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86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4
一种液流电池室结构,包括由外壁围成的液流电池室、储罐和液流电池,其特征是:液流电池室内设置两种结构形式的液流电池设施:一种为单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一列设置,液流电池基础表面距地面为-0.05m,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另一种双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两列设置,距地面-0.05m的液流电池基础分别设置在两侧,半地下事故储液池设置在两列液流电池中间,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间,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易于施工,安全可靠,方便维护最有效的利用液流电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力设施,特别是一种液流电池室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的液流电池不同于通常使用固体材料电极或气体电极的电池,其活性物质是流动的电解质溶液,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其储供设施包括储罐、输送管路与阀件、热交换器和送液泵。虽然液流电池具有功率和容量可独立设计,使用寿命长,启动和响应速度快,深度放电和大电流充放电不损坏电池等特点,但是现有的液流电池尚存在着设备占地面积大,能量密度较低(约25 30Wh/kg),管道老化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流电池室结构,在达到现有液流电池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减小设备占地面积,易于施工,安全可靠,方便维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由外壁围成的液流电池室、储罐和液流电池,其特征是:液流电池室内设置两种结构形式的液流电池设施:一种为单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一列设置,液流电池基础表面距地面为-0.05m,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另一种双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两列设置,距地面-0.05m的液流电池基础分别设置在两侧,半地下事故储液池设置在两列液流电池中间,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间,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本技术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易于施工,安全可靠,方便维护最有效的利用液流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4,具体结构如下:MW级液流电池室I内设置两种结构形式的液流电池设施:一种单列设置MW级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5与储罐4均按一列设置(见图1中左侧),液流电池5基础5-1表面距地面为-0.05m,储罐4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3中,液流电池5与储罐4分别为独立基础;另一种双列设置MW级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5与储罐4均按两列设置(见图1中部和右侧),距地面-0.05m的液流电池5基础5-1分别设置在两侧,半地下事故储液池3设置在两列液流电池5中间,储罐4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3中间,双列设置的MW级液流电池5共用一个半地下事故储液池3,液流电池5与储罐4分别为独立基础。上述的半地下事故储液池3中设置导流槽2,导流槽2连通集液池6。在液流电池5的旁侧设置维护通道7。将电解液储罐设置在事故储液池内,当出现漏液事故后可以控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当发生漏液事故后导流槽可以将流出的电解液弓I至集液池内,集中处理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流电池室结构,包括由外壁围成的液流电池室、储罐和液流电池,其特征是:液流电池室内设置两种结构形式的液流电池设施:一种为单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一列设置,液流电池基础表面距地面为?0.05m,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另一种双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两列设置,距地面?0.05m的液流电池基础分别设置在两侧,半地下事故储液池设置在两列液流电池中间,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间,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流电池室结构,包括由外壁围成的液流电池室、储罐和液流电池,其特征是:液流电池室内设置两种结构形式的液流电池设施:一种为单列设置液流电池,即液流电池与储罐均按一列设置,液流电池基础表面距地面为-0.05m,储罐设置在半地下事故储液池中,液流电池与储罐分别为独立基础;另一种双列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张林许忠厚丁文洪胡景忠王宏白勇谢丹刘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