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80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24
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调整行程短的轿厢位置调整单元的电梯设备。具有:滑动体位置检测器,其检测滑动体在轿厢位置调整单元所具有的调整行程的哪个位置;负载测定单元,其测定电梯轿厢的载重;控制单元,其根据在停靠层时的电梯轿厢的载重来判断在下一个目的地楼层时的电梯轿厢的载重的增减范围,并预先调整滑动体的位置。此外,在修正水平错位后,在电梯轿厢朝下一个目的地楼层移动前,测定电梯轿厢的载重,判断在下一个目的地楼层因乘客上下电梯等产生的载重的增减范围,并算出因载重增减产生的水平错位量。然后,根据该计算结果,在电梯轿厢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楼层前使轿厢位置调整单元的滑动体预先移动到能够修正预计此后会产生的水平错位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对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的水平错位(level dislocation)进行修正的电梯设备
技术介绍
在乘客可上下电梯的状态下,吊索会因为电梯轿厢内的负载的变化而发生伸缩,此时,在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会出现水平错位,作为修正该种水平错位的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将吊索的靠电梯轿厢侧的吊索端部固定在与电梯轿厢升降轨道上方连接的轿厢位置调整单元上,并且通过操作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操作按钮来控制轿厢位置调整单元,由此,能够对水平错位进行修正。以下参照图6至图9对现有的电梯设备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现有的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20内升降的电梯轿厢30;吊索40,该吊索40卷绕在电梯轿厢30上部的轿厢上部滑轮30a上,用于悬吊电梯轿厢30 ;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该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设置在电梯轿厢30的升降轨道的上方,通过提起或者放下与其连接的吊索40来修正电梯轿厢30的地板面30b与停靠层60的地板面60a之间的水平错位;以及未图示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统一控制。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具有滑动体70a和液压系统70b,该滑动体70a与吊索40的一端连接,该液压系统70b使该滑动体70a在上下方向移动。滑动体70a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70al,吊索端部40a通过穿过贯通孔70al的连接座(Socket) 80和设置在连接座80的端部与滑动体70a的上表面之间的弹簧90与滑动体70a连接。液压系统70b具有上端与滑动体70a的一端连接的柱塞70bl、供该柱塞70bl插入的液压缸70b2以及通过管路70b3与液压缸70b2连接以对动作油进行加减压的液压泵70b4。另外,滑动体70a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液压系统70b同步上下的支柱体100。在此,以采用2: I吊索卷绕方式,并且电梯轿厢的载重率从0%变为100%时,吊索的伸长量为200mm,电梯轿厢所产生的水平错位为IOOmm的电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在现有的电梯设备中,载重率为0%的电梯轿厢30停靠在停靠层60后打开电梯门,此时,电梯轿厢30处于可供乘客上下的状态,假如在该状态下,在电梯轿厢30内装载了负载(例如装有货物的叉车进入了电梯轿厢30内),使得电梯轿厢30内的载重例如达到了100%的载重率时,吊索伸长200mm,如图7所示,电梯轿厢30的地板面30b与停靠层60的地板面60a之间出现IOOmm的水平错位。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该水平错位后,利用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将吊索40提起200mm以修正该水平错位,修正后变为图8所示的状态。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该电梯采用了 2: I吊索卷绕方式,所以,为了将电梯轿厢30提起100mm,需要通过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使滑动体70a朝上方移动200mm。此时,滑动体70a位于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所具有的调整行程的最上方位置。此后,在发生了到其他楼层的呼叫时,关闭电梯轿厢30的电梯门,在电梯门关闭后,如图9所示,控制单元使位于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所具有的调整行程的最上方位置的滑动体70a移动到中间位置。这样做的理由是,在电梯轿厢30停靠下一个目的地楼层时,电梯轿厢30的地板面30b与目的地楼层的地板面之间可能会因为载重的变化而出现水平错位,此时,如果滑动体70a仍然位于最上方位置,则无法获得调整水平错位所需的行程。因此,将滑动体70a调整到中间位置,并在该状态下使电梯轿厢30移动到下一个目的地楼层。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轿厢位置调整单元中,在电梯轿厢30的载重率从O %变为100%时,需要具有200mm的用于提起电梯轿厢30的行程,此外,在电梯轿厢30的载重率从100%变为O %时,需要具有200mm的用于使电梯轿厢30下降的行程,因此,在上下方向一共需要400mm的调整行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专利特开昭61-130190号公报(第2页,图1)如上所述,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电梯变为可上下乘客的状态时,始终具有用于在电梯轿厢的载重率从O %变为100 %时提起电梯轿厢的行程和用于在电梯轿厢的载重率从100%变为0%时使电梯轿厢下降的行程,为此,存在需要采用大型的设备以获得较长的调整行程的问题以及造价昂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调整行程短的轿厢位置调整单元的电梯设备。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用于驱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和所述平衡重的吊索的卷扬机;以及轿厢位置调整单元,该轿厢位置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轨道的上方,通过提起或者放下与滑动体连接的所述吊索来修正所述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的水平错位,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滑动体位置检测器,该滑动体位置检测器检测所述滑动体在所述轿厢位置调整单元所具有的调整行程的哪个位置;负载测定单元,该负载测定单元测定所述电梯轿厢的载重;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电梯轿厢在停靠层时的载重来判断电梯轿厢在下一个目的地楼层时的载重的增减范围,并且预先调整所述滑动体的位置。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轿厢位置调整单元提起或者放下吊索,以此来修正因吊索伸缩(该吊索的伸缩因乘客上下电梯等引起的载重的变化而产生)而在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产生的水平错位,并且,在电梯轿厢朝下一个目的地楼层移动之前,测定电梯轿厢的载重,判断在下一个目的地楼层因乘客上下电梯等产生的载重的增减范围,并且算出因载重增减而产生的水平错位量。然后,根据该计算结果,在电梯轿厢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楼层前,使轿厢位置调整单元的滑动体预先移动到能够修正预计此后会发生的水平错位的位置。由此,能够得到调整行程短的轿厢位置调整单元。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调整行程短的轿厢位置调整单元,由此能够实现电梯设备的小型化,并且还能够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设备的示意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出现了水平错位时的状态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水平错位得到了修正后的状态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图6是现有的电梯设备的结构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电梯设备在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出现了水平错位时的状态的结构图。图8是表示现有的电梯设备的水平错位得到了修正后的状态的结构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电梯设备中的滑动体移动到中间位置后的状态的结构图。符号说明I升降通道2电梯轿厢2a轿厢上部滑轮2b地板面3平衡重3a平衡重上部滑轮4 吊索4a吊索端部5卷扬机5a 绳轮6停靠层6a地板面7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a滑动体7al贯通孔7b液压系统7b I 柱塞7b2液压缸7b3 管路7b4液压泵8连接座9 弹簧10支柱体11滑动体位置检测器Ila 凸轮Ilb旋转体Ilc 柱体Ild 弹簧12负载测定单元20升降通道30电梯轿厢30a轿厢上部滑轮30b地板面40 吊索40a吊索端部60停靠层60a地板面70轿厢位置调整单元70a滑动体70al 贯通孔70b液压系统7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设备,其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用于驱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和所述平衡重的吊索的卷扬机;以及轿厢位置调整单元,该轿厢位置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轨道的上方,通过提起或者放下与滑动体连接的所述吊索来修正所述电梯轿厢的地板面与停靠层的地板面之间的水平错位,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滑动体位置检测器,该滑动体位置检测器检测所述滑动体在所述轿厢位置调整单元所具有的调整行程的哪个位置;负载测定单元,该负载测定单元测定所述电梯轿厢的载重;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梯轿厢在停靠层时的载重来判断所述电梯轿厢在下一个目的地楼层时的载重的增减范围,并且预先调整所述滑动体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悠至座间秀隆坂井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