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29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所述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串联间隙组,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依次串联的间隙,所述串联间隙组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6m,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2.0~2.4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具体涉及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
技术介绍
工程上通常采用降低接地电阻、架设双避雷线,减小避雷线保护角等方法来限制雷电过电压,降低雷击跳闸率。然而,在雷电活动强烈、降低接地电阻困难的山区线段,上述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雷击跳闸问题。申请号为201020537907.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压交流避雷器,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避雷器元件,及分别设置在该避雷器元件顶端的均压装置和底部的绝缘底座,避雷器元件内设相互并联连接的电阻片,并通过绝缘杆连接于上下端盖上,且密封在瓷套内,避雷器沿轴向的电位分布通过避雷器元件上端连接的外部均压装置控制。目前国内外已有实际运行的50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避雷器本体与间隙距离之和一般大于与之并联的绝缘子的长度,需设计特殊金具解决安装空间不匹配问题,安装难度大。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特高压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度和重量都不可避免地要大于50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安装难度会更大;目前没有关于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空气间隙和绝缘配合方面的试验数据,试验及设计难度大。这就需要提出小型化在特高压线路避雷器中应用的理念,设计出小型化的特高压线路避雷器,降低安装难度;需要确定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的本体尺寸及间隙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方案: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所述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串联间隙组,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依次串联的间隙,所述串联间隙组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 6m,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2.0 2.4m。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6m。所述避雷器本体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0200mm。所述避雷器本体的外套干弧距离不低于4.6m,以使所述避雷器本体能够耐受不低于其实际保护水平1.25倍的雷电冲击电压,且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35kV的工频电压lmin。所述避雷器本体的电阻片直径为75 100mm,以使电阻片能够通过不低于1500A的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试验且连续3次通过幅值为IOOkA的4/10 μ s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所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768kVrms直流2mA下参考电压不小于1086kV,标称放电电流30kA,30kA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2150kV,30k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2365kV0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2.1 2.3m。所述间隙包括两个电极,其中一个与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其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80mm,另一个电极安装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其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 200mm。所述避雷器标准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不大于2900kV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不小于1600kV ;所述避雷器本体出现故障时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700kV的工频电压lmin,其未出现异常时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889kV的工频电压l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试验及安装示意图;图2是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的避雷器本体示意图;图3是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的放电电压和间隙距离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所述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串联间隙组,所述避雷器本体包括外套、电阻片和串接的避雷器元件,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依次串联的间隙,所述串联间隙组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 6m,以4.6m的高度为最优。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2.0 2.4m,以2.1 2.3m的距离为优。所述避雷器本体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0200mm。所述外套的干弧距离不低于4.6m,以使所述避雷器本体能够耐受不低于其实际保护水平1.25倍的雷电冲击电压,且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35kV的工频电压lmin。所述避雷器本体能够通过有效值60kA,持续时间不小于0.1s的短路试验。所述电阻片的直径为75 100mm,以使电阻片能够通过不低于1500A的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试验且连续3次通过幅值为IOOkA的4/10 μ s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所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768kVrms直流2mA下参考电压不小于1086kV,标称放电电流30kA,30kA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2150kV,30k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2365kV0所述间隙包括两个电极,其中一个与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其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80mm,另一个电极安装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其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 200mm。所述避雷器标准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不大于2900kV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不小于ieookV ;所述避雷器本体出现故障时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700kv的工频电压lmin,其未出现异常时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889kV的工频电压lmin。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串联间隙组,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依次串联的间隙,所述串联间隙组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 6m,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2.0 2.4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6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02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的外套干弧距离不低于4.6m,以使所述避雷器本体能够耐受不低于其实际保护水平1.25倍的雷电冲击电压,且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35kV的工频电压Imin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避雷器本体的电阻片直径为75 100mm,以使电阻片能够通过不低于1500A的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试验且连续3次通过幅值为IOOkA的4/10 μ s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768kVrms直流2mA下参考电压不小于1086kV,标称放电电流30kA,30kA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2150kV,30k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23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串联间隙组,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依次串联的间隙,所述串联间隙组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6m,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2.0~2.4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宁张搏宇张翠霞吕雪斌焦飞殷禹沈海滨王保山宋继军张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中电装备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