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972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及固定到所述层压件上的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设有用以固定接线盒的定位板以及自定位板一侧弯折形成的U型挂钩。所述定位板设有朝向层压件的背面、背向层压件的正面、自正面凹陷以定位接线盒的定位凹陷、形成在背面以填充与层压件相固定的粘着物的收容槽以及贯穿正面和背面以供层压件内的汇流条引出的引线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世界各国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并且都在积极开发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产业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并且高转换效率、低成本是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技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太阳能电池接线盒通常通过胶水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以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内的引出汇流条通过太阳能电池接线盒内的端子与外部线路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组件与外部线缆导通工作。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通常是利用粘结胶安装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绝缘背板(如TPT)的背面,并通过绝缘背板上设置的通孔与太阳能电池组件内的电池片引出的汇流条电性连接。但是这类接线盒完全通过粘结胶实现与太阳能组件的固定,固定方式比较单一。另外,对于背板是玻璃材质的太阳能组件来说,例如双玻组件,这种安装方式显然大大增加了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因为玻璃材质的背板较难开设通孔,从而使得现有的接线盒的安装方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固定到所述层压件上的接线盒固定装置,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设有用以固定接线盒的定位板以及自定位板一侧弯折形成的U型挂钩,所述定位板设有朝向层压件的背面、背向层压件的正面、自正面凹陷以定位接线盒的定位凹陷、形成在背面以填充与层压件相固定的粘着物的收容槽以及贯穿正面和背面以供层压件内的汇流条引出的引线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层压件为双玻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设有形成在背面上的凸条,所述收容槽自凸条表面凹陷形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还设有与所述引线孔间隔设置并贯穿定位板正面和背面的隔热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线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与U型挂钩的相邻位置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接线盒固定装置,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设有用以固定接线盒的定位板以及自定位板一侧弯折形成的U型挂钩,所述定位板设有朝向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件的背面、背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件的正面、自正面凹陷以定位接线盒的定位凹陷、形成在背面以填充与层压件相固定的粘着物的收容槽以及贯穿正面和背面以供层压件内的汇流条引出的引线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设有形成在背面上的凸条,所述收容槽自凸条表面凹陷形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还设有与所述引线孔间隔设置并贯穿定位板正面和背面的隔热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条沿所述隔热孔和引线孔外侧延伸呈U型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线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与U型挂钩的相邻位置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接线盒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挂钩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件的边缘,然后通过定位板正面的定位凹陷定位接线盒,背面收容槽内设置粘着物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件表面相固定,再通过引线孔连接层压件内的汇流条与接线盒的端子,由此可将接线盒与太阳能电池组件方便快捷地安装固定并连接在一起;另外,通过设置该种接线盒固定装置,从而可避免在层压件的背板为玻璃材质时对玻璃背板进行开设引线孔;由此使得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使用方便;并且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及安装。附图说明图1图2图;图3图4图5是一接线盒安装至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部分结构示意是图1中接线盒未安装至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时的部分结构示意是图2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截面是图1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接线盒固定装置的立体是图4中接线盒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100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包括一层压件201及固定至该层压件201上的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层压件201为双玻组件。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100可以由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并安装固定在所述层压件201的边缘,用以固定与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200连接的接线盒300。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100设有用以固定接线盒300的定位板I以及自定位板I 一侧弯折形成的U型挂钩2。所述U型挂钩2通过胶水等粘着物固定在所述层压件201的边缘,一方面将本技术接线盒固定装置100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层压件201边缘受力破损;还可以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层压件201内的汇流条(未图示)安全地引入到接线盒300内。结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定位板I设有朝向所述层压件201的背面11、背向所述层压件201的正面12、自正面12凹陷以定位接线盒300的定位凹陷121、形成在背面11以填充与所述层压件201相固定的粘着物的收容槽13、贯穿正面12和背面11以供所述层压件201内的汇流条引出的引线孔14、以及与所述引线孔14间隔设置并贯穿定位板I正面12和背面11的隔热孔15。所述引线孔14设置于所述定位板I与U型挂钩2的相邻位置处。所述引线孔14与隔热孔15之间设有一隔板17。所述定位板I设有形成在背面11上的凸条16,所述收容槽13自凸条16表面凹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条16沿所述隔热孔15和引线孔14外侧延伸呈U型状。综上所述,本技术中接线盒固定装置100通过设置的挂钩2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层压件201的边缘,然后通过定位板I正面12的定位凹陷121内设置胶水等粘着物准确定位接线盒300,背面11收容槽13内设置粘着物与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层压件201表面相固定,再通过引线孔14供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层压件201内的汇流条穿过以连接接线盒300的端子,由此可将接线盒300与太阳能电池组件200方便快捷地安装固定并连接在一起;另外,通过设置该种接线盒固定装置100,从而可避免在层压件201的背板为玻璃材质时对玻璃背板进行开设引线孔;由此使得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100使用方便;并且,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及其接线盒固定装置100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及安装。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固定到所述层压件上的接线盒固定装置,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设有用以固定接线盒的定位板以及自定位板一侧弯折形成的U型挂钩,所述定位板设有朝向层压件的背面、背向层压件的正面、自正面凹陷以定位接线盒的定位凹陷、形成在背面以填充与层压件相固定的粘着物的收容槽以及贯穿正面和背面以供层压件内的汇流条引出的引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固定到所述层压件上的接线盒固定装置,所述接线盒固定装置设有用以固定接线盒的定位板以及自定位板一侧弯折形成的U型挂钩,所述定位板设有朝向层压件的背面、背向层压件的正面、自正面凹陷以定位接线盒的定位凹陷、形成在背面以填充与层压件相固定的粘着物的收容槽以及贯穿正面和背面以供层压件内的汇流条引出的引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件为双玻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设有形成在背面上的凸条,所述收容槽自凸条表面凹陷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还设有与所述引线孔间隔设置并贯穿定位板正面和背面的隔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与U型挂钩的相邻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健樊梅娜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