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99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涉及电子通信领域,旨在解决传统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缝隙阵存在产品增益、不圆度和驻波指标指标不理想;产品装配难度大;承受功率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筒状的辐射外导体(32)上设有辐射缝和调谐螺钉孔,辐射缝包括间隔120度的3组缝隙,每组缝隙由6个缝隙构成;辐射外导体(32)内腔设有3根馈电圆芯(31),每根馈电圆芯(3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短路棒(33)固定于辐射外导体(32)上,每根馈电圆芯(31)的中心处与一个安装于辐射外导体(32)上的连接器(35)相连;3个连接器(5)在垂直方向上互成120度,相邻连接器(5)的水平间距为200mm。(*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极少采用阵列天线的方式,因而水平方向的增益普遍比较低,约为6dB左右,同时还有如下技术问题:1.水平方向不圆度比较大(>3dB);2.连续波的承受功率一般只能到几十瓦。现有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缝隙阵通常为一体结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产品增益、不圆度和驻波指标指标不理想;2.产品装配难度大;3.承受功率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缝隙阵存在产品增益、不圆度和驻波指标指标不理想;产品装配难度大;承受功率小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承受功率大、技术指标理想、装配难度小的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由辐射外导体32、馈电圆芯31、短路棒33、耦合棒34、连接器35、安装板36和调谐棒37构成,其中圆筒状的辐射外导体32上设有辐射缝和调谐螺钉孔,辐射缝包括间隔120度的3组缝隙,每组缝隙由6个水平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缝隙构成,每组缝隙间的距离为50mm ;辐射外导体32内腔沿中心线方向等间距设有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其特征在于:由辐射外导体(32)、馈电圆芯(31)、短路棒(33)、耦合棒(34)、连接器(35)、安装板(36)和调谐棒(37)构成,其中圆筒状的辐射外导体(32)上设有辐射缝和调谐螺钉孔,辐射缝包括间隔120度的3组缝隙,每组缝隙由6个水平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缝隙构成,每组缝隙间的距离为50mm;辐射外导体(32)内腔沿中心线方向等间距设有3根馈电圆芯(31),每根馈电圆芯(3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短路棒(33)固定于辐射外导体(32)上,每根馈电圆芯(31)的中心处与一个安装于辐射外导体(32)上的连接器(35)相连;3个连接器(5)在垂直方向上互成120度,相...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平极化全向阵列天线缝隙阵,其特征在于:由辐射外导体(32)、馈电圆芯(31)、短路棒(33)、耦合棒(34)、连接器(35)、安装板(36)和调谐棒(37)构成,其中圆筒状的辐射外导体(32)上设有辐射缝和调谐螺钉孔,辐射缝包括间隔120度的3组缝隙,每组缝隙由6个水平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缝隙构成,每组缝隙间的距离为50mm ;辐射外导体(32)内腔沿中心线方向等间距设有3根馈电圆芯(31),每根馈电圆芯(3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短路棒(33)固定于辐射外导体(32)上,每根馈电圆芯(31)的中心处与一个安装于辐射外导体(32)上的连接器(35)相连;3个连接器(5)在垂直方向上互成120度,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皞腾秀文成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