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786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纤连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组件、第二框套组件、弹性件和插芯;所述第一框套组件包括外框套和内框套,所述外框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内框套外侧,所述第二框套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框套组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插芯外侧,所述插芯的尾端插入于所述内框套内,所述插芯尾端与所述内框套之间设置有挂钩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其通过设置挂钩卡接结构,省去了螺纹连接要使用的螺纹胶和专用工具,产品可实现快速组装,不需要专门工具,光纤连接器组装过程更简单,产品性能更稳定,装配时直接将插芯插入外框套内的内框套中即可,简化了装配过程,有效地缩短了装配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纤连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宽带等业务的发展和网络融合的需要,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的推广迅速扩大,对于光纤物理网络中的光器件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光纤连接器的需求。目前的光纤连接器,例如F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都使用螺纹连接两个零件,在两个零件形成的空腔内放置插芯和弹簧的结构。现有技术中这种螺纹连接结构在应用时不仅耗费工时,而且为了防止松动,连接时还要在螺纹连接处使用螺纹胶,进一步增加成本,浪费工时,且胶水拥有刺激性气味,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其产品装配操作简单,节省工时,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无需采用螺纹胶等辅料,使用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组件、第二框套组件、弹性件和插芯;所述第一框套组件包括外框套和内框套,所述外框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内框套外侧,所述第二框套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框套组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插芯外侧,所述插芯的尾端插入于所述内框套内,所述插芯尾端与所述内框套之间设置有挂钩卡接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二框套组件包括压接环、金属套环和尾护套,所述金属套环套设于所述压接环外侧且容置于所述尾护套内,所述尾护套套设于所述压接环、金属套环的外侧并卡接于所述内框套。具体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内框套内侧的台阶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芯尾端的弹性挂钩,所述弹性挂钩穿设于所述台阶部并卡接于所述台阶部的端面处。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具体地,所述插芯的中部凸设有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台阶部的另一端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凸台。具体地,所述插芯与所述内框套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 具体地,所述插芯与所述内框套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形呈多边形,所述止转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框套上且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止转孔。具体地,所述弹性挂钩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各所述弹性挂钩沿圆周方向均布。具体地,所述弹性挂钩的前部侧壁处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台阶部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的导向锥面。具体地,所述插芯包括塑胶插芯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塑胶插芯座上的插芯管件。本技术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其通过设置挂钩卡接结构,省去了螺纹连接要使用的螺纹胶和专用工具,产品可实现快速组装,不需要专门工具,光纤连接器组装过程更简单,产品性能更稳定,装配时直接将插芯插入外框套内的内框套中即可,简化了装配过程,有效地缩短了装配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装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中插芯、弹性件和内框套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中内框套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中内框套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中内框套的左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中内框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可适用于F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等。如图1 图4所示,上述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组件1、第二框套组件2、弹性件3和插芯4 ;所述第一框套组件I包括外框套11和内框套12,所述外框套11固定套设于所述内框套12外侧,所述第二框套组件2连接于所述第一框套组件I,所述弹性件3套设于所述插芯4外侧,光纤可穿设于插芯4,产品可应用于规格为3.0,2.0或0.9的各种光缆上。所述插芯4的尾端插入于所述内框套12内,所述插芯4尾端与所述内框套12之间设置有挂钩卡接结构,其只需插芯4对准于内框套12插入至挂钩卡接结构配合即可,操作简单,节省工时,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无需采用螺纹胶等辅料,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一框套组件1、第二框套组件2之间的装配及拆卸均十分方便。在使用时,通过适配器与其他连接头连接时,插芯4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不连接时,插芯4又不至于滑出内框套12,很好的实现了光纤活动连接头的基本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纹结构所导致的耗费工时、成本高、螺纹胶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简化了产品的装配结构,有效缩短了产品的装配时间,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具体地,如图2 图5所示,所述第二框套组件2包括压接环21、金属套环22和尾护套23,所述金属套环22套设于所述压接环21外侧且容置于所述尾护套23内,所述尾护套23套设于所述压接环21、金属套环22的外侧并卡接于所述内框套12,结构可靠性高。具体地,如图2 图5所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内框套12内侧的台阶部1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芯4尾端的弹性挂钩41,所述弹性挂钩41穿设于所述台阶部121并卡接于所述台阶部121的端面处。这样,只需将插芯4的尾端从内框套12的端口处插入,使弹性挂钩41卡接于台阶部121的端面,防止插芯4从内框套12中脱出,装配十分方便。优选地,如图2 图5所示,所述弹性件3为弹簧,其弹性好,结构可靠。具体地,如图2 图5所示,所述插芯4的中部凸设有凸台42,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台阶部121的另一端面,所述弹性件3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凸台42,使插芯4及插芯4内的光纤保持一定的预紧力。具体地,如图2 图5所示,所述插芯4与所述内框套12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以防止插芯4相对内框套12随意转动。更具体地,如图2 图9所示,所述止转结构包括凸台42,所述凸台42的外形呈多边形,所述止转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框套12上且与所述凸台42相匹配的止转孔122。本实施例中,凸台42的外形呈正六边形,止转孔122也呈正六边形等合适形状,将凸台42放置于止转孔122之后,插芯4与所述内框套12之间便不能随意转动和摆动。因此能使光纤连接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性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性能可靠性高。具体地,如图2 图9所示,所述弹性挂钩41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各所述弹性挂钩41沿圆周方向均布,以可靠地卡接于内框套12内。具体应用中,弹性挂钩41可设置有三个或四个等合适数量。具体地,如图2 图9所示,所述弹性挂钩41的前部侧壁处设置有导向斜面411,以便弹性挂钩41可易于卡至台阶部121上。更具体地,如图2 图9所示,所述台阶部121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导向斜面411相配的导向锥面123,在弹性挂钩41插入时,导向锥面123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挂钩卡接结构装配的便利性。具体地,如图2 图9所示,所述插芯4包括塑胶插芯座43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塑胶插芯座43上的插芯管件44,插芯管件44可采用陶瓷等合适材料制成。弹性挂钩41 一体成型于塑胶插芯座43上,塑胶插芯座43上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材料或其它合适材料制成,使弹性挂钩41具有一定的弹性。本技术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其通过设置挂钩卡接结构,省去了螺纹连接要使用的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组件、第二框套组件、弹性件和插芯;所述第一框套组件包括外框套和内框套,所述外框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内框套外侧,所述第二框套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框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插芯外侧,所述插芯的尾端插入于所述内框套内,所述插芯尾端与所述内框套之间设置有挂钩卡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组件、第二框套组件、弹性件和插芯;所述第一框套组件包括外框套和内框套,所述外框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内框套外侧,所述第二框套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框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插芯外侧,所述插芯的尾端插入于所述内框套内,所述插芯尾端与所述内框套之间设置有挂钩卡接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套组件包括压接环、金属套环和尾护套,所述金属套环套设于所述压接环外侧且容置于所述尾护套内,所述尾护套套设于所述压接环、金属套环的外侧并卡接于所述内框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内框套内侧的台阶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芯尾端的弹性挂钩,所述弹性挂钩穿设于所述台阶部并卡接于所述台阶部的端面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丁深根宋启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国维通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