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端连接器结构及电连接器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端连接器结构及电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薄型化并可达到增进电性连接稳定性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按,已知的线端连接器如图1所示,该线端连接器的结构为通过一金属盖体P4及一金属外壳P2而以上下包覆的方式固定于一绝缘本体P1,而金属盖体P4还延伸有多个齿状部P42且齿状部P42为齿间空隙P41,藉此以于绝缘本体Pl的后端枢接一压板P5,因此压板P5可以齿状部P42为轴心而依一扇形方向来回枢转,绝缘本体Pl的前端还分布有导电针脚P3,用以连接一电路板的板端插座(图略),而且导电针脚P3还延伸到压板P5下方(图略),藉此使压板P5可在下压时可对一电性排线(图略)造成夹紧的动作,以使该电性排线(图略)可有效地电性连接至导电针脚P3,并将电传到一板端母座(图略)。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所需要用到的零件太多导致结构上的厚度被无谓地增加,不适合用于一些较微型的电子装置上,而且组装上也麻烦,尤其金属盖体P4及金属外壳P2皆仅以贴附的方式贴附到绝缘本体Pl上,恐导致脱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绝缘本体Pl前端的导电针脚P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端连接器结构,用以与一板端母座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一面的前端设置有一舌板,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面的后端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一底部及一壁部;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每一个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于所述舌板上,所述后端部自所述壁部延伸出并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底部;以及一金属壳体,具有一金属壳本体,所述金属壳本体固定于所述舌板的背面,所述金属壳本体进一步嵌入所述绝缘本体并且自所述壁部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底部的上方凸设有至少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金属壳本体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弯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5 TW 1012213601.一种线端连接器结构,用以与一板端母座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一面的前端设置有一舌板,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面的后端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一底部及一壁部; 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每一个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于所述舌板上,所述后端部自所述壁部延伸出并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底部;以及 一金属壳体,具有一金属壳本体,所述金属壳本体固定于所述舌板的背面,所述金属壳本体进一步嵌入所述绝缘本体并且自所述壁部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底部的上方凸设有至少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金属壳本体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还包含一延伸部及一勾状限位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壁部朝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方向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底部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勾状限位部相连接,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壁部朝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连接,所述勾状限位部的开口朝所述导电端子的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连接器结构还包含一能枢转地枢设于所述勾状限位部的压掣件,所述压掣件至少包含有一枢转轴、一压掣本体及自所述压掣本体延伸的至少两个枢轴臂,所述枢转轴与所述至少两个枢轴臂相连接并与所述压掣本体共同围出至少一通孔,所述勾状限位部穿过所述至少一通孔并枢接于所述枢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与所述前端部及所述后端部相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自所述后端部向所述金属壳体延伸并与所述前端部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后端部还分别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上方方向凸设有一凸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连接器结构进一步包含有一软排线,所述软排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仲,
申请(专利权)人: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