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它包括车联网接入模块、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车联网基站设备、车联网应用模块、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和车联网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各个模块之间任务明确、结构清晰并且紧密集成,通过架设一个协同通信的整体性网络框架,将具有不同通信协议的底层网络获取的智能交通信息转换成统一数据格式供应用服务,实现了不同智能交通信息之间的实时获取和实时交互,解决了车路一体化控制和全网数据共享等问题,是一种高效的、面向交通安全应用的智能综合网络体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系统集成、应用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
技术介绍
车联网以车辆为基本信息单元,通过传感器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接入技术、传输技术、组网技术,将行人、车辆、路边设施等道路实体与交通管理网络、移动网络与后备网络连接;服务于车辆安全、交通控制、信息服务、用户网络接入等应用;旨在建立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出行效率、拓展信息交互形式的智能综合网络体系。车联网具有广泛性、移动性和智能性3个特点。对于不同的通信设备与入网方式,车联网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接口;车联网能够确保车辆高速运动场景下的实时安全信息传输,并在此基础上支持非安全应用的数据服务(如提供路况信息、基于位置信息的地图下载服务等);车联网还可以主动对潜在的交通隐患做出反应。然而,现有的车联网因其本身网络架构的约束,存在着全网数据采集缺乏、信息共享不充分和数据交互实时性不足等影响车辆安全的问题。而且中国车联网的研究集中于车辆网络协议的理论和传感器硬件的开发,对于车联网整体性网络框架研究则比较少。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清晰,任务明确,能够实现不同数据的实时获取、不同信息之间的实时交互的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它包括车联网接入模块、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车联网基站设备、车联网应用模块、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和车联网管理模块;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包括传感器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和有线网络接口 ;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包括车辆安全应用、交通效率应用以及车联网用户非安全或非实时的接入后备网的应用接口 ;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包括硬件安全模块,防火墙和基站安全模块,认证、授权和账户管理模块,数据安全管理模块;所述车联网管理模块包括应用管理、基站管理、跨层管理和信息管理;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连接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以将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等底层网络通过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接入该网络框架,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将底层网络获取的智能交通信息以及底层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报协议转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通过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连接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将转换后的智能交通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从而完成车辆安全、交通效率等应用;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和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便提供整个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防护;所述车联网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和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控制和协调该网络框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作用。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通过架设一个协同通信的整体性网络框架,将具有不同通信协议的底层网络获取的智能交通信息转换成统一数据格式供应用服务,实现了不同智能交通信息之间的实时获取和实时交互,解决了车路一体化控制和全网数据共享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它包括车联网接入模块,用于提供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等底层网络的统一接口 ;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用于将底层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报协议、智能交通信息等融合成统一的数据格式;车联网基站设备,用于为上层应用提供标准的会话支持、通信支持和应用支持;车联网应用模块,提供车辆安全、交通效率服务以及车联网用户非安全或非实时的后备网接入口等其他应用;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包括硬件安全模块,防火墙和基站安全模块,认证、授权和账户管理模块,数据安全管理模块;车联网管理模块,作为该网络框架的控制中心,提供应用管理、基站管理、跨层管理和信息管理。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连接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以将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等底层网络通过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接入该网络框架。由于接入该网络框架的底层网络众多,不同的底层网络拥有不同的路由策略,获取的智能交通信息的格式也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底层网络所采用的协议也不同,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会将底层网络获取的智能交通信息以及底层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报协议转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完全兼容的、可扩展的网络传输体系。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可以是WiMAX、Wi_F1、2G/3G以及其它能够为车辆提供接入和信息服务的基站设备,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通过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连接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将转换后的智能交通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为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的应用服务提供标准的会话支持、通信支持和应用支持,从而完成车辆安全、交通控制等应用服务,在此基础上,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还提供车联网用户非安全或非实时的接入后备网的应用服务,为进一步提供更完善的功能,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还具备前后向兼容性,能够兼容现有应用服务和未来新的应用服务。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和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由于车联网高速拓扑变化、频繁的网络分割和有限的冗余性,制约着车联网通信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传输能力,因此,联网信息安全模块提供了硬件安全模块,防火墙和基站安全模块,认证、授权和账户管理模块,数据安全管理模块;用以确保车联网传感器、基站等交通实体间传输的保密性,保证数据在传播过程当中不被篡改、丢弃或者插入虚假数据,同时,还提供了定位、位置验证和安全的时间同步。所述车联网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和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作为该网络框架的信息控制中心,分别管理和维护入网车辆信息、路况信息;实现车辆在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和跨层资源管理机制;协调车联网中所有为车辆提供服务的基站,实现车辆在不同基站间水平的无缝切换;实现车联网通信的QoS机制,根据入网车辆的信息和业务种类,提供不同优先级的服务等。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联网接入模块、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车联网基站设备、车联网应用模块、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和车联网管理模块;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包括传感器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和有线网络接口;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包括用以完成车辆安全服务的车辆安全应用、用以完成交通控制的交通效率应用以及车联网用户非安全或非实时的接入后备网的应用接口;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包括用以保证车联网传感器等车联网接入模块传输保密性的硬件安全模块,用以保证车联网基站设备传输保密性的防火墙和基站安全模块,以及分别用以保证数据在传播过程当中不被篡改、丢弃的认证、授权和账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安全管理模块;所述车联网管理模块包括用于管理和维护入网车辆信息、路况信息的应用管理、用于实现车辆在不同基站间水平无缝切换的基站管理、用于实现车联网通信QoS机制的跨层管理和用于存储管理入网车辆信息和业务的信息管理;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连接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以将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等底层网络通过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接入该网络框架,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将底层网络获取的智能交通信息以及底层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报协议转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通过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连接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将转换后的智能交通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从而完成车辆安全、交通效率等应用;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和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便提供整个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防护;所述车联网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所述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车联网基站设备和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以控制和协调该网络框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联网协同通信整体性网络框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联网接入模块、车联网网络传输模块、车联网基站设备、车联网应用模块、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和车联网管理模块;所述车联网接入模块包括传感器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和有线网络接口 ; 所述车联网应用模块包括用以完成车辆安全服务的车辆安全应用、用以完成交通控制的交通效率应用以及车联网用户非安全或非实时的接入后备网的应用接口; 所述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包括用以保证车联网传感器等车联网接入模块传输保密性的硬件安全模块,用以保证车联网基站设备传输保密性的防火墙和基站安全模块,以及分别用以保证数据在传播过程当中不被篡改、丢弃的认证、授权和账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车联网管理模块包括用于管理和维护入网车辆信息、路况信息的应用管理、用于实现车辆在不同基站间水平无缝切换的基站管理、用于实现车联网通信QoS机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军,杨博雄,
申请(专利权)人:百年金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