偏心轴和偏心套,定心件上设有顶丝,顶丝同时作用于偏心轴以及偏心套的外圆对应的顶丝槽上。文档编号B23Q3/18GK2706258SQ200420041999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杨德太 申请人:杨德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自动定心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16)和下架体(17),上架体(16)与下架体(17)之间为开合体,上架体(16)和下架体(17)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心件,定心件包括滚柱(6),滚柱(6)设于由主体件(3)与封板(4)构成的空间内,与空间内的平盘(5)为平面螺旋啮合,滚柱(6)前端装有滚动轴承(8),上架体(16)上固定有齿轮箱(19),齿轮箱(19)内齿轮(2)与转轴(1)用平键连接,并与平盘(5)外圆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太
申请(专利权)人:杨德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