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
技术介绍
线路换位的作用是为了减少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流和不平衡电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长度超过IOOkm的输电线路均宜换位。换位循环长度不宜大于200kmo目前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换位方式一般有多种,主要有,其一是按两个单回路建设,而长线路换位一般在每个单回路进行,这种技术相对较为成熟,而且投资较省,但对线路走廊要求较高,适合于地形平坦、施工方便的地区应用。其二是在50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中所采用的耐张塔外绕跳换位方式,即在需要保证相应的电气间隙距离要求下,上、中、下导线横担端部加装跳线横担以进行上、下导线间的换位。而随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以及高海拔地区输电工程的增加,为了降低高海拔地区线路走廊清理、施工成本,已不适合采用两个单回路建设,需要采用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而按照现有的耐张塔外绕跳换位方式,由于空气稀薄,电气间隙距离要求更大,就要在换位塔上加装的较长导线横担,保证上下横担之间的安全距离,从而增加了铁塔的荷载及塔材耗量,也就相应增加了运输成本 ...
【技术保护点】
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包括塔体(1),在塔体(1)左、右侧上均安装有与输电线方向垂直的上横担(21)、中横担(22)和下横担(23),在所述上横担(21)、中横担(22)和下横担(23)同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输电线路;第一回路包括第一输电线(A1)、第二输电线(B1)和第三输电线(C1),第二回路包括第一输电线(A2)、第二输电线(B2)和第三输电线(C2);其特征在于,在塔体(1)的上、下部沿输电线方向前侧或后侧的其中一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31)、下导线横担(32),在所述上导线横担(31)与下导线横担(32)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41);第一输电线(A1)的前段 ...
【技术特征摘要】
1.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包括塔体(1),在塔体(I)左、右侧上均安装有与输电线方向垂直的上横担(21)、中横担(22 )和下横担(23 ),在所述上横担(21)、中横担(22 )和下横担(23)同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输电线路; 第一回路包括第一输电线(Al)、第二输电线(BI)和第三输电线(Cl),第二回路包括第一输电线(A2)、第二输电线(B2)和第三输电线(C2); 其特征在于, 在塔体(I)的上、下部沿输电线方向前侧或后侧的其中一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31)、下导线横担(32),在所述上导线横担(31)与下导线横担(32)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41); 第一输电线(Al)的前段连接在中横担(22)上,并经过第一变位跳线(51)与连接在上横担(21)上的后段连接; 第二输电线(BI)的前段连接在下横担(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德顺,佟继春,徐宏宇,刘然,王江涛,荣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