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777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其包括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外壳、气体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超导磁体冷头、连通所述超导磁体冷头与气体压缩机的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超导磁体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梯度线圈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面对的第一外表面,第一内表面与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气袋,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第一阀门、可测量所述气袋内气压的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及根据所测得的气袋内气压可控制第一阀门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电路。如此设置,在系统定期保养中,不需要维修工程师进行手工补气;同时,由于设有气压感应装置,当气袋内的气压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启动自动补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成像设备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背景在磁共振成像设备中,需要将用于空间编码的梯度线圈安装并固定在超导磁体孔径中。其中的一种固定方式为密封气袋固定,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6107799A号所揭示的一种将梯度线圈固定在超导磁体内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其包括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及气袋,所述超导磁体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梯度线圈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面对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将所述梯度线圈固定在所述超导磁体内的气袋。在气袋长期使用后,由于气体泄漏从而导致气压降低,进而影像梯度线圈的固定效果。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以克服上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冷却超导磁体的冷却气体对气袋进行充气、以将梯度线圈固定在超导磁体内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本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其包括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包围所述超导磁体的外壳、气体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超导磁体冷头、连通所述超导磁体冷头与所述气体压缩机的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超导磁体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其包括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包围所述超导磁体的外壳、气体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超导磁体冷头、连通所述超导磁体冷头与气体压缩机的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超导磁体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梯度线圈具有与第一内表面相面对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带有充气管、设在所述梯度线圈与超导磁体之间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第一阀门、可测量所述气袋内气压的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及根据所测得的气袋内气压可控制第一阀门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其包括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包围所述超导磁体的外壳、气体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超导磁体冷头、连通所述超导磁体冷头与气体压缩机的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超导磁体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梯度线圈具有与第一内表面相面对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带有充气管、设在所述梯度线圈与超导磁体之间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第一阀门、可测量所述气袋内气压的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及根据所测得的气袋内气压可控制第一阀门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上还设有气体加热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加热装置及所述控制电路为一体式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包括设于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