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哲专利>正文

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90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45
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它通过在常用水囊导尿管水囊上方全新增加一圈裙状瓣膜实现防漏。其裙状瓣膜在生产阶段靠特殊工艺或粘合作用紧密伞状收缩贴合在导尿管水囊部分,待使用中确定尿管有效进入膀胱后,从水囊注水口注水,此时裙状瓣膜随水囊注水膨胀而打开并与原水囊分离,裙瓣将靠水囊的压力及膀胱内压贴合在膀胱颈口处,就像一张薄膜覆盖在出水口上,不管尿管与尿道的贴合是否紧密,裙瓣将起到封死膀胱颈口的渗漏作用,即使患者膀胱会主动或非主动(刺激)收缩,膀胱压力增高时瓣膜亦更紧密的压贴在膀胱颈周围,无死腔,能有效防止尿液沿尿管周围渗漏,防止逆行感染。操作简便,相比传统导尿,不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水囊防漏尿导尿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在给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病人及手术病人进行导尿或需留置导尿管时,常采用一般橡胶导尿管先插入尿道,膀胱后,再从后端水囊注水孔注入无菌水靠水囊膨胀后压住膀胱颈口加以固定,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但由于管质较软,尿管周围与尿道难以完全紧密贴合,且水囊韧性大形状固定,亦难以完全贴合膀胱颈口,而且患者在插入尿管后或留置尿管中膀胱颈部及膀胱常会主动或非主动(刺激)收缩引起排尿效果,此时患者膀胱内尿液极易从水囊与膀胱颈贴合部位顺尿管与尿道周围间隙漏出或排出体外,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烦恼,且尿液的反复渗漏及液体溶质通道更容易造成患者逆行感染的机会。为此一些新专利技术的防漏尿导尿管普遍从尿管尿道部分入手,在留置尿管的后尿道部分再增加一些新的装置,如水囊,气囊,在留置尿管成功后再通过医生的经验二次向尿道防漏部分注水(充气),增加尿管周围与尿道粘膜的贴合,从而防漏,但这种操作繁琐,无论插管或拔管均增加工作量操作步骤,且若操作不慎容易过度扩张尿道并损伤尿道,且该种设计会使部分尿液滞留在膀胱水囊与尿道水(气)囊之间的腔内,难以流动,增加感染机会。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易普及不增加临床医生工作量,基本不增加产品成本,并有效防止患者尿液渗漏的导尿管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设计,方便,便宜,实用,安全,无菌的水囊瓣膜防漏尿导尿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为:一种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所述水囊导尿管水囊上方全新增加一圈裙状瓣膜。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生产及插尿管阶段此裙状瓣膜靠粘合(无毒水溶胶)或特殊工艺紧密伞状收缩在导尿管水囊部分(类似于花伞收起),待确定尿管有效进入膀胱后,从水囊注水口注入水囊,此时裙状瓣膜随水囊注水膨胀才打开(类似于花伞打开),与水囊分离,裙瓣将靠水囊的压力及膀胱内压贴合在膀胱颈口处,就像一张薄膜覆盖在出水口上,不管尿管与尿道的贴合是否紧密,裙瓣将起到封死膀胱颈口的渗漏作用,即使患者膀胱会主动或非主动(刺激)收缩,膀胱压力增高时瓣膜亦更紧密的压贴在膀胱颈周围,无死腔,能有效防止尿液沿尿管周围渗漏出体外,有效防止逆行感染。在拔除尿管时抽尽水囊,裙状瓣膜失去水囊支撑力而再次伞状收缩,流畅拔除无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完全不增加医生临床留置尿管的工作量,在加注水囊固定尿管同时裙状瓣膜打开贴在膀胱颈口一次完成防渗漏。②安全无害,无需额外装置增压扩张贴合尿道,无尿道扩张损伤风险,减少患者留置尿管过程多一处不必要的不适感。③从膀胱出水口解决渗漏问题,无死腔,原理可靠。④制作简单,相比水囊导尿管,几乎不增加额外成本。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作为一种防漏水囊导尿管。它有着全新防渗漏的设计特点。医生操作简便,患者有效防止尿液外渗,生产厂家无需大成本改换生产装置即可生产。借助它可以取代现有水囊导尿管。它具有易使用,易操作,易生产,安全防漏尿,易普及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图1是“使用中水囊及裙状瓣膜同时打开状态”的正面俯视图,图2是“未使用状态”的正面俯视图,图3是“使用后拔出状态”的正面俯视图。I乳胶导尿管管腔2水囊3裙状瓣膜4膀胱端开口 5水囊注水口 6尿袋端开口 7水囊、裙状瓣膜部分(未使用伞状收缩粘合在一起)8水囊部分(裙状瓣膜使用后已分离)9乳胶导尿管管腔与管壁之间的空腔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本专利技术“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其由乳胶导尿管管腔I前端与膀胱端开口 4相吻合通向膀胱,后端与尿袋端开口6相吻合接尿袋。所述乳胶导尿管膀胱端开口 4后端设有一水囊2,水囊2通过乳胶导尿管管腔与管壁之间的空腔9与水囊注水口 5相连通。所述乳胶导尿管水囊2后顶部设有一裙状瓣膜3,该裙状瓣膜3在导尿管未使用时与水囊部分8伞状粘合收缩为一个整体称为水囊、裙状瓣膜部分7。在水囊2充满水后将膨胀顶起水囊、裙状瓣膜部分7使之分离为水囊2以及水囊后顶部的裙状瓣膜3。在水囊2抽尽水后还原为水囊部分8,此时裙状瓣膜3已与水囊部分8相脱离。根据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使用方法原理如下:在使用时,留置导尿管进入膀胱后,通过向水囊注水口 5及乳胶导尿管管腔与管壁之间的空腔9打水,此时水囊、裙状瓣膜部分7受到水囊2膨胀的扩张力将顶起并打开其上伞状粘合的裙状瓣膜3使之分离为两个部分。适当回抽导尿管使水囊2,裙状瓣膜3有效紧贴在患者膀胱颈部,从而防止漏尿。当需要拔除尿管时,通过水囊注水口 5及乳胶导尿管管腔与管壁之间的空腔9抽尽水囊2,使之还原为水囊部分8与裙状瓣膜3,此时裙状瓣膜3失去水囊2的支撑而再次伞状收缩回落,轻易拔除无影响。此“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其裙状瓣膜3可由多种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制造,如乳胶,硅胶等等,可以与导尿管本体同一材质,宜可选用超薄无害柔软的新材料制作。且裙状瓣膜3为增加防漏效果可制作为多种形状,大小,如有无褶皱,是否光滑等。但裙状瓣膜3的裙摆长度在打开 后应避免超过尿管的膀胱端开口 4而将其覆盖,不宜过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在导尿管水囊(气囊)上方全新增加一圈裙状瓣膜。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在导尿管水囊(气囊)上方全新增加一圈裙状瓣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其特征在于该导尿管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但必须是人体无害的医用材料,如乳胶,硅胶等等,其裙状瓣膜可以与导尿管本体同一材质,宜可选用超薄无害柔软的新材料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简易防漏尿水囊瓣膜导尿管”,其特征为裙状瓣膜为增加防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哲
申请(专利权)人:曹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