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磨床设备部件的改进,主要涉及一种轴承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轴承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是全自动磨床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将待磨工件由料道输送到加工位置,磨削完毕后,再输送到下料道,完成上下料过程。传统的上、下料机构,如附图1所示,它是利用油缸4推动推杆1,用待磨工件2推动定位支承5上的已磨工件3下料,同时实现待磨工件2的上料。上述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由于已磨工件3由待磨工件2挤下,两工件的重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工件受力不好,导致下料不畅,极易发生卡料现象,有时会发生上料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不可靠。同时,由于在推料过程中,工作发生磕碰,造成碰伤,工件定位基准遭破坏,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及工件加工精度高的轴承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主要包括由上料油缸、上料臂、截料臂构成的上料机构以及由下料油缸、下料臂构成的下料机构,上料臂、截料臂和上料油缸设置在机架上,上料油缸和上料臂联接,上料臂和截料臂上下相对,下料油缸和下料臂设置在机架的下部,下料油缸和下料臂联接,下料臂的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由上料油缸(9)、上料臂(6)、截料臂(7)构成的上料机构以及由下料油缸(10)、下料臂(8)构成的下料机构,上料臂(6)、截料臂(7)和上料油缸(9)设置在磨床机架(11)上,上料油缸(9)和上料臂(6)联接,上料臂(6)和截料臂(7)上下相对应;下料油缸(10)和下料臂(8)设置在机架(11)的下部,下料臂(8)和下料油缸(10)联接,下料臂(8)的一端和工件的定位支承(12)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里强,郑晓明,卢新超,张磊,张志涛,杨望春,吕丹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海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