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053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直流换流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其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站用变压器,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一母线,所述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分段断路器断开,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处于热备状态,没有出力,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稳定电压调节无功。此时,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正常工作,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两个设备在两组不同的母线上运行,即使SVC启停,也不会引起第一母线上电压的巨大波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直流换流站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在高压直流换流站内,站用变压器一般在站内电压等级最低的母线上降压引接,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引接方式,站内最低电压等级一般为35kV左右,故高压直流换流站中通常有I台或2台35kV/10kV站用变压器。但低压侧一般装设了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站用变压器与SVC就在同一段母线下运行。由于SVC起停时,会引起母线有较大的电压波动,暂态一般在±30%左右,稳态有15%左右,站用变压器与SVC接在同一段母线下,会对换流站的0.4kV侧站用电质量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最严重的后果是由SVC引起的电压波动造成重要负荷如换流变、换流阀、阀水冷、阀空调等停运,极大的扩大了事故范围,最终造成直流双极闭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SVC在启停时导致的母线电压波动影响站用电品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其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站用变压器,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一母线,所述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更进一步地,上述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还包括回路断路器,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回路断路器。更进一步地,上述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滤波器、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所述滤波器、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分别连接在母线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个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一用一备用,并采用母线分段接线的方式,将站用变压器和SVC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母线运行,SVC启停时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不对站用变压器产生巨大影响。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断开,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处于热备状态,没有出力,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稳定电压调节无功。此时,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正常工作,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两个设备在两组不同的母线上运行,即使SVC启停,也不会弓I起第一母线上电压的巨大波动。附图说明图1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站用变压器,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一母线,所述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设置两个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一用一备用,并采用母线分段接线的方式,将站用变压器和SVC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母线运行,SVC启停时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不对站用变压器产生巨大影响。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断开,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处于热备状态,没有出力,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稳定电压调节无功。此时,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正常工作,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两个设备在两组不同的母线上运行,即使SVC启停,也不会引起第一母线上电压的巨大波动。更进一步地,上述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还包括回路断路器,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回路断路器。当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故障、检修时,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站用变回路的回路断路器跳开,避免SVC投切引起的电压波动对站用电的影响。更进一步地,上述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滤波器、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所述滤波器、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分别连接在母线上。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和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是一样的,只对其中一种结构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的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采用上述结构的无功补偿装置,其晶闸管相控电抗器由电抗器及晶闸管构成,与系统并联并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的静止无功装置,通过控制晶闸管阀的导通角使其等效感抗连续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站用变压器,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一母线,所述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低压侧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站用变压器,所述第一母线、第二母线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一母线,所述第二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第二母线,所述站用变压器连接第一母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才胡晓黄晓明蔡德江丁晓飞吴怡敏冯千秀周德才夏雪曹尹张晔樊艳尹大千张映桢刘正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