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075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每一相线的结束位与起始位一致。该结构诱起电压为不为零,形成均匀对称的三项旋转磁势;同时绕组电耗大幅降低,电机发热量小,能效以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电机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机绕线结构中的槽数为Z=18,极数为2P=8,相数为m=3,每极每相槽数q=18/ (8*3) =3/4,故为分数槽,槽距角为a=4*360/18=80 (电角度),每极槽数T=18/8=9/4(槽)。根据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即均匀原则、对称原则、电势相加原则,只有将定子槽及槽内导体按照极数平均划分到每个极域,才能形成均匀对称的的三项旋转磁势。如图1所示,目前8极相序排列方式配合6极的转子,即减少了一对极,而绕组分布却不变,则破坏了上述三个原则,导致无法形成三项旋转磁势,磁势为零,使得诱起电压为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使得诱起电压为不为零,形成均匀对称的三项旋转磁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每一相线的结束位与起始位一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结构诱起电压为不为零,形成均匀对称的三项旋转磁势;同时绕组电耗大幅降低,电机发热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惠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