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制备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可膨胀石墨是由德国人Shafautl于1841年首次发现的,由于经高温膨化后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密封性能,因此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3年申请了相关专利,并在4年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近十多年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膨胀石墨不仅具备了天然石墨本身的耐热、耐腐蚀、自润滑等优良特性,而且还具备了天然石墨不具备的轻质柔软、可压缩、回弹等性能,因此用膨胀石墨压制成的各种带、板、片材已广泛用作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医药、食品、机械等行业的各种动、静密封件,并表现出成本低、耗能少、寿命长、效果好等优点。可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电化学法两种。化学法是将鳞片石墨浸泡到氧化剂和插层剂的溶液中进行反应,再经水洗、烘干后即可得到。常用的氧化剂有双氧水、高锰酸钾、浓硝酸等。常用的插层剂为浓硫酸、乙酸酐、三氯化铁、丙酸等。电化学方法是将鳞片石墨原料放入配置好的一定比例的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再经水洗和烘干后获得可膨胀石墨。传统的化学法存在的问题是:反应温度高,控制困难,操作不方便;浓硫酸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氧化剂加入到插层剂中,组成氧化插层体系,同时将反应体系通过循环水冷却控制温度不高于40℃;步骤二:将氧化剂和插层剂的混合溶液转移至混合机中,然后加入鳞片石墨,开启搅拌装置,同时接通冷却水装置,搅拌30分钟,停机、静置30分钟后导出物料;步骤三:将导出的物料进行水洗,水洗至pH值为6~7;以及步骤四:将水洗后成中性的物料,在烘干温度不高于12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得到可膨胀石墨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平,苗伟,时迎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