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苦草的引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205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苦草的引种方法。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0~24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0~10℃环境条件下冷藏,遮光95%以上至完全黑暗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为35~50%;将保存好的种子播种到混合基质、泥土或黄粘土基质中,控制温度为10~30℃,光照强度为800~35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0~12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10~15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20~40%和土60~80%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种子保存时间长、发芽率高、出苗率和定植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繁殖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苦草(Vallisnerianatans (Lour.) Hara)属于苦草属植物(Vallisneria L.),水鳖科草本沉水植物,又名扁草、面条草等,叶线形、绿色、薄而透明、长的达2米;其植株无茎、丛生、翠绿,因含较多的营养成份成为饲养淡水鱼类很好的饲料,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各类水体生态系统中,在中国大陆的水体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具有耐受性强、光补偿点低、繁殖能力强等优点,是中国内陆水体中沉水植被最常见、最重要的优势种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水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水体功能退化造成水生植被消失。苦草作为沉水植被的优势种,其数量在迅速减少、面积在急剧缩小、优势地位在不断降低,甚至在很多地方该物种已经消失。水环境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水环境整治和恢复的重要和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恢复水生植被。苦草常被作为水生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先锋种和建群种,所以研究苦草的引种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苦草的引种一般有植株引种、冬芽引种和种子引种三种引种方式。因种子小、数量多、便于采集、携带方便,所以种子引种是最常用、最方便、最有效的引种方式。但是,种子引种通常存在运输困难、保存时间短、不耐储备、发芽率低、出苗率不高、定植成活率低等问题,因此,解决苦草种子的运输、保存、发芽、出苗和定植问题是苦草引种必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子保存时间长、发芽率高、种子发芽整齐,出苗率和定植成活率高的沉水植物苦草的弓I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沉水植物苦草的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O 24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b)运输: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O 10°C环境条件下冷藏,遮光95%以上至完全黑暗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为35 50% ;(d)萌发:将保存好的种子播种到混合基质、泥土或黄粘土基质中,控制温度为10 30°C,光照强度为800 35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0 12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e)定植: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10 15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20 40%和土 60 80%组成。所述的步骤(d)的温度优选为20 25°C,此温度最适合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所述的步骤(d)的光照强度优选为1500 3000LUX,此光照强度最适合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本专利技术有利的解决了苦草在种子引种过程中存在的运输困难、保存时间短、不耐储备、发芽率低、出苗率不高、定植成活率低等问题,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沉水植物苦草的引种方法,能显著的延长苦草种子的保存时间,其保存时间可达90 180天,促进苦草种子的萌发,萌发率可到90%以上,且种子发芽整齐,出苗率可达75 85%,定植成活率可达80%以上。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引种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克服了苦草种子引种过程中不耐储存、出苗率和定植成活率低的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适合长距离、全天候引种;该方法为苦草种苗产业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为水生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技术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立即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b)运输:将采集的种 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O 10°C环境条件下冷藏,在黑暗条件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在35 50%之间,在此条件下保存180天;(d)萌发:将上述保存180天的种子播种到混合基质中,控制温度在10 30°C之间,光照强度为8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2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种子的萌发率为90%,出苗率为75% ;(e)定植: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IO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定植成活率为80% ;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20%和土 80%组成,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2:(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24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b)运输: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O 10°C环境条件下冷藏,在遮光95%的条件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在35 50%之间,在此条件下保存90天;(d)萌发:将保存90天的种子播种到泥土基质中,控制温度在10 30°C之间,光照强度为35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0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种子的萌发率为93%,出苗率为80% ;;(e)定植: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15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定植成活率为82% ;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40%和土 60%组成,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3:(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12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b)运输: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O 10°C环境条件下冷藏,黑暗条件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在35 50%之间,在此条件下保存150天;(d)萌发:将保存150天的种子播种到黄粘土基质中,控制温度在20 25°C之间,光照强度为15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ll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种子的萌发率为94%,出苗率为82% ;(e)定植: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Il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定植成活率为83% ;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25%和土 75%组成。实施例4:(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18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b)运输: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O 10°C环境条件下冷藏,遮光98%条件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在35 50%之间,在此条件下保存100天;(d)萌发:将保存100天的种子播种到混合基质中,控制温度为20 25°C,光照强度为30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0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种子的萌发率为95%,出苗率为83% ;(e)定植: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13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定植成活率为84% ;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35%和土 65%组成,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5:(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8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水植物苦草的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0~24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b)运输: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0~10℃环境条件下冷藏,遮光95%以上至完全黑暗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为35~50%;(d)萌发:将保存好的种子播种到混合基质、泥土或黄粘土基质中,控制温度为10~30℃,光照强度为800~35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0~12h,种子就萌发和生长,得到萌发的幼苗;(e)定植:将萌发的幼苗栽种在有10~15cm水位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其它按常规管理,苦草定植并生长;所述的混合基质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砂20~40%和土60~8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水植物苦草的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采集苦草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获得种子,O 24小时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种子湿润; (b)运输:将采集的种子用水培方式运送到目的地; (c)保存:将运送到目的地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后,在O 10°C环境条件下冷藏,遮光95%以上至完全黑暗下保存,并经常透气和补充水分,以维持种子的含水量为35 50% ; Cd)萌发:将保存好的种子播种到混合基质、泥土或黄粘土基质中,控制温度为10 30°C,光照强度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秉红刘春艳禹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