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转盘,包括设有支架法兰的固定支架,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污水槽,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盘片,在盘片中心设有带从动轮的转盘轴,在污水槽外部设有电机,减速机,减速机通过主动轮、传动链与转盘轴的从动轮带动转盘轴转动,盘片由n个角度为360°/n(n为偶数)的扇形片体组合而成的整圆体,扇形片体包括盘片边、连接盘片边与中心的盘片支撑件和供生物膜生长的网状结构,盘片支撑件与盘片边的连接处设有盘片固定件,在盘片支撑件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其能耗较低,且占地面积较小,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使用风机曝气,没有噪音,臭味较少,且可有效提高其污水处理效率,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工程中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转盘。
技术介绍
生物转盘是较早使用的一种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工艺。目前国内生物转盘的盘片基本上都是平板盘片或波纹状的盘片,生物转盘盘片存在比表面积小、挂膜脱膜性能差、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尽管原有的生物转盘具有噪音小(不使用鼓风机)、臭味少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占地面积大、能耗高、效率低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膜性能好,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且效率高的新型生物转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生物转盘,包括设有支架法兰的固定支架,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设置在污水进口与清水出口之间的污水槽,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盘片,在所述盘片中心设有带从动轮的转盘轴,所述转盘轴的两端通过轴法兰和支架法兰与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转盘轴的两端通过调心轴承与污水槽的两端相连接,在所述污水槽外部设有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主动轮、传动链与所述转盘轴的从动轮带动所述转盘轴转动,所述盘片由η个角度为360° /n (η为偶数)的扇形片体组合而成的整圆体,所述扇形片体包括盘片边、连接盘片边与中心的盘片支撑件和供生物膜生长的网状结构,所述盘片支撑件与所述盘片边的连接处和盘片边的中间处均设有盘片固定件,在盘片支撑件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盘片固定件和固定孔均采用一面为凸起内环,另一面为下凹内环,盘片在连接时,其中一个盘片的凸起内环卡接在另一盘片的下凹内环中扣合固定,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垂直交叉的圆柱筋、交叉形成的方格孔和与圆柱筋形成平面相垂直的突起,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圆柱筋交叉处,其同列中每间隔一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不同平面上,每隔两个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同一平面上,同行中每间隔一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相同平面上,在所述盘片边和盘片支撑件上的正面设有一排突起,其背面设有两排突起。所述突起包括突起圆柱和设置在突起圆柱端部的突起半球,所述圆柱筋的直径与所述突起圆柱和突起半球的直径相等。所述圆柱筋的直径为2 — 6mm,所述方格孔的边长为5 — 12mm,所述突起圆柱和所述突起半球的总长为5 — 15mm。所述盘片为塑料盘片。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半支架外圆和辐板,所述半支架外圆上设有管卡,所述辐板上设有固定圆孔,在所述半支 架外圆上设有半圆连接件,所述半圆连接件将两个半支架外圆连接成一个整圆。还包括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的两端固定在半支架外圆的辐板上,所述外支撑管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半支架外圆的管卡上。所述转盘轴为空心圆形轴,所述转盘轴包括碳钢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碳钢轴本体的防腐层。所述盘片的顶部还设有盘片罩。在相邻盘片整体之间设有污水隔板,所述污水隔板上设有污水通道。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由于盘片形成结构是立体空间结构,在同样的空间内生物膜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形成了面积巨大的生物膜,其整体挂膜性能好,由于立体空间结构,空气易于到达生物膜的任何部分,老化的生物膜也易于脱落并随水排出污水槽,这样整个转盘的活性较好,效率较高,且相同体积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转盘具有更多的高活性微生物,就可以处理更多的污水,处理单位污水就占用更小的空间,更小的空间对驱动电机功率要求就更低,其能耗较低,且占地面积较小,本专利技术不使用风机曝气,没有噪音,臭味较少,且可有效提高其污水处理效率,实用性好。根据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生物转盘,占地面积只是传统生物转盘的40-60%,耗电量只是传统生物转盘的40%左右,相比传统的生物转盘节约电能50%以上。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盘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扇形片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网状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向剖示图;图7为多个盘片形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支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盘轴、固定支架、内支撑管、外支撑管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1至图9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盘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扇形片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网状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向剖示图;图7为多个盘片形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支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盘轴、固定支架、内支撑管、外支撑管的连接示意图。见图1至图9,一种新型生物转盘,包括设有支架法兰11的固定支架I,设有污水进口 2、清水出口 3和设置在污水进口 2与清水出口 3之间的污水槽4,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I上的盘片5,在所述盘片5中心设有带从动轮61的转盘轴6,所述转盘轴6的两端通过轴法兰62和支架法兰11与固定支架I相连接,所述转盘轴6的两端通过调心轴承63与污水槽4的两端相连接,在所述污水槽外部设有电机7,与所述电机7连接有减速机8,所述减速机8通过主动轮9、传动链10与所述转盘轴6的从动轮61带动所述转盘轴6转动,所述盘片5由η个角度为360° /n (η为偶数)的扇形片体51组合而成的整圆体,所述扇形片体51包括盘片边511、连接盘片边511与中心的盘片支撑件512和供生物膜生长的网状结构513,所述盘片支撑件512与所述盘片边511的连接处和盘片边的中间处均设有盘片固定件514,在盘片支撑件512的中部设有固定孔515。盘片转动时在水中不断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在露出水面时又与空气中的氧进行交换。由于盘片形成结构是立体空间结构,在同样的空间内生物膜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形成了面积巨大的生物膜,其整体挂膜性能好,由于立体空间结构,空气易于到达生物膜的任何部分,老化的生物膜也易于脱落并随水排出污水槽,这样整个转盘的活性较好,效率较高,且相同体积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转盘具有更多的高活性微生物,就可以处理更多的污水,处理单位污水就占用更小的空间,更小的空间对驱动电机功率要求就更低,其能耗较低,且占地面积较小,本专利技术不使用风机曝气,没有噪音,臭味较少,且可有效提高其污水处理效率,实用性好。根据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生物转盘,占地面积只是传统生物转盘的40-60%,耗电量只是传统生物转盘的40%左右,相比传统的生物转盘节约电能50%以上。所述盘片固定件和固定孔均采用一面为凸起内环,另一面为下凹内环,盘片在连接时,其中一个盘片的凸起内环卡接在另一盘片的下凹内环中扣合固定,所述网状结构513包括垂直交叉的圆柱筋5131、交叉形成的方格孔5132和与圆柱筋形成平面相垂直的突起5133,所述突起5133设置在所述圆柱筋5131交叉处,其同列中每间隔一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不同平面上,每隔两个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同一平面上,同行中每间隔一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相同平面上,在所述盘片边和盘片支撑件上的正面设有一排突起,其背面设有两排突起。所述突起5133包括突起圆柱51331和设置在突起圆柱51331端部的突起半球51332,所述圆柱筋5131的直径与所述突起圆柱51331和突起半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生物转盘,包括设有支架法兰的固定支架,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设置在污水进口与清水出口之间的污水槽,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盘片,在所述盘片中心设有带从动轮的转盘轴,所述转盘轴的两端通过轴法兰和支架法兰与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转盘轴的两端通过调心轴承与污水槽的两端相连接,在所述污水槽外部设有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主动轮、传动链与所述转盘轴的从动轮带动所述转盘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由n个角度为360°/n(n为偶数)的扇形片体组合而成的整圆体,所述扇形片体包括盘片边、连接盘片边与中心的盘片支撑件和供生物膜生长的网状结构,所述盘片支撑件与所述盘片边的连接处和盘片边的中间处均设有盘片固定件,在盘片支撑件的中部设有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生物转盘,包括设有支架法兰的固定支架,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设置在污水进口与清水出口之间的污水槽,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盘片,在所述盘片中心设有带从动轮的转盘轴,所述转盘轴的两端通过轴法兰和支架法兰与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转盘轴的两端通过调心轴承与污水槽的两端相连接,在所述污水槽外部设有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主动轮、传动链与所述转盘轴的从动轮带动所述转盘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由η个角度为360° /n (η为偶数)的扇形片体组合而成的整圆体,所述扇形片体包括盘片边、连接盘片边与中心的盘片支撑件和供生物膜生长的网状结构,所述盘片支撑件与所述盘片边的连接处和盘片边的中间处均设有盘片固定件,在盘片支撑件的中部设有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固定件和固定孔均采用一面为凸起内环,另一面为下凹内环,盘片在连接时,其中一个盘片的凸起内环卡接在另一盘片的下凹内环中扣合固定,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垂直交叉的圆柱筋、交叉形成的方格孔和与圆柱筋形成平面相垂直的突起,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圆柱筋交叉处,其同列中每间隔一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不同平面上,每隔两个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同一平面上,同行中每间隔一方格孔间距的突起位于相同平面上,在所述盘片边和盘片支撑件上的正面设有一排突起,其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