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4033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53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包括主吸收组分、活化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和水,主吸收组分为K2CO3或MDEA,助吸收组分为DIPA或MEA或MMEA或AEEA或DMEA,活化组分为DEA或PZ或AEP或TETA或DETA或TEPA或氨基乙酸,缓蚀剂为V2O5,抗氧化剂为偏钒酸钠或酒石酸钾纳,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其中主吸收组分:助吸收组分:活化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0.2~0.3:0.03~0.05:0.01~0.03:0.005~0.008:0.005~0.008:0.0005~0.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
技术介绍
作为二氧化碳最具开发价值的应用领域,油田CO2驱三次采油既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又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有效封存,代表了节能减排的前沿方向,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是国际上三次采油中最先进的驱油技术,国外很多油田已经成功地进行大规模的现场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二氧化碳驱油是三次采油中最具潜力的提高采收率和大规模利用、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随着二氧化碳驱三次采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二氧化碳驱采出液地面工艺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后,约有50% 60%被永久封存于地下,剩余的40% 50%则随着油田伴生气溢出。由于高含CO2,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不经过必要的处理不能进入集输管网或被点燃,只能直接排放,这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天然气、CO2资源,降低了二氧化碳驱油和埋存效果;二是由于采出液中同时含有大量CO2及水,造成采出液集输管线及设备腐蚀加剧,给油气集输生产带来了诸多难题,提高了生产运行及维护成本。目前油田CO2驱采出气二氧化碳捕集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吸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低温蒸馏法及低温冷冻氨法等几大类。吸收法按照吸收二氧化碳的不同原理,可分为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回收二氧化碳因其脱碳效率高且吸收量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上。化学吸收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经从开始的单组分高能耗的吸收剂发展为现在的复合组分低能耗的吸收剂,目前吸收剂的组成组分和含量问题,仍是世界各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1985年中国专利(CN 103855A)公开了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除去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吸收剂为K2CO3 15 30%,二乙醇胺1(Γ30克/升,氨基乙酸1(Γ20克/升,硼酸15 30克/升,总钒(以KVO3计)5 10克/升。其溶液吸收CO2的能力为21 26ΝΜ3 CO2 /M3溶液。2001年,美国专利(US 6,290, 754 BI)公开了一种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吸收剂为在MDEA胺溶液中加入活性组分。其中MDEA浓度为I飞mol/L。活性组分为 H2N-CnH2n-NH-CH2-CH2OH, (I<η < 4),其浓度为总胺的摩尔浓度的0.01到0.5之间。L0007」 2001年中国专利(CN 1354036Α)公开了一种回收或脱除低分压二氧化碳的复合胺溶剂,主吸收剂为一乙醇胺与活性胺的复合水溶液,胺浓度为2.5飞mol/1。2002年中国专利(CN 1340374A)公开了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除去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吸收剂为:30.(Γ50.0%的氮-甲基二乙醇胺,0.Γ1.5%的二甲基乙醇胺,0.5 1.5%的甲基乙醇胺,1.(Γ2.0%的二氮己环, 余量的水。其溶液吸收CO2的能力为22 26NM3 CO2 /M3溶液。以上以K2CO3或MDEA或MEA为主体的脱碳溶液虽有其各自的优点,但其综合的脱碳能力普遍较低,腐蚀性强、易起泡,能耗较高,而且操作压力略高,因此在很多方面均有改进的余地。2007年中国专利(CN 101091864A)公开了一种回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复合脱碳溶液。其主吸收剂为5°/Γ35%的(羟乙基乙二胺(AEE),助吸收剂为2-氨基-2甲基-1-丙醇(AMP ),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三乙醇胺(TEA),这三种物质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总含量为5°/Γ30%,活化组分为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和哌嗪(PZ),这三种物质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总含量在1°/Γ10%,缓蚀剂为0.059Γ1.0%矾酸钠,抗氧化剂为0.05^1.0%的亚硫酸钠和醋酸铜,余量为水。此专利是用于在较低压力下回收二氧化碳含量为3% 70%的混合气体。本专利技术综合国内外在CO2捕集方面的工艺技术,结合油田CO2驱采出气的含量特点(CO2驱采出气中CO2量为50°/Γ80%),在室内研究和中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中高压力条件下(压力大于0.3MPa),可用于回收油田CO2驱采出气的以K2CO3和MDEA溶液为主体、以DIPA等为助吸收剂的多元复合溶液,优选了助吸收剂、缓蚀剂和消泡剂,可以加快溶液的吸收速率,增大溶液吸收容量,降低再生能耗,提高再生率,减缓腐蚀,消除溶液起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通过添加几种新型的溶剂作为活化剂、助吸收剂、缓蚀剂和消泡剂,通过添加的组分实现与主吸收组分的复合作用,改善了脱碳溶液脱碳能力不足、腐蚀性强、易起泡的问题,并且能在中高压力条件下压力大于0.3MPa有较好的回收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主吸收剂组分、助吸收剂组分、活化剂组分、缓蚀剂、消泡剂和水。其中主吸收组分为碳酸钾、N-甲基二乙醇胺MDEA,其质量份数为0.2-0.3,在中高压力下吸收量大,但吸收速率差;助吸收组分包括二异丙醇胺DIPA或一乙醇胺MEA或甲基单乙醇胺MME或氨乙基乙醇胺AEEA或二甲基乙醇胺DMEA。这几种组分可单独或混合使用,助吸收组分的总质量分数0.03-0.05 ;助吸收组分与主吸收组分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复配溶液,起到增大溶液吸收容量作用,弥补主吸收组分的不足;活化剂组分为二乙醇胺DEA或哌嗪PZ或N-氨乙基哌嗪AEP或叔丁氨基乙氧基乙醇TBEE或三乙烯四胺TETA或二乙烯三胺DETA或四乙烯五胺TEPA,这七种组分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活化剂组分的总质量分数为0.01-0.03,活化组分主要起催化作用,加快主吸收剂反应速率,即溶于水中与CO2分子形成羧酸,主吸收组分再与羧酸反应,在此过程中活化组分得到再生;为了降低吸收液对设备的腐蚀和自身的降解,在专利技术中同时添加了缓蚀齐U、抗氧化剂和消泡剂,其中缓蚀剂为五氧化二钒V2O5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或亚硝酸钠或硝酸钠或磷酸钠中一种或多种,其总质量分数为0.005-0.008 ;抗氧化剂为偏fL酸钠或酒石酸钾纳或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中一种或多种,其质量分数为0.005-0.008 ;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或壬醇或聚醚或聚醚改性硅中一种或多种,其质量分数为0.0005-0.001。本专利技术中水的质量分数为0.62-0.7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质量分数比为:主吸收组分:助吸收组分:活化剂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水=0.2-0.3:0.03-0.05:0.01-0.03:0.005' 008:0.005' 008:0.0005-0.001:0.62-0.75。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该脱碳溶液可用于回收油田CO2驱采出气、油田伴生气、天然气、合成氨反应尾气中的的二氧化碳,也可用于脱除城市煤气、锅炉尾气等中的二氧化碳,该脱碳液具有稳定性好、再生能耗低、吸收容量大、净化度高、解吸效果好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公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包括主吸收组分、活化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和水,主吸收组分为K2C03或MDEA,助吸收组分为DIPA或ME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包括主吸收组分、活化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和水,主吸收组分为K2CO3或MDEA,助吸收组分为DIPA或MEA或MMEA或AEEA或DMEA,活化组分为DEA或PZ或AEP或TETA或DETA或TEPA或氨基乙酸,缓蚀剂为V2O5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或亚硝酸钠或硝酸钠或磷酸钠,抗氧化剂为偏钒酸钠或酒石酸钾纳或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或壬醇或聚醚或聚醚改性硅;其中主吸收组分:助吸收组分:活化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0.2~0.3:0.03~0.05:0.01~0.03:0.005~0.008:0.005~0.008:0.0005~0.0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包括主吸收组分、活化组分、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和水,主吸收组分SK2CO3 *MDEA,助吸收组分为DIPA或MEA或MMEA或AEEA或DMEA,活化组分为DEA或PZ或AEP或TETA或DETA或TEPA或氨基乙酸,缓蚀剂为V2O5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或亚硝酸钠或硝酸钠或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方张建刘海丽陆诗建张新军王增林尚明华庞会中刘东杰孙广领黄少伟朱红彬张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