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以回收一废气内的物质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其包括一收集管、一凝聚装置、一回收腔、一流孔板以及一冲击板材。收集管内部具有一第一压力。凝聚装置连结于收集管,用以使废气内的物质粒径增加。回收腔其内部具有一小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流孔板包括至少一穿孔连结于收集管与回收腔之间。冲击板材设置于回收腔内并面对流孔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物质持续凝结成长,并使物质加速至跨音速以利其回收的物质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光电及太阳光电制作工艺中,时常产生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废弃物。举例而言,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在制造过程中,未沉积于基板上的贵重金属原料如铟(In)及硒(Se)为带有剧毒且高价的物质。请参见图1,图1显示传统技术中处理一废弃物I的示意方块图。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制作工艺中通常针对废弃物I以水洗2的技术进行处理,并将废水排放入环境3当中。然而,此方式将对环境产生了污染,且造成贵重原料的浪费。为了改善上述缺点,在另一种制作工艺中即以冷凝4的方式取代水洗2,以拦截废弃物I当中的有价物质(例如:Se),并通过高效滤网5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对废弃物I进一步进行过滤。此方法虽然可减少环境的污染,并将废弃物I中的有价物质加以回收再利用,但通过冷凝的方式而回收的有价元素的效率较低且管线须时常清理。另一方面,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纳米微粒,也会提高高效滤网5的更换频率并使得生广成本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以回收一废气内的物质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其利用核凝成长、热胶结、气胶热泳以及绝热膨胀原理使废气中的物质的微粒凝结成长,以提升废弃物中有价物质的回收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污染。本专利技术可改善冷凝方法中管路堵塞的状况,以提高制作工艺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以回收一废气内的物质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包括一收集管、一凝聚装置、一回收腔、一流孔板以及一冲击板材。收集管内部具有一第一压力。凝聚装置连结于收集管,用以使废气内的物质粒径增加。回收腔其内部具有一小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流孔板包括至少一穿孔连结于收集管与回收腔之间。冲击板材设置于回收腔内并面对流孔板。在上述实施例中,凝聚装置包括一前段温度控制装置及一扰流装置。前段温度控制装置包覆于收集管的外壁面,且扰流装置设置于收集管内部,用以使废气产生紊流以增加废气中物质的碰撞,而使物质粒径增加。在上述实施例中,收集管包括一废气入口及一感测装置,废气自废气入口进入收集管,而感测装置则设置于收集管上,用以监测废气的压力与温度。在上述实施例中,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还包括一后段温度控制装置、一加热器及一容器。后段温度控制装置包覆于回收腔。加热器连结于冲击板材,用以控制冲击板材的温度。容器连结于回收腔,用以容纳回收后的物质。在上述实施例中,回收腔包括一感测装置,感测装置则设置于回收腔上,用以监测废气的压力与温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冲击板材至流孔板之间的距离是可变动的,且冲击板材包括一凹槽,自冲击板材的实质中心向下延伸至冲击板材的边缘。流孔板至冲击板材的距离介于2 5.5毫米之间,且流孔板至冲击板材的距离为可调整。在上述实施例中,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还包括一泵及一过滤装置,泵连结于过滤装置及回收腔之后,用以抽取回收腔内的空气,以产生一小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其中第一压力可为一大气压力,且第一压力为第二压力的2-5倍或更大。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一废气中的物质将于其中持续凝结成长,使得物质冲撞冲击板材时的惯性增加,以增加物质回收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技术处理一废弃物的示意方块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用于处理一废弃物的示意方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流孔板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冲击板材的示意图;图7为废气内的物质的粒径大小于各阶段的分布图;以及图8为废气通过流孔板前、后的物理特性变化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废气2 水洗3 环境4 冷凝5 高效滤网10 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100 收集区110 收集管111 本体Illa 外壁面113 废气入口115 感测装置130 凝聚装置131 前段温度控制装置133 扰流装置135 流道150 流孔板151 穿孔200 回收区210 回收腔211 感测装置220 连结件230 冲击板231 冲击板材233 基座235 加热器237 凹槽240 后段温度控制装置250 容器251 开关300 过滤装置400 泵R 孔径L 距离Pl 第一压力P2 第二压力W1-W3 物质具体实施例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较佳实施例。请参见图2,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10用于处理一废弃物I的示意方块图。本专利技术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10可针对一废弃物I进行处理,减少其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并加以回收废弃物I内的物质。在一具体实施例当中,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10用于处理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硒化制作工艺中所产生的废弃物1,此类废弃物I为一废气,其中包括欲回收的有价物质(例如:硒(Se))及其他普通物质。以下说明中将以废气I取代废弃物。请参照图3,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10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10包括一收集区100、一回收区200、一过滤装置300及一泵400。收集区100包括一收集管110、一凝聚装置130及一流孔板150。收集管110包括一本体111、一废气入口 113及一感测装置115。废气入口 113连结于本体111位于收集管110前端,用以搜集来自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硒化制作工艺所产生废气I。感测装置115用以监测通过废气I的压力与温度。收集管110内部具有一第一压力P1。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压力Pl为一大气压力。凝聚装置130包括一前段温度控制装置131及扰流装置133。前段温度控制装置131包覆于本体111的外壁面111a,用以针对本体111的管壁进行加温。扰流装置133设置于本体111内部,用以使废气I于收集管111的本体111内产生紊流以增加废气I内的物质的碰撞,而使废气I内的物质粒径增加。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般,扰流装置133中包括多个流道135,其中流道135具有弯折。废气I进入扰流装置133后于流道135内流动。关于凝聚装置130所产生的功效将于后方说明。相对于废气入口 113的相反侧,流孔板150连结于收集管111的本体111的内壁面。如图5所示般,流孔板150包括单个或多个穿孔151,每一穿孔的排列方式不受图5的限制,每一穿孔151分别具有一孔径R。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孔径R为0.4毫米,但并不限制于此。孔径R的尺寸,端视收集区100与回收区200两者间的压力差、穿孔151的数目、废气I进入收集管110的初速或流孔板150与冲击板材231的距离L所决定,其中距离L为可调整。请参照图3。回收区200包括一回收腔210、一连结件220、一冲击板230、一后段温度控制装置240及一容器250。回收腔210为一中空壳体,通过连结件220连结于收集管110设置流孔板150的一侧,其中连结件220可为螺牙与螺纹的结合,但并不限至于此。回收腔210上有至少一感测装置211,用以监测废气进入回收腔210时的压力与温度。冲击板230包括一冲击板材231、一基座233及一加热器235。基座233包括一可改变长度的不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用以回收一废气内的物质,其中该物质回收系统包括:收集管,其内部具有第一压力;凝聚装置,连结于该收集管,用以凝聚该废气内的物质,使其粒径增加;回收腔,其内部具有第二压力,其中该第二压力小于该第一压力;流孔板,包括至少一穿孔连结于该收集管与该回收腔之间;以及冲击板材,设置于该回收腔内,并面对该流孔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7 TW 1001450211.一种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用以回收一废气内的物质,其中该物质回收系统包括: 收集管,其内部具有第一压力; 凝聚装置,连结于该收集管,用以凝聚该废气内的物质,使其粒径增加; 回收腔,其内部具有第二压力,其中该第二压力小于该第一压力; 流孔板,包括至少一穿孔连结于该收集管与该回收腔之间;以及 冲击板材,设置于该回收腔内,并面对该流孔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其中该凝聚装置包括一前段温度控制装置,其包覆于该收集管的外壁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其中该凝聚装置包括一扰流装置,其设置于该收集管内部,用以产生紊流以增加废气内的物质的碰撞,而使废气内的物质粒径增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其中该收集管包括废气入口及感测装置,该废气自该废气入口进入该收集管,且该感测装置设置于该收集管上,用以监测该废气的压力与温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音速物质回收系统,还包括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姿名,蔡春进,许荣男,颜绍仪,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